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之魚

《湖之魚》是清代文學家林紓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在湖邊觀察小魚爭食的情景引發對現實人生的感觸,最初群魚爭喋,繼而不食,而遠離“尋丈之外”,爭喋如故,作者由此感悟出是魚避釣者所致;進而指出“名利之藪,獨無釣乎”,告誡人們,不能為名利所惑,否則只能如“魚圖食而併吞鉤”,最終將受其害。文章短小,構思新巧,寓理於事,喻意深刻,富有教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湖之魚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林紓
  • 作品出處:《畏廬文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湖之魚
林子啜茗於湖濱之肆1,叢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2,小魚百數,來會其下。戲嚼豆脯唾之3,群魚爭喋4,然隨喋隨逝,繼而存者三四魚焉。再唾之,墜綴葑草之上5,不食矣。始謂魚之逝者皆飽也,尋丈之外6,水紋攢動,爭喋他物如故。余方悟釣者之將下鉤必先投食以引之。魚圖食而併吞鉤。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將有鉤矣。然則名利之藪7,獨無鉤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其能脫鉤而逝者,幾何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林子:林紓自稱。啜茗:飲茶。啜,飲。肆:店鋪。
  2. 黯碧:黯,深黑。黯碧指深青綠色。
  3. 豆脯:豆豉之類佐餐小食品。
  4. 爭喋(zhá):聚食貌。喋,口開合;吃。
  5. 葑(fēng)草:菰等水生植物及水草。葑,菰根,即茭白根。
  6. 尋丈:約一丈左右。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7. 藪(sǒu):湖澤。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白話譯文

我坐在湖邊上的茶館裡喝茶,四垂的柳條遮蔽著視窗,一汪湖水,深蒼碧綠,猶如染過一般,百餘條小魚正匯聚在窗下的水面。將豆豉嚼碎朝水面唾去,魚兒紛紛爭著搶食,以此作樂,然而一邊爭食一邊又游開了,一直覓食而不走的,只不過三四條而已。我再嚼食唾下,碎豆豉沉入水底,粘結在水草根上,魚也不再去食它了。起先以為魚的離去是因為都吃飽了的緣故。可離視窗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滴,不住地晃動著,那些小魚如先前一樣,又在爭食其它東西。我頓時想到釣魚的人在垂下魚鉤之際,必定先以魚餌為引誘,魚兒要想吃食,便同時吞下釣鉤。時間久了,魚兒便知道,凡是有餌食的地方多半有釣鉤。然而,那名利匯聚之所,難道沒有別一種“釣鉤”么?如果不趁著他人頻頻下食的時機而及時逃走,能夠脫鉤而遠逸他方的又能有幾個人呢?

創作背景

據《畏廬文集·西湖詩序》載:“光緒壬辰,余歸自京師,取道滬上,舟行二日至杭州,留湖上六日。”可見此文寫於光緒十八年(1892)。作者由觀看群魚之爭喋湖上、圖食吞鉤的情景,進而聯想到人世間追逐名利之徒,整日為名韁利索所羈絆,正與魚類為餌食所引誘而吞下釣鉤相類,因此創作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湖濱啜茗,柳下觀魚,本是游湖者怡然自得的一刻,作者卻借魚喻人,由自然及社會,發了一通感慨。
作者面臨碧水叢柳,見湖中小魚聚集,頓生戲魚之心,隨著作者吐出豆脯,馬上觀賞到群魚爭喋的湖景。遊客餵魚以取樂,本是人之常情;群魚見餌而爭食,亦為魚之天性。作者平平敘來,筆下的魚群並無反常之舉。百數之魚,在爭搶了一陣後,存者只剩三四,甚而不再食豆脯,聽任作者唾之於“葑草之上”。文章至此,出現了波瀾,魚有點兒反常了。出於粗淺的觀察,作者起初還以常人之心度群魚之腹,認為“逝者”都吃飽了。然而,這群魚僅在“尋丈之外”,“爭喋他物如故”,筆鋒再一折,否定了作者剛才的認定,群魚並非吃飽,實為易地而食。由於疑團仍不得解,這就引發了作者的進一步思索。
經過作者的一番觀察推斷,對魚群的認識得到了深化,箇中原委終被悟出:人們往往利用魚的“貪餌吞鉤”這致命弱點來使魚成美食,魚不戀食一處,正是它們保持警覺的策略。魚爭食,是為免飢;魚逝去,是為避禍。兩種行為的目的全在求生。自然界的魚在遭人類暗算的境況下,選擇了易地而食的兩全之法。作者感悟之前所表露的不解與驚奇,正是不知魚的緣故。
反顧人世間,名利正如釣餌,引誘眾人競以逐之,作者深諳“君子喻以義,小人喻於利”的儒訓,趨利舍義,必然如同愛餌銜鉤之魚,失去君子安身立命之本。作者以魚為鑑,提醒君子們早作藏身之計,以免上名利之鉤,因為“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就難以“脫鉤而逝”了。作者雖未明說“下食”者為誰,實暗指仗勢以售其私的權貴們,已盡在不言中了。作者由知魚進而知世,巧妙地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聯繫起來,並與本人的生活體驗相合。林紓光緒八年(1882)中舉後,即不求進身之階,自覺“宦情早淡豈無因,亂世誠難貢此身”(《七十自壽詩》),斷然回絕袁世凱、段祺瑞等“下食”者的招聘,在名利面前,拒不受餌。
《湖之魚》描述湖濱觀魚一景,通過設疑與解疑,溶進作者的主觀感受,以具體可感的形象來點明道理,充滿了天趣。雖然本來一幅游湖戲魚圖,生髮出對世態的聯想,很有點煞風景,但作者對社會的醜惡現象作了淡化處理,使之不致與美妙的自然景象產生太大的反差。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副教授張海元:作者從觀魚喋食,悟垂釣之理,抒人生之感,文章雖短,卻極有層次,由寫景而敘事而說理,情景交融,事理相得,起承轉合,渾然一體,結構相當嚴謹,是林紓古文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近代詩文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林紓(1852~1924),近代文學家、書畫家、翻譯家。原名群玉、秉輝,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等。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光緒舉人。專治古文,後執教於京師大學堂,是清末桐城派古文家,所著古文為吳汝綸、馬其昶輩所推許。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等文學作品一百七十餘種,為介紹歐美文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五四運動後則以反對文學革命而著名。工詩善畫。有《畏廬文集》《續集》《詩存》及《林譯叢書》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