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沔陽花鼓劇院

湖北省沔陽花鼓劇院

湖北省沔陽花鼓戲劇院(仙桃市沔陽花鼓劇團)成立於1956年,2012年轉體改制,由原來的事業單位轉變為國有企業。現擁有固定資產近千萬,其中演出專用客車、流動舞台車、150㎡的桁架舞台、雪機、霧機、電腦轉換燈、LED舞台演出顯示屏等高科技舞台演出設備一應俱全。全團現有演職員工110名,其中二級演員16名,二級作曲5名,二級導演1名,二級編劇1名,二級舞美1名、二級演奏6名。2011年劇團被國務院授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鼓戲(荊州花鼓戲)傳承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沔陽花鼓劇院
  • 成立:1956年
  • 資產:千萬
  • 人數:110名
簡介,發展大事記,

簡介

湖北省沔陽花鼓戲劇院(仙桃沔陽花鼓劇團)成立於1956年,2012年轉體改制,由原來的事業單位轉變為國有企業。現擁有固定資產近千萬,其中演出專用客車、流動舞台車、150㎡的桁架舞台、雪機、霧機、電腦轉換燈、LED舞台演出顯示屏等高科技舞台演出設備一應俱全。全團現有演職員工110名,其中二級演員16名,二級作曲5名,二級導演1名,二級編劇1名,二級舞美1名、二級演奏6名。2011年劇團被國務院授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鼓戲(荊州花鼓戲)傳承保護單位。目前,劇院已步入戲曲、歌舞、小品並頭髮展的良性軌道,成為全省較有影響的,綜合性較強的專業藝術院團。

發展大事記

前身由陳花志、胡順興、龔一香、劉明仿等十九名花鼓戲藝人組合的戲班,1951年登記,接受管理時更名為聯合楚劇團。
1956年5月,正式定名為沔陽縣花鼓劇團,
1958年,劇團排演現代戲《劉胡蘭》、《紅松林》時,在聲腔使用上,設計了主腔與小調混用,使聲腔服務於劇情,突破了一戲一腔、一腔到底的舊格局。
1960年,現代小戲《老紅旗》參加湖北省第四屆戲曲匯演,藝人程蘭亭作為湖北省文藝界代表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
1964年,創作的《春姑拾斧》在武昌洪山禮堂為朱德等國家領導人作專場演出。
1970年,根據中央文藝六條精神,縣文藝演出團體合併成立沔陽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劇團部分人員精簡下放農村或住“五七”幹校。1973年改稱縣文藝工作團花鼓隊,由集體轉為地方國營,演出"樣板戲"和現代戲。
1976年10月,劇團恢復原名,移植上演《洪湖赤衛隊》。
1979年,新編大型清裝戲《十三款》參加荊州地區慶祝建國30周年調演,獲劇本創作、演出一等獎和優秀導演、音樂、主角、配角獎,劇團獲優勝集體獎。
1979年現代小戲《小堅決》參加湖北省現代戲創作評獎獲創作一等獎,1980年由湖北電視台錄製成電視片。同期錄製的現代小戲《好親家》電視片先後在湖北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播放。
1981年現代小戲《買搖窩》,參加湖北省戲曲劇團青年演員比賽,龍同發、潘愛芳分別獲二、三等獎。
1982年11月現代戲《向老三招婿》參加湖北省創作劇目評獎,獲創作二等獎,演出一等獎, 1988年奉調赴京在中南海演出。
1987年,折子戲《送香茶》參加中南五省專業劇團創作劇目觀摩評獎,獲演出、劇本改編、導演、音樂設計一等獎。
1990年,新編古裝戲《白狐傳奇》參加湖北省首屆荊州花鼓戲藝術節,獲演出、劇本、優秀音樂、優秀導演、舞美獎;新編大型現代戲《泥塑》獲演出獎、劇本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舞美獎、音樂獎。
1998年,新編現代戲《下崗之後》參加湖北省戲劇新作展演,獲演出獎。
2001年,移植改編的折子戲《訪友》參加全省戲劇新作電視展播,獲演出三等獎。
2000—2001年,《站花牆》、《十三款》、《莫愁女》、《雙玉蟬》、《清風亭》、《趕子放羊》、《三娘教子》、《假洞房》等八個大戲,《斬經堂》、《濟公下山》、《賈氏吵嫁》、《訪友》、《何業保寫狀》等五個小戲由揚子江音像出版社錄製成VCD光碟向海內外發行。
2002年,創作改編的大型現代戲《黑色驚嘆號》,由省委宣傳部等七個廳局發文,在全省巡演,引起強烈反響,成為全省禁毒及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點劇目。
2005年,移植改編的大型現代戲《江姐》成為全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必看劇目。
2006年,創作演出的大型現代戲《桃花》在湖北省第八屆楚天文華獎評獎中分別獲編劇、導演、音樂創作、主演二等獎。
2000年,團長陳光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工作者,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朱鎔基、李嵐清等領導的親切接見。劇團連續15年被省文化廳評為“百團下鄉先進集體”;
2000年,劇團被授予“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演出活動先進集體”。
新世紀以來,劇院通過深化改革,現已成為以歌舞、戲曲、小品等多種表演形式為主的綜合性藝術院團,
2003年,國家二級演員程瓊獲湖北省第六屆戲劇牡丹花獎。
2003年為交警創作的小品《雪本無過》獲公安系統調演一等獎,
2004年與地稅局合作創作的小品《留對聯》獲全省稅務系統演出一等獎;
2003、2005年分別為華新集團仙桃公司創作的小品《徵婚》,歌伴舞《華新水泥譜新篇》獲演出二等獎。
2005年為市國稅局創作的小品《審報表》獲全省稅務系統演出一等獎。劇院還先後與市計生委、市水利局、市科協、聯通仙桃公司等單位合作,創作小品20多個,承辦大型歌舞晚會近30台。
2006年,國家二級演員嚴愛軍被評為全市勞動模範和全市十大文化名人。
2008年在首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上,劇團選送的大型古裝花鼓戲《貶官記》、傳統折子戲《陳琳拷寇》、現代小戲《老鄰居》等一大兩小三出花鼓扛鼎之作,以其厚積薄發的藝術水準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實力,在強手如林的藝術節上脫穎而出、炫耀荊楚,一舉攬獲十四項獎項。尤其是《貶官記》,分別摘取優秀移植劇目獎、音樂創作一等獎和演員表演一等獎三項藝術桂冠。
2010年,沔陽花鼓劇團榮獲第四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0年,湖北省荊州花鼓戲藝術節,選送的大型新編現代花鼓戲《古柳坡》獲藝術節劇目獎,該劇還獲得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三等獎。
仙桃市沔陽花鼓劇團,從仙桃實際出發,始終堅持把服務對象鎖定在廣袤的農村,緊扣農民精神文化需求,在服務中彰顯地方院團和文藝工作者的價值,先後復排《趕子放羊》、《周仁獻嫂》、《玉珠串》、《趙氏孤兒》、《珍珠塔》、《神猿》、《梁祝》、《三上轎》、《女兒淚》等一大批傳統劇目;新創《荷塘笑聲》、《老鄰居》、《拉選票》、《黑色驚嘆號》、《桃花》、《貶官記》、《古柳坡》等深受老百姓歡迎的一批大小劇目;創作、排練 “婚育新風進萬家”、“科技之光”、“孝雅之聲”、“警鐘長鳴”、“黨旗飄飄”、“愛我青春”、“清廉頌”等20多台專題綜藝節目,劇團形成了充實的劇目庫,能保證場點演出常演常新。每年從正月初三開始就奔赴到農村一線,拉開送戲下鄉帷幕,每年為農民開展下鄉演出達300場次,被譽為“農民貼心劇團”。
2013年,劇團演員潘愛芳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3年10月,花鼓小戲《搶老張》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戲劇門類群星獎
近年來,沔陽劇團先後自編自導自演了大量的歌頌黨和祖國的精彩節目。《老鄰居》反映黨員“雙建雙帶”的農村利民活動,《兩推一選》反映換屆選舉時拉選票的現象,《送禮》、《連局長的婚事》倡導黨員幹部要廉潔自律,嚴禁黨員幹部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夸七歌》……音樂小品、歌曲、花鼓戲等不同類型的節目深刻鮮活地歌頌著黨的好政策,讚美著社會主義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積極正面地引導了一批又一批觀眾。
今年以來,該團下鄉演出採取了“戲曲打頭炮,歌舞來收尾”的演出形式,讓廣大農民既領略到了花鼓戲的醉人神韻,又感受到了現代歌舞青春時尚的誘人芳香,極大地豐富了基層民眾文化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