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偵察

湘江偵察

是一部描寫1949年解放戰爭後期與國民黨桂系匪軍抗爭的連環畫

基本介紹

  • 作者:錢貴蓀
  • ISBN:9787505603349
  • 頁數:135 頁
  • 定價:6.8
  •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
  • 出版時間:1983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出版背景,

內容介紹

1949年解放戰爭後期,我軍為了探得國民黨桂系匪軍的作戰計畫,特派偵察員化妝深入敵軍防線,我軍偵察員不畏艱難、機智勇敢地躲過種種危機,終於取得了敵人新的作戰計畫,並生俘了敵軍參謀處長。為人民能早日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出版背景

湘江之戰,發生在中央紅軍突破四道封鎖線時。經此惡戰突圍後,紅軍人數從出發時的8萬6000餘人,銳減為3萬多人。
“抬著‘棺材’走路,哪像個打仗的樣子。”
湘江之戰冠以“慘烈”之名,首先是言其損失的人多。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紅軍的硬仗、惡仗、敗仗並沒有少打。黎川滸灣、大雄關、廣昌等戰鬥,紅軍連遭敗績。尤其是著名的廣昌保衛戰,紅軍血戰18天,傷亡5000餘人,最終卻未能守住廣昌。
湘江之戰開始前,通過前三道封鎖線時,紅軍也遭受了一些損失。
紅軍前進方向上的四道封鎖線,並非同時構築,而是隨破隨構。親自指揮第五次“圍剿”的蔣介石雖然有時判斷失誤,但他作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黃埔軍校校長、北伐軍高級指揮官,有一定的戰術素養,對紅軍初期的行動方向判斷也是準確的。
第一道封鎖線在信豐河一線,紅軍的對手是粵軍陳濟棠部,當地構築了很多碉堡。儘管黨中央已經與粵軍有借道的協定,但因訊息不暢,紅軍仍然遭到粵軍一些抗擊,損失3700餘人,折損一員猛將洪超。洪超18歲參加南昌起義,身經百戰,時任紅三軍團先鋒第四師師長,犧牲時年僅24歲。
通過第二和第三道封鎖線,仍然戰鬥不斷。戰鬥損失和掉隊、落伍使紅軍分別減員9700餘人和8600餘人。如此算來,雖經沿途的零星補充,紅軍到達湘江河畔第四道封鎖線的時候,不過6.5萬人。
中共中央在突圍轉移時,是想把根據地從江西搬到湘西,因此攜帶了印鈔機、石印機等大量的“罈罈罐罐”。主力一、三軍團為左右前鋒,八、九軍團在兩側掩護,五軍團殿後,護衛著龐大臃腫的中央和軍委機關縱隊做甬道式行軍,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彭德懷對把高度機動、善打能藏的紅軍精兵當做“轎夫”,只能被動挨打的做法非常不滿,憤怒地說:“這樣抬著‘棺材’走路,哪像個打仗的樣子。”
本來在8月上旬,蕭克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在江西界首地區順利渡過湘江。但到了11月下旬,情況與三個月前判若雲泥:彭德懷讖語成真,湘江兩岸果然成了成萬紅軍的埋骨墳場。
喪失良機只能死拼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紅軍突破三道封鎖線後,蔣介石判斷出紅軍是想前往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合,湘江是必經之地,於是命令中央軍以八個師追擊,並命令湘、桂兩省軍隊在興安與全縣之間沿湘江設定了第四道封鎖線,意圖在此全殲紅軍。
遺憾的是,中革軍委在無線電偵知了嚴峻敵情之後,仍於11月25日下達了搶渡湘江的命令。這樣,紅軍便處於蔣、桂、湘等軍隊的聯合夾擊下,態勢極端不利。
起初,紅軍並非無機可乘。桂軍首領白崇禧通過飛機偵察發現,尾追於紅軍之後的中央軍將原來的兩日行程突然擴大為七日以上,便認定蔣介石是想讓桂軍與紅軍火併以兩敗俱傷,中央軍好乘機進入廣西,於是下令桂軍主力西調阻止紅軍進廣西,在湘江北面讓開一條缺口。紅軍先頭部隊迅速渡過湘江,至11月27日晚,控制了30公里長的湘江兩岸。但中央和軍委縱隊行軍速度緩慢,用4天才走了72公里,良機就這樣白白喪失了。
從11月28日開始,在蔣介石嚴令下,湘軍最先向守衛渡口的紅軍發起進攻。桂軍也返身殺回發起側擊,中央軍則在後面猛攻。紅一、三軍團為保衛湘蔣介石在江西督戰江渡河點,在江邊低矮的丘陵地帶依託臨時工事展開血戰,在敵猛烈炮火和飛機轟炸下傷亡慘重。
在中革軍委實際負指揮責任的李德,只知笨拙地實行甬道掩護戰。面對戰場上的嚴重局面,軍委雖雪片似的發出“十萬火急”、“萬萬火急”的文電,卻不肯扔掉罈罈罐罐。這樣既無法提高行軍過江的速度,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指揮方案,只發出了一份內容空洞的“訓詞”,鼓動部隊死守硬拼。幸虧廣大指戰員的英勇,才使大隊免被敵攔腰截斷。
經過五日五夜的血戰,至12月1日傍晚,中共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終於拚死渡過了湘江,並於12月3日向西進入桂北越城嶺山區。至此,湘江戰役以紅軍受到重創而結束。
代價慘重,紅軍到底損失多少人
湘江之戰,紅軍到底損失多少人馬?迄今為止,說法不一。戰史中並沒有公布具體的統計數字,以下數字可供讀者自己分析。
在長征出發前夕的10月8日,中革軍委《野戰軍人員武器彈藥供給統計表》中統計:紅一軍團三個師19880人;紅三軍團三個師17805人;紅五軍團二個師12168人;紅八軍團二個師10922人;紅九軍團二個師11538人;軍委縱隊4893人;中央縱隊9583人(內含一個新兵組成的教導師)。以上總計86789人。全軍有槍4萬支,子彈80萬發,平均每支步槍十幾發,輕機槍百餘發。
通過前三道封鎖線,紅軍總計損失22000人,但沿途有所補充。
12月5日突破湘江封鎖線後,檢點人員,約3.7萬人,這是遵義會議前的一個統計。
指揮湘江戰役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何鍵、白崇禧在講話中均說,紅軍在此役中戰死的連帶打散的將近2萬人。
作為主力的紅一、三軍團都折損近半,紅五軍團只剩一個師,而主要由長征前剛動員入伍的新兵組成的八軍團僅剩1000餘人,紅九軍團剩3000餘人。
“絞肉機”中一天陣亡兩個團長
湘江之戰冠以“慘烈”之名,也是言紅軍將士犧牲之壯烈。紅軍指戰員在風景如畫的湘江邊上,度過了夢魘般的五日五夜。
當時在紅軍部隊中有這樣一首歌謠來形容各系軍閥的戰鬥力:“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凶如狼。”此時的“湘狼”和“廣西猴子”,一反過去“坐山觀虎鬥”,暫時放棄了與中央軍的矛盾,合力向紅軍發起進攻,其總兵力達15個師,約20多萬人,更兼國民黨軍有飛機每日掃射轟炸。
守衛湘江河畔渡口的紅軍防禦陣地,成了一個巨大的絞肉機。雙方的兵力被不斷投入,然後被不斷消耗,再不斷投入,再不斷被消耗。這種戰術對於兵力和武器處於劣勢的紅軍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在渡口南面,紅三軍團抗擊回頭北上的桂系兩個軍,戰況尤為慘烈。五師師長李天佑看著部隊傷亡過半,一面嚴令堅守,一面催促機關人員“走快點”。
在湘江渡口北面,紅一、九軍團主要抗擊湘軍進攻。第三師的團、營幹部大部分犧牲或負傷,四師在一天之內竟有兩位團長陣亡。
擔任全軍後衛的紅五軍團與中央軍追兵日夜激戰,到達湘江邊時渡口已被敵控制,軍團部和第十三師只得另尋渡河點涉水而過。隨紅五軍團擔任後衛的劉伯承最後渡江時,看到路邊倒下的大批紅軍遺體,四處散落的機器、裝備,滿江漂流的檔案和蘇維埃幣,不禁長長嘆息。
紅三十四師和紅六師第十八團被截斷在湘江東岸,戰至最後大部犧牲。
紅五軍團的三十四師是後衛的後衛,在師長陳樹湘的率領下,在湘江以東阻擊追兵,全師6000餘人僅剩300餘人,與主力紅軍失去了聯繫。陳樹湘負傷被俘,敵人為他醫治並準備誘降時,他拒食拒醫,並用手從腹部傷口處挖出自己的腸子,用力絞斷而壯烈犧牲,年僅29歲。此後,敵人竟將他的頭砍下來,在道縣城門上示眾三天。
湘江之戰戰鬥之烈,犧牲之慘,是紅軍史上從未有過的。但是,紅軍沒有失敗,蔣介石消滅紅軍的目標並沒有達到,紅軍還是突破了他最重要的一條封鎖線,折向湘桂邊界的越城嶺(老山界)山區。對此,蔣介石嘆道:“無異縱虎歸山,數年努力,功敗垂成!”
血的教訓使紅軍對“左”的錯誤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為人謙和如周恩來者,也堅決反對洋顧問李德再來指揮紅軍。這就為隨後遵義會議的召開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