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1978~2002)

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1978~2002)

《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1978~2002)》是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1978~2002)
  • 作者: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
  •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 ISBN:9787545301045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 義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記述湖南省土地、地礦、測繪事業的歷史和現狀。旨在存史、資治、育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服務。

作品目錄

封面
湖南省志 1978~2002 國土資源志
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湖南省志》總編室
《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編纂委員會
《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編纂人員
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審人員
編輯說明
圖說
195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中南地質局408隊獲先進集體稱號。圖為周恩來總理(左二)向先進集體代表頒發錦旗(左一為408隊代表王國驥)。
1983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右一)接見湖南省農業區劃代表。
1987年,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中)在江永縣視察上地開發,陳邦柱副省長(右二)等陪同。
1987年2月,全省第一次國土管理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省國土管理局局長吳樹真(左四)、副局長李紫湘(左五)、副巡視員鄔舜(左三)等領導與代表合影。
1985年l1月,國家副主席王震視察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並題寫館名。省委書記毛致用、省長熊清泉等陪同視察。
1990年5月,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沈瑞庭審查《湖南省立體地圖》。後該圖置於省委常委會議室。
1991年3月17日,江澤民總書記聽取湖南省委工作匯報。省委書記熊清泉、省長陳邦柱用《湖南地勢圖》介紹湖南省情。
1993年8月7日,江澤民總書記參觀全國首屆地圖展覽來到湖南省測繪局展館。國家測繪局局長金祥文(左二)陪同參觀。
1995年5月,國家土地管理局局長鄒玉川(左三)在省國土測繪管理局局長鄧鴻璋(左二)等領導陪同下參觀岳陽樓。
1995年5月,國家土地管理局局長鄒玉川(右三)在省國土測繪管理局局長鄧鴻璋(右二)等陪同下視察大瑤小城鎮建設。
1995年2月,全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
1995年6月25日,湖南省紀念第五個“全國土地日”大會在長沙召開。
1995年5月,國家土地局在岳陽市召開全國土地管理宣傳工作經驗交流會,圖為國家土地局局長鄒玉川(右三)、副局長李元(左二)、副省長周伯華(右二)、省國土測繪管理局局長鄧鴻璋(右一)、市長黃甲喜(左一)在主席台上。
1995年7月,省國土測繪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劉後昌(左一)、李鴻勝(左三)代表省局向汨羅市政府捐贈救災款10萬元。
1996年,省委副書記鄭培民(左一)聽取省地礦廳廳長董和金工作匯報。
1996年6月25日,省國土測繪局局長李鴻勝(右一)等在長沙街頭開展第六個“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
1997年3月,湖南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周伯華(右一)會見國家測繪局局長金祥文(中)。省國土測繪局局長李鴻勝(左一)參加會見。
1997年5月,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土地局原局長王先進(前排左三)視察長沙市土地管理工作。
1997年5月,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夫生(右一)、副主任俞海潮(左二)視察省第三測繪院。
1999年10月,省國土測繪局局長張以坤(右一)在瀏陽市檢查土地整理項目。
2000年1月,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孫文盛(右二)到省國土測繪局機關調研。省國土測繪局局長張以坤(左一)、省地質礦產廳副廳長方先知(左三)等陪同。
1998年12月,地質礦產部部長宋瑞祥(左一)聽取省地礦廳廳長董和金工作匯報。
2000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貴鮮(中)在瀏陽市視察土地開發整埋。
2000年11月1日,省國土資源廳舉行揭牌儀式。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孫文盛、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周伯華等揭牌。
2000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貴鮮(左三)視察澧縣澧南垸土地整理試點項目,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以坤(左一)等陪同。
2001年6月25日,第十一個“全國土地日”舉辦多種紀念活動。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以坤(右三)、助理巡視員鐘質明(右二)等參觀街頭宣傳欄。
2001年5月,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鹿心社(前排左一)視察衡東縣土地整理項目。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以坤(後排左一)等陪同視察。
2001年8月,省政府召開全省土地資產管理工作會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正午,省委副書記、省長儲波,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周伯華到會講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以坤向楊正午匯報工作。
2001年11月18日,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舉行揭碑儀式。國土資源部黨組副書記、剮部長孫文盛(右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錦屏(右一)為地質公園揭牌。
2001年5月18~22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鹿心社(右三)在張以坤廳長(左二)等陪同下,考察長沙市城市建設和土地市場建設。
2001年12月,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陳三新(右四)陪同國土資源部科技司負責人到省第三測繪院調研。
2001年12月,省測繪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2002年5月,國家測繪局司長張建國(中)在衡陽市檢查測量標誌。廳總工程師彭悅(右一)等陪同。
2002年5月,全省整頓和規範地圖市場執法培訓班在長沙舉行。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彭悅(右三)出席並講話。
2002年7月,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以坤(左四)在婁底市現場研究調整土地利用規劃。
2002年9月,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簽訂《湖南省洞庭湖區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協定。湖南省常務副省長周伯華(左四)、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壽嘉華(左五)出席簽字儀式。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以坤(左二)、副廳長陳二新(右一)、葛洪元(後排右三)、方先知(後排左四)、胡進安(左一)、總工程師彭悅(後排左一)等參加。
壽嘉華(中)與張以坤(右一)陳三新(左一)在一起。
2004年9月29日,在省國土資源廳新辦公樓舉行掛牌儀式。上圖為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葛洪元(右)與原廳長、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副主任張以坤(左)揭牌。
省國土資源廳廳領導參加掛牌儀式。
2004年9月,省國土資源廳部分新老廳局長(級)在新建廳辦公樓前合影。
2004年10月,省國土資源廳廳領導合影。
2005年2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左二)在徐憲平副省長(左三)陪同下,視察省國土資源廳機關。
2005年2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右四)在徐憲平副省長(右三)、葛洪元廳長(右二)等陪同下視察土地整理項目。
2005年2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右一)在徐憲平副省長(左一)、葛洪元廳長(右二)等陪同下視察衡陽市土地交易中心。
2005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家富(前左三)在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於幼軍(右一)、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陳三新(右二)陪同下,調研祁東縣鐵礦資源。
2005年12月,省委書記張春賢(右六)、省長周伯華(右一)、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於來山(右五)等到省國土資源廳調研。
2005年12月,全國土地變更調查匯總會在長沙召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貟小蘇(左四)、副省長徐憲平(左五)到會講話。
2006年,國土資源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元(右三)到汨羅市視察工作。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葛洪元(左一)等陪同。
2006年6月,湖南省土地開發整理立法座談會在長沙召開。
2006年11月30日,省人大第十屆常委會第24次會議審議通過《湖南省土地開發整理條例》。
雍正五年(1727)五月,新化縣段必成賣地紅契。
乾隆十三年(1748)十月瀏陽縣彭黃次賣地紅契。
乾隆五十一年(1786)正月,常德李登儒賣地紅契。
嘉慶九年(1804)八月,醴陵縣陳應廷賣地官契(附民國4年《賣契印紙》)。
以上立契的幾塊田地,均在洞庭湖區現常德市鼎城區和澧縣境內。立契時間分別為嘉慶二十二年(1817)、同治三年(1864)、光緒三十三年(1907)。
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月,寧鄉縣賀方來賣地官契。
光緒十九年(1893)臘月,寧鄉縣劉克生父子賣地白契。
左圖為民國26年(1937)、民國38年(1949)常德縣土地登記費收據。
右圖為民國26年(1937),常德縣《土地所有權狀》。
民國30年(1941),長沙縣太平鄉《土地所有權狀》。省政府地政局印製,縣長頒發。
左圖為新中國成立後頒發的土地權利證書。
右圖為1953年3月,望城縣第十二區古塘鄉《土地房產所有證》。
新化縣紫鵲界高山梯田。開墾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明。紫鵲界梯田分布於雪峰山脈奉家山體系的崇山峻岭中,總面積近6萬畝,集中於紫鵲界周邊的梯田約2萬畝以上。
岳陽市丘崗山區梯田開發(20世紀90年代初)。
1992年4月27日,瀏陽市政府組織市城區圭齋東路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拍賣宗地1232.3平方米,以每平方米1310元地價由市農業銀行經過67次競價獲取,敲響了全省第一宗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的鑼聲,被譽為“三湘第—鑼”。
2000年11月18日,瀏陽市人民路新文路兩宗土地公開拍賣,達到每平方米14808元,被譽為“三湘第一價”。
2003年12月3日,省國土資源廳對耒陽市永豐礦區東沖、明沖兩煤礦採礦權公開拍賣。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陳三新出席並講話。
兩煤礦經過18位競買人角逐,分別以6100萬元、6800萬元價格拍賣成交。這是湖南省第一次拍賣煤礦採礦權。
左圖為拍賣成交後簽字儀式。
左圖為湘潭市基本農田保護區(2005年9月立牌)。
右圖為韶山如意土地整理項目(2002年實施)。
左圖為2002年,岳陽汨羅市土地開發整理項目。
中國土地學會理事長鄒玉川(中)、湖南省土地學會理事長張以坤(左)、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劉宗林(右)分別在會上作重要講話。
古丈縣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由紅石林岩溶地貌景區、坐龍溪峽谷地貌景區和棲風湖河谷地貌景區組成。在261平方公里範圍內,有石林、峰叢、石柱、岩溶窪地及峽谷、河流、瀑布等地質遺蹟,構成類型多樣、層次分明、形態各異、絢麗壯觀的地質地貌景觀。
溶芽菇狀紅石林
小龍峽谷
脊狀紅石林
直角石化石
刺蝟偷月
菇狀紅石林
數位化4D產品:
①永順縣數字高程模型(DEM);
②長株潭數字線劃圖(DLG);
③長沙市五一廣場數字正射影像圖(DOM);
④洞庭湖區數字柵格地圖(DRG)。
數字地勢圖:數字高程模型與數字線劃圖疊加而成。(左圖為湖南鳳凰縣的數字地勢圖。)
數字影像地形圖:數字正射影像圖與數字線劃地形圖疊加而成(右圖為長沙市橘子洲的數字影像地形圖)。
2008年7月,省國土資原廳副廳長楊維剛(右四)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第21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大會。廳機關有關處長、省第一、二、三測繪院院長、測繪研究所所長及質檢站站長楊經豪(左二)、陳均堯(右三)、賀元華(左一)、李獻明(左四)、劉智勇(右一)、郭宜東(左三)、董明旭(右二)等陪同參加大會。
1987年2月,湖南地圖出版社成立後出版的部分地圖產品。
2007年12月20日,《湖南省志·國土資源志》第四篇機構隊伍進行初審。副廳長鬍進安、副巡視員徐興龍共同主持。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土地
第一章 土地資源
第一節 湖南境域
第二節 人口與土地資源
第三節 土地資源環境
第四節 土地資源特點
第二章 土地基本制度
第一節 土地所有制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制
第三章 地籍
第一節 民國以前地籍
第二節 民國地籍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地籍
第四章 土地開發利用與土地規劃
第一節 土地開發
第二節 土地規劃
第五章 耕地保護
第一節 保護耕地和建設基本農田
第二節 劃定基本農田
第三節 基本農田保護
第六章 建設用地管理
第一節 國家建設用地管理
第二節 鄉村建設用地管理
第三節 個人建房用地管理
第四節 農業建設用地管理
第七章 土地市場
第一節 地租與土地稅費
第二節 地價
第三節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八章 土地法制建設
第一節 土地法規
第二節 土地執法監察
第三節 土地法制宣傳
第四節 行政複議與信訪
第九章 農業區劃
第一節 農業區劃體系
第二節 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第三節 農業區域開發規劃
第四節 農業區劃分區
第五節 農業區劃作用
第二篇 地質礦產
第一章 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
第一節 地質調查
第二節 礦產勘查
第二章 礦產資源
第一節 黑色金屬
第二節 有色金屬礦產
第三節 貴重金屬礦產
第四節 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礦產
第五節 非金屬礦產
第六節 能源礦產
第七節 水氣礦產
第三章 水工環地質
第一節 水工環地質綜合勘察
第二節 地質災害及防治
第三節 農業地質
第四節 地質遺蹟及其保護
第四章 地質礦產管理
第一節 地質勘查管理
第二節 礦產資源開發管理
第三節 礦業權市場
第四節 礦產資源綜合管理
第三篇 測繪
第一章 基礎測繪
第一節 國家基本控制測量
第二節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施測與更新
第三節 全省主要城市基礎測繪
第二章 界線測繪
第一節 行政區域界線測繪
第二節 地籍測繪
第三章 水利水電工程測量
第一節 洞庭湖區域測量
第二節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測量
第四章 數位化測繪
第一節 數位化測繪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 數位化測繪技術及產品
第三節 數字湖南基礎框架工程
第四節 洞庭湖區域1米精度級數字高程模型
第五節 湖南省1:5萬比例尺地名資料庫
第六節 國土管理信息化建設
第五章 地圖編制出版
第一節 地圖編制
第二節 地圖制印
第六章 測繪行政管理
第一節 測繪資質資格管理
第二節 測繪市場管理
第三節 地圖編制審查
第四節 基礎測繪項目管理
第五節 測量標誌管理
第六節 測繪產品質量管理
第七章 測繪保障服務
第一節 為各級政府及部門巨觀決策服務
第二節 為重點工程服務
第三節 為防洪減災服務
第四節 為人民民眾生活服務
第四篇 機構隊伍
第一章 民國時期管理機構
第一節 地政機構
第二節 地質礦產機構
第三節 測繪機構
第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管理機構
第一節 土地管理機構
第二節 地質礦產管理機構
第三節 測繪管理機構
第四節 省國土測繪管理局
第五節 省國土資源廳
第三章 省國土資源廳直屬單位
第一節 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省國土資源廳執法監察局)
第二節 直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第三節 直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第四章 歸口管理、行業管理及共同管理單位
第一節 歸口管理單位: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第二節 地質礦產行業管理單位
第三節 測繪行業管理單位
第四節 省土地資本經營公司
第五章 學術團體中介組織
第一節 學術團體
第二節 省土地估價師協會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