湟溪關

中國湘粵交界處的古湟水驛道上的地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湟溪關
  • 朝代:秦
  • 地點:湘粵交界處的古湟水驛道上
  • 記載:《史記南越尉佗傳》
湟溪關,秦置,位於湘粵交界處的古湟水驛道上,在今湖南省蘭山縣南和廣東省廣東連縣西北,由南向北攀援而上,越過氣勢雄偉的南天門,再向北就是湟溪關所在。《史記南越尉佗傳》“檄千湟溪關,絕道自守,”蓋在今縣西北湟水上。為由湖入粵之要道。
古來是遊宦、商賈、墨客從中原至南粵的必經之地;地勢險要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唐代韓愈和張署,劉禹錫和柳宗元從長安被貶南粵都曾在此留詩惜別。現已廢棄,僅存2千公尺完好的青石板古驛道。
《史記》記載,趙佗於公元前202年,幾乎和西漢王朝建立的同時,在嶺南建立了南越國。公元前213年,趙佗在嶺南擔任秦朝南海郡的龍川縣令。
公元前209年,致命的危機在帝國的中心爆發了,中原突然爆發的反秦起義蜂擁撲來,貌似強大的秦帝國剎那間岌岌可危。
任囂在秦末風雲突變的局勢中去世了,繼任南海尉的趙佗,面對中原連天的戰火,開始實施割據嶺南、建立獨立王國的步驟……
趙佗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斷決嶺南和中原溝通的要道三關道,並且稱“盜兵且至”。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當年秦軍修築在五嶺山脈險要處的關口,正好卡死了從中原進入嶺南的通道。
三個關口在地理布局上形成了一個軍事大三角,可以互相支援,大三角的支點,正是連江下游的湟溪關。
湟溪關正好處在西江和連江匯合的地方,它設定的用意非常明顯,那就是為了支援上游的橫浦關和陽山關,如果上游的關口一旦被突破,湟溪關還可以作為第二道防線。
趙佗正是憑藉這三個關口和另一道橫跨五嶺山脈的軍事防線,幾乎卡死了所有從嶺北進入嶺南的要道。為後來南越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