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橋

湖山橋

湖山橋,又稱中江第一橋,建於清代光緒三十年,建成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位於浙江省浦江縣浦南街道湖山村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山橋
  • 外文名稱:Hu Shan Qiao
  • 地理位置:浙江省浦江縣
  • 景點級別:縣級文保單位
  • 著名景點:茂山寺
橋樑介紹,中江第一橋,茂山寺,黃尚炳墓,氏族,

橋樑介紹

湖山橋,又稱中江第一橋,建於清代光緒三十年,該橋為十孔石拱橋,長約131.6米,寬約4.1米,高約9米,東側刻有光緒年狀元陸潤癢的題詞。位於浙江省浦江縣浦南街道湖山村北。黃宅鎮岳塘村黃尚炳曾出資助建,又有陳公造橋傳說。
湖山橋

中江第一橋

光緒《浦江縣誌》載:湖山在“縣東十里,與茂(泖)山對立,江水中流,亦稱湖山峽,說者謂縣治水口,此其第一關”。浦陽江流淌至此已至中江,此橋是在中江造的第一座大橋,稱中江第一橋名或源於此。中江第一橋又名湖山橋,因橫跨於湖山與茂山之湖山峽,而得其名。
中江第一橋始建於光緒三十年,建成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11墩10孔拱橋。橋長131.6米,高9米,面寬4.1米,孔跨10米,兩旁置條石欄桿。中江第一橋用堅固的條石建成,採用拱券縱聯砌製法。橋額為清同治甲戌科狀元陸潤庠手書,陸潤庠,字鳳石,江蘇元和縣(今蘇州市)人氏,從小天資聰穎,喜愛書法。同治九年(1870年),為元和縣學優貢生,朝考錄用為知縣。同治十三年(1874年)狀元及第,蘇州人稱陸家“新狀元”,也是蘇州的末代狀元。橋額及“湖山八景”字板石銘(龍峰塔影、鯉魚仙蹤、花嶼書聲、月欄簫韻、雙潭釣雪、層閣觀濤、古寺參禪、新亭修褉)或行草、或魏碑、或篆體、或隸書,陸潤庠的題墨筆力勁峭、水墨淋漓,行書運筆婉麗勁健,莊嚴流美,有平穩舒緩之韻味;楷書筆圓體方,外柔內剛,有鋒芒內斂之含蓄,在清末民初即被視為珍品。
湖山橋
中江第一橋的始建與浦江縣石宅石獅人張獅岩有關。張獅岩對建橋工藝頗有鑽研,且家境富有,多行公益,屢捐資建橋鋪路,一生建橋十五座。其中較為出名的橋有中江第一橋、登雲橋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張獅岩看到湖山和茂山(泖山)百姓通行十分不便,遇到汛期只能中斷來往,這個地方把口又好,決心為民造橋。三十年(1904年),張獅岩與張若騮(張若騮,清廣西道監察御史張景青嫡孫, 在鄭宅馬鞍山村開設有當鋪“廣益典”。)等人募建湖山橋,張獅岩任董事長,主持全局。部勒諸工,不辭勞怨,極其艱辛,建橋三載,未返家一次。《中江第一橋志》中言及:“夫自古豪傑之士,有志建明者,非必恭居廊廟,勛炳旂常,然後足名當世而垂後世。凡隨其所遇,苟可濟人利物,裨助平成,極其力而為之,克收效焉者皆事功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冬,歷經三年努力,湖山橋終於橫跨浦陽江。中江第一橋架設在茂山、湖山之間的浦陽江上,兩岸對峙,氣勢雄偉,景色天然。
湖山橋
中江第一橋的建成,大大地方便了兩地的物流,方便了兩地村民的交往。過路人喜笑顏開,稱橋是造在了心坎之上。
中江第一橋就是飛臥於浦陽之上的長虹。

茂山寺

茂山寺,古稱茂山庵,始建於元順帝至正五年乙酉(1345),由釋普澤倡議開山建廟,迄今660餘年。該廟位於浙江省浦江縣浦南街道湖山村北泖山之巔,地理位置優越。幾經戰亂荒廢失修,清末《造橋志》中就記載了茂山庵的存在;“文革”遭毀,20世紀末重建。21世紀初擴建。
湖山橋

黃尚炳墓

黃尚炳墓,原葬於余間、長春間田園,2011年遷葬於茂山寺後之原。
湖山橋
黃尚炳(1863-1941),清代浦江岳塘人。16歲時在黃宅鎮做長工,18歲辦酒坊,後來浦江縣出東門第一大財主。曾出資贊助修建湖山橋、古塘鐘村橋等。約1930年,浦陽江決堤,洪水沖毀了長春橋,淹沒了浦南街道長春村、余間村等地的大片糧田,,村民顆粒無收叫苦連天。黃尚炳立即採取救濟行動,每一困難戶救濟2個銀元及糧食若干。1941年農曆二月廿七,黃尚炳離世,安葬於余間、長春間田園。在《黃尚炳的濟世情懷》一文中詳細介紹了他生平。

氏族

1世 黃志金
湖山橋
2世 黃尚炳 黃尚順
3世黃明宇黃明惠 黃桂馨 黃明台 黃麟閣
4世 黃品芳 黃品行 黃祖川 黃祖統 黃祖漢 黃元振 黃元信 黃元品 黃祖仁 黃祖約 黃迪生 黃迪福
5世黃世濤黃文理 黃文平 黃世良 黃世權 黃世吐 黃世烈 黃文樂
黃文慶 黃文寶 黃文宏 黃文喜 黃文榮 黃文煥 黃 征 黃 銘 黃鑫燎 黃凱敏
6世 黃 曉 黃曉芳 黃 燕 黃慧英 黃 曦 黃燕萍 黃燕麗 黃金榮 黃 瑛 黃華榮
7世 金應天黃甜甜 李 康 黃瑩瑩 黃晨晨 黃咪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