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地花鼓

湘潭地花鼓

湘潭地花鼓史一種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潭地花鼓
  • 分類:地方戲曲
  • 流行區域湖北宜昌市
  • 歷史:一百六十餘年
簡介,歷史,流派,唱腔,音樂,

簡介

湘潭地花鼓
湘潭地花鼓(俗稱花鼓子)是流傳在湖北宜昌市域秭歸、興山、宜昌等縣的古老的民間舞蹈之一,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演唱形式。
據老藝人祖輩相傳推斷,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從“一周二歲打花鼓,打到九州十三府”的台詞唱腔來看也說明了它源遠流長。

歷史

湘潭地花鼓、花燈一類的歌舞演唱形式最早的歷史記載,已無從可考。但前人作過一些推測,如嘉慶《湘潭縣誌》的一段記敘:“上元,祀太一神,食浮圓子。向夕六街三市,競賽花燈,及花爆煙火諸雜劇。故褚遂良《潭州偶題》云:‘踏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唐時風俗已如此。”
湘潭地花鼓的形成年代較地花鼓遲,現在所見較早的記載出於清乾隆年間。乾隆《辰州府志》記載:“舞燈之後,又各聚貲唱梨園,名曰燈戲。”《辰州府志》為乾隆三十年刻本,故“燈戲”的流行當在乾隆三十年(1765)以前。“花鼓戲”又稱“採茶戲”、“燈戲”等。湘西沅陵等地至今仍稱花鼓戲為“燈戲”。花鼓戲在乾隆以後記載尤多,如嘉慶《巴陵縣誌》說:“唯近歲競演小戲,農月不止。”是說嘉慶年間岳陽農村盛演花鼓小戲,在農忙季節也競相演出,可見影響深廣。黃啟銜《近事錄真》說:“採茶戲,亦名三腳班,……二旦、一小花靨,所唱皆里語淫詞。近日吾袁州及長沙各處,此風尤熾,鄉村徹夜搬演,淺識者多為此迷惑。……又有湘陰某,亦業是戲。”可見道光年間長沙、湘陰等地演唱採茶戲,在農村非常盛行,深受民眾的歡迎。
江西採茶戲發現較早的資料記載約在乾隆初年。四川燈戲於嘉慶、道光年間就有記載,梁山調曾流行川東北一帶。湖南花鼓戲也在這一時期興起,是符合我國戲曲藝術發展的總趨勢的。由於它的表現形式的獨特多樣,語言活潑通俗,又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所以很快在湖南各地發展起來。

流派

湘潭地花鼓戲因流行地域廣,形成較多的藝術流派,大致可分為長沙路、寧鄉路、平瀏醴路、西湖路等。長沙路是流行長沙、湘潭、株洲等地的花鼓戲,主要在廣大農村流動演唱。清末到民國年間曾在長沙、湘潭等城市演出,也有在茶社酒樓流動清唱的,叫“排街戲”。長沙因是省會,有較多機會吸收各路花鼓戲的長處和受到地方大戲的影響,所以曲調比較豐富,劇目很多,表演技巧較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發展尤為迅速,成為湖南花鼓戲中有代表性的流派。寧鄉路是流行寧鄉的花鼓戲。同治以來,寧鄉花鼓戲出現過繁榮時期,藝人眾多,班社林立,尤其在廣大農村,幾乎每個村莊都唱花鼓調,有“寧鄉出花鼓戲”的稱譽。劇目豐富,音樂、表演很有鄉土特點,影響比較廣泛。平瀏醴路是指流行平江、瀏陽、醴陵等地的花鼓戲,劇目較多,曲調豐富。因靠近江西,曾與贛西採茶戲互相融匯,瀏陽花鼓戲還受到瀏陽古樂的影響。西湖路是洞庭湖以西的南縣、華容、安鄉、益陽及沅江一帶的花鼓戲。班社很多,藝人不少,多演“大本戲”的劇目,音樂自然流暢,悠揚動聽,著名的[西湖調]流傳甚廣,逐漸成為湘潭地花鼓戲中的常用曲調。

唱腔

湘潭地花鼓戲唱腔音樂非常豐富,風格多種多樣,曲調健康清晰,活潑大方,地方色彩鮮明,從民間山歌、民歌小調以及師道音樂演變而來,外地傳入的曲調也經過了改革和地方化的過程。湘潭地花鼓戲的聲腔主要為川調、打鑼腔、小調,計約100多支。曲調本身可作多種變化,根據劇情的需要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使之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展示劇情,刻劃人物,這種將曲調聯接,輔以板式變化,在戲曲音樂中稱之為同牌聯綴體。
演時以大筒為主,嗩吶一般只吹奏過門。因以全套絲竹樂器伴奏,故又有弦子腔之稱。川調類的曲調,以“川”字命名的有“雙川調”、“單川調”等;也有不以“川”字命名而以角色或行當命名的,如“安童調”、“嫂子調”等;而以劇目命名的則有“罵雞調”、“勸夫調”等;以地域命名的有“西湖調”、“寧鄉正調”等,以表現情緒命名的有“神調”、“敗調”等。

音樂

湘潭地花鼓的伴奏樂隊,習稱“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奏樂器;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為特色樂器,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小鈔、小鑼。擊拍的樂器是“可子”。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武場共3個半人,即打鼓一個,並帶小鈔;打大鑼一人帶大鈸;大筒一個帶嗩吶;打小鑼兼檢場,故稱半個人。上世紀50年以後增加了二胡、三弦、琵琶、韻鑼、碰鈴等,建制更加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