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早秈6號

湘早秈6號

“湘早秈6號”(原名益早3號)是湖南省沅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湘矮早9號”與“蓮塘早”雜交後選育而成,適合於雙季稻區作早稻栽掊的早熟新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早秈6號
  • 親本來源:湘矮早9號(♀) 蓮塘早(♂)
  • 原名:益早3號
  • 選育單位:湖南省沅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品種類型:秈型常規水稻
  • 審定編號:湘品審第54號(1989年)
審定編號,親本來源,選育單位,品種類型,適種地區,特徵特性,

審定編號

1989年湖南審定,編號:湘品審第54號。

親本來源

湘矮早9號(♀) 蓮塘早(♂)

選育單位

湖南省沅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類型

秈型常規水稻

適種地區

湖南,也適用適宜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特徵特性

全生育期比“二九青”略短,株高73厘米左右,經鑑定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能力弱,米質較好,畝產400公斤左右。可在全省稻瘟病輕的雙季稻區推廣。
全生育期102.5d,株高73cm,株型前期較鬆散,後期較緊湊。抽穗整齊一致,葉色深綠,劍葉較厚,寬短直立。莖稈粗較堅實,耐肥抗倒,不早衰,易脫粒但不易掉粒。葉鞘、葉緣、葉耳及稃尖均呈紫紅色。穀粒橢圓形,無芒,穀殼較薄,黃色。有效穗420萬/hm2,穗長16.5cm,每穗粒數68.5粒,千粒重21.15g,抗稻葉瘟4級,抗穗頸問5級,抗白葉枯病9級。出糙率80%,精米粒率72.2%。整精米粒率50%,堊白粒率90%,堊白大小29%,米質中等偏上,食味較好。平均單產6.00t/ hm2,適宜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