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川端康成創作中篇小說)

湖(川端康成創作中篇小說)

《湖》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晚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湖》連載於《新潮》1954年1-12月號。

該小說主角銀平是個有跟蹤貌美女性癖好的中年男子,通俗的說,也就是現在人們眼中的那些喜歡尾行漂亮姑娘的痴漢。書中寫了銀平的三次尾行經歷,這三次尾行的對象分別是他的學生、美麗動人卻在一個老人的包養下流失青春的女人、戀愛中的少女。全書通篇表露出一種無法癒合的孤寂感,宣揚人生無常,萬事皆空的思想,說明人的孤獨與寂寞是無法排除與解脫的,美的東西是虛無的,幸福也是空虛的,在哀愁與虛幻中追求與憧憬,是永遠無法達成的,即使女性美也無法拯救自己虛空的靈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湖
  • 外文名稱:みづうみ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日]川端康成
  • 發表時間:1954年
  • 字數:59千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手法,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湖》敘述主角桃井銀平由於雙腳如猿猴般醜陋,因自我嫌惡而產生一種屈辱感與失落感,也與社會產生了隔閡。為了尋求解脫,嚮往美與追求美,他特別喜歡追求美貌的女性,企圖以一種複雜而荒誕的感情,來治癒自己的心靈創傷。結果非但無法治癒內心的寂寞,沖淡自己的孤寂感,反而被一個飽經風霜的中年醜婦跟蹤。銀平覺得此生已無法獲得救贖,絕望之際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魔界,寄望來世脫胎換骨,變成一個美男子。

創作背景

這一作品的主題與川端康成兒時的生活境況(父母雙亡)、性格和作品中的一貫情緒是諧和統一的。川端康成的少兒時期,一歲喪父,二歲失母,七歲祖母身亡,十一歲姐姐離世,十六歲祖父逝世,他不僅接二連三地為親人披孝送葬,而且輾轉寄食在親戚家中,也不斷地碰上親戚的喪葬。有一年暑假,川端康成一次參加喪禮,再加上為中學英文教師和一位好友送殯,他的表兄送他一個“參加葬禮的名人”之綽號,表嫂表妹甚至說川端的“衣服全是墳墓的味兒”,送他一個“殯儀館先生”的雅號。作為普通人,他盡了心力,走遍了世界,為美奔波到老。而作為藝術家,他覺得“死是最高的藝術,死就是生”。1954年1月至12月川端康成在《新潮》雜誌上,連載發表了《湖》,引起日本評論界的廣泛關注。

人物介紹

銀平
銀平的身世是不同尋常的,出身名門的母親下嫁給門第相差懸殊的父親之後生下了銀平。在銀平十一歲時父親莫名其妙地淹死在母親故鄉的湖裡崖尺平家從此被母親故鄉的人嫌惡。作品沒有道出父親的死因但是母親曾說“如果住在那種房子裡,我也會死去的”話語隱晦發人深思。父親的死使銀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世俗看待美醜的眼光,而像極了父親的猿猴般的腳所帶來的“劣等感”從此追隨銀平一生。父親死後母親離開銀平返回了故鄉並在銀平去東京求學時患病而死銀平徹底成了“棄兒”。在東京第一次大空襲前,一個娼妓把一個嬰兒留在銀平借宿的家門口並附信說是銀平的孩子。“純粹是惡作劇啊”,即將奔赴戰場的銀平只得把那個嬰兒放到小胡同人家的後門。“被銀平拋棄了那孩子才真正成了棄兒”從戰場回來的銀平常常苦惱於這個孩子的幻影——“幼子用圓乎乎的巴掌使勁拍打自己的額頭”。在痛苦自己成為棄兒的同時卻用自己的手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了棄兒這是銀平的悲哀所在。棄兒情結所促成的負罪感造就了銀平內心的另一種“醜陋感”。
銀平另一段不容忽視的重要的人生經歷是參加了“二戰”。作品中沒有描寫銀平對這一段經歷的回憶只是提到銀平活著回來並成了高中國文老師。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戰爭的殘酷和戰敗的悲哀是無論如何都會在銀平的內心留下沉重的一筆。因此在川端康成戰後作品的人物身上多少都透露出戰敗的“悲哀感”。而對於此部作品中的經歷過戰爭的銀平來說就更不例外在這樣複雜的內心情感支配下,爾後的銀平呈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心理訴求。因為“醜”而悲哀,渴望美的事物來彌補內心因為“醜”而產生的自卑。這正如銀平自己所說的“肉體部分的醜陋因憧憬美而哀泣”“醜陋的腳追逐美女”是“天國的神意”。

作品鑑賞

主題

《湖》的主人公銀平因為“醜”而憧憬美在追求 美的道路上步入“魔界”然而不斷的失敗和輪轉展現出了步入“魔界”的仿徨,使人深深地感受到“醜”的宿命的痛苦和尋求美的救濟的焦慮 。
主角銀平是個有跟蹤貌美女性癖好的中年男子,通俗的說,也就是現在人們眼中的那些喜歡尾行漂亮姑娘的痴漢。書中寫了銀平的三次尾行經歷,這三次尾行的對象分別是他的學生、美麗動人卻在一個老人的包養下流失青春的女人、戀愛中的少女。在現實社會,顯而易見,這樣的行為是不容許,基於法律,基於理性。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理性是占據優勢的,這本書的序言裡面參考了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不滿》,它說:
“文明社會強調美感、清潔、秩序,而活在文明社會的人必須俯首稱臣,壓抑自己的本能衝動並且追求文化理想。眾人發現文化理想並非易取,卻又要壓制自己的性慾以及好勝心,自然挫折不已。然而,世人的挫折就是文明社會的勝利,快樂是求之不得的奢侈品。”
從少年銀平開始(從父親死後),銀平就帶著受傷(無父、受人譏笑的醜、母又亡)的心開始了對“美”的追求。幻想中的美確實在現實中存在,但卻永遠追求不到。而且使他再次受到傷害。特別是對表姐彌生的愛戀,尤其是和學生久子的戀情給他的打擊更大。雖然久子心中對老師的愛永遠,但還是迫於現實的壓力而離開了銀平又結了婚。
小說中銀平所追隨、跟蹤的女人大都是心靈有傷的、甚至是變態的,比如宮子。說明現實中,即使銀平認為的“美”,也並不那么完美。在銀平心中,他認為完美的一是久子,二是算町枝了。但町枝也自稱“不幸”。那么銀平幻覺中的“純粹”的美,不正和現實中存在的所謂美形成鮮明對照嗎?所以銀平的感傷是永恆的,其悲劇結局也是必然的,其“追求”的結果也必然是失望的!會不會發展成絕望呢?只有我們自己去想了。醜陋的扭曲的人性,可悲而無常的人生。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我們生活著的社會,快樂很快就會過去,而生的痛苦、追求的失望或者說思考的痛苦永在!
為什麼銀平喜歡跟蹤那些美麗的女子呢?小說中銀平是這么說的:“對陌生人當作路人分手後,又感到可惜……這種心情,我是常有的。那是多好的人啊,多美的女子啊!在這個世界上,在沒有第二個人能使我這樣傾心。和這樣的人萍水相逢,或許是在馬路上擦肩而過、或許在劇場裡比鄰而坐,或許從音樂會場前並肩做下台階,就這樣分手,一生中是再不會見到第二次的。儘管如此,又不能把不相識的人叫住,跟她答話。人生就是這樣的嗎?這種時候,我簡直悲痛欲絕,有時迷迷糊糊,神志不清。我想一直跟蹤到這個世界的盡頭,可是辦不到啊。因為跟蹤到這個世界的盡頭,那只有把她殺掉了。”
有趣的也是可悲的,是銀平追求幻覺中的美總是得不到。而自認為的“醜”卻總是不請自來。第一次尾隨久子後自己被“馬路天使”跟蹤;捕螢會回來被一個逢場作戲的貧窮娼婦跟蹤並一同喝酒;被一個幻覺中自己拋棄的也許是自己的嬰兒追蹤。這無疑加深了銀平對美的追求的失望、絕望。追求的美得不到,況且這美也並不完美;竭力避開的醜卻又總是粘上自己,這一切矛盾,塑就了銀平這一個永恆感傷淒涼的形象。這一矛盾,銀平無法解決,川端康成無法解決,人性無法解決,存在的社會無法解決。那么可以這樣說,銀平的遭遇與父親的人生結局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就是父親的化身。銀平追求女人的美(或美的女人)與父親當年追求美麗的母親,二者非常相似。那銀平的結局也可想而知了。
綜合作品中自跟蹤行為開始後出現的這些女性與銀平的交集可以分成這樣幾類與銀平同為魔界居民能夠和銀平產生共鳴的散發“魔力”的女性加久子和宮子銀平可望而不可即宛如天界的“聖”少女加盯枝和澡堂女觀實生活中尋求性交易的站街女和中年婦女為自身利益精打細算的恩田和阿辰母女。後兩種都可以用“俗”世中的女性來歸類。作品中每次出現吸引銀平的女性之後都會安排出現“俗”的女性,暗示銀平在每一次美的追求之後都回到現實規實的醜陋又促使銀平展開新的追求但是追求沒有結果又回到現實。銀平始終徘徊在失落的追求和醜陋的現實中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循環。這也恰好與作品本身“意識流”的創作手法相呼應,時而處身現實對而陷入回憶與幻想段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從這個角度看,銀平的尾行欲望出於求美的本能衝動,而這種美,便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次的美,或者說轉瞬即逝的美,就如櫻花所象徵那樣。日本有個詞叫作“一期一會”,是茶道用語,後來引申有了深一層的含義,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人一生或許只能一次遇見同一個人,你眼前的人可能以後都不會出現在你的人生中,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次相遇。日本文化和美學中,非常強調美的一次性,即生即滅的短暫才是美的極致,美必須夭折,美必須薄命,長久的事物得不到美神的垂青。然而,產生爾後消逝造就了美的永恆,所以川端說:
“美,一旦在這個世界上表現出來就不會泯滅。”
《湖》這部作品通過主人公銀平展現了一個因為“醜”而憧憬美,渴望“美”給予溫暖的愛,卻又因為“醜”的自卑而陷入“惡”行為。期待美的救贖這樣一個精神世界。這也正是作品呈現出來的川端康成在追求美的路上步入的“魔界”。在這個世界裡,“美”的追求以“醜”的名義,突破了倫常,突破了道德戒律。是一種純潔的發自內心的自然感情,是身心壓制下的自然反抗。然而步入“魔界”對美的尋求,是自願陷入“惡”的深淵的行為必須忍受陷入“惡”的痛苦和由此帶來的不得善終的後果。主人公銀平在美的追求上的不斷失敗和輪轉,又展現出了步入魔界的仿徨使人深深地感受到“醜”的宿命的痛苦和尋求美的救濟的焦慮。

手法

從技法上講,《湖》的意識流表現承繼了早期的意識流實驗小說《水晶幻想》,但更趨圓熟。審美上,《湖》是唯美的。給人以超現實的空無感、恍惚感。川端康成一如既往地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男女情思上,尤其是男性對於女性的特殊感覺。說穿了即川端本人的女性感覺。川端的女性感覺是獨特的,時常將寓意隱含在反差很大的表層對比中,乃致於常常令讀者產生濁穢之感。例如,《湖》中70歲的有田老人竟與25歲的年輕女人同枕共衾,還在少婦身上尋求“母愛矽。又如,作品中常常將女性潔淨溫柔的美與醜陋的腳趾、腳氣之類牽扯在一起。說到底,在對於女性的久久眷戀中,作為川端的精神特徵之一,乃是一種人性懦弱的恐懼或人生無常的悲哀。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文學的陰影很深的底色。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次)雜誌。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不是代》雜誌,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手法純熟,渾然天成。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