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縣

湓城縣

湓城縣,為歷史古縣名,隋大業二年(606),改彭蠡縣為湓城縣,均屬九江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江州,湓城隸之。 八年年(628)裁。,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湓城縣
  • 改彭蠡縣:隋大業二年
  • 屬於:九江郡
  • 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內
湓城縣、尋陽縣、潯陽縣、楚城縣相互間關係,(一)柴桑縣和柴桑城,(二)尋陽縣和尋陽城,(三)尋陽縣和潯陽縣,(四)湓城縣和湓口城,(五)柴桑縣和尋陽縣,總結,江州從湓城縣遷到潯陽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隋大業二年(606)。改彭蠡縣為湓城縣,均屬九江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江州,湓城隸之。 八年年(628)裁, 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內。
湓城、尋陽、潯陽、楚城為不同的縣,由於隋朝和唐初的記錄十分混亂,因此很容易混淆。現將相互間的考源茲列如下:

湓城縣、尋陽縣、潯陽縣、楚城縣相互間關係

(一)柴桑縣和柴桑城

漢高祖六年(前206年),分淮南置豫章郡,領縣十八;七曰柴桑,轄境相當於今江西省九江市區(潯陽區、濂溪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及柴桑區、廬山市、瑞昌市三地。柴桑既是縣的建置,柴桑城也一定是漢建。故清光緒《江西通志》引《一統志》曰:“柴桑故城在德化縣西南九十里,漢置。屬豫章郡,今楚城驛是其址。”即今地屬九江市柴桑區馬回嶺鎮之馬頭村。
為什麼要以柴桑作為縣名呢?因縣西南不遠處有柴桑山而得名。《山海經》曾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銀,其下多碧,汵石、赭;其木多柳、楮、桑。”郭璞注曰:“山在尋陽柴桑縣南,其廬山相連也。”故柴桑山即今面陽、馬頭、桃花山諸山之總稱。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其上多銀”,說明有礦,值得開採;“其下多碧”,說明周圍多水;“其木多桑”,說明便於發展手工業;取名柴桑,良有以也。根據現在出土的文物資料,勘定柴桑城址,確實位於今九江縣馬回嶺鄉之荊門街,與史書記載相符。此地現在多丘陵,這是滄海桑田之地貌演變,毫不足奇。因為幾百年後白居易貶江州司馬時,曾寫過一首《早發楚城驛》的詩,開頭寫道:“過雨塵埃滅,沿江路徑平”,說明到中唐還有名“江”的水系存在。同時民間還廣泛流傳三國名將周瑜在此操演水軍的故事。應該是事出有因,不能作無稽之談看。

(二)尋陽縣和尋陽城

尋陽縣,漢文帝置,因地處尋水之北而得名。三國時,孫權以之屬武昌郡;西晉時又劃屬廬江郡。原縣治尋陽城位於湖北之古城(今湖北黃梅縣西南)。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分廬江之尋陽、武昌之柴桑二縣合立尋陽郡,屬江州。晉成帝鹹和元年,溫嶠任江州刺史,駐尋陽。二年蘇峻反;三年溫嶠和陶侃誅之;六年溫嶠將尋陽縣治由江北遷治江南柴桑地,但仍領今湖北黃梅及安徽宿松沿江地域,當時長江以南沿江地域仍由柴桑縣管轄,故尋陽縣僅是治所移於柴桑縣離長江不遠的一個城市,城名“尋陽”而已。據清同治《九江府志》載:“尋陽城在現治西十五里,鶴問寨其故址也。”城址位於今南潯鐵路賽湖鐵橋以東,古湓水兩岸縣市交界處之七里湖灘。南距九江市柴桑區沙河街鎮九公里,東北距九江市區龍開河八公里,西北緣距長江六百米。

(三)尋陽縣和潯陽縣

尋陽和潯陽的轄境有異,不能混同。東晉時,尋陽的“尋”無“氵”,轄境在江北沿江地域,僅縣治南移柴桑地,城名尋陽。據《晉書·地理志》云:安帝義熙八年,省尋陽縣入柴桑縣,尋陽縣的建置便沒有了,僅仍保留尋陽城的名稱。唐武德四年分湓城縣置的潯陽縣的“潯”有“氵”,轄境屬原柴桑縣地,與江北無涉。所建的潯陽城,在今九江市潯陽區一帶,與尋陽城不發生關係。

(四)湓城縣和湓口城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五云:梁移江州治湓城。梁太清二年,分柴桑置汝南縣。洪亮吉《補梁疆域志》云:“尋陽郡領縣三:柴桑汝南上甲,治汝南。”晉何晏在《九江志》卷六十一中云:“湓城,青湓山有井,形如盆,因號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江州故有湓江。”此處所說的湓城和湓浦應是兩個地名,且不在一處。湓城,在東晉時是一座小鎮。梁時,本著政治和軍事的考慮,將湓城鎮從柴桑析出置湓城縣,並將州郡治所從柴桑城移治於此。當時北魏孝文帝舉兵南下,占據了沔北五郡,流民大量湧入南方,在湓城聚居了很多汝南流民,為著安撫流民和招徠北方士族,便設定僑縣來保持北方人原籍以安定人心,於是改湓城縣為汝南縣,故湓城和汝南異名而同地城,其城址在今瑞昌市的橫港鎮。近幾年通過發掘,出土了很多文物,對論證湓城故址提供了重要的佐證。至隋,改汝南仍為湓城。唐武德四年,在水陸交通極為便利的湓口城,重設潯陽縣,湓城仍為江州治所。貞觀八年,省湓城縣入潯陽縣。故不能把湓城和湓口城混為一談。
湓口,即湓水之入江處,也即何晏在《九江志》中說的“湓浦”。《晉書》謂柴桑有湓口關,即指此,乃六朝戍守重地。故址在今龍開河以西,賽城湖閘口以東,土名官牌夾一帶。

(五)柴桑縣和尋陽縣

晉惠帝永興元年,分武昌之柴桑,廬江之尋陽二縣合立尋陽郡,屬江州。尋陽郡只領縣二,是轄境最小的郡。為什麼要成立這樣的郡呢?因為尋陽縣領有今湖北黃梅到安徽宿松沿江地域,屬廬江郡,而廬江郡又屬揚州;柴桑縣領有今江南瑞昌到九江(鄱湖口)的沿江地域,屬武昌郡,而武昌郡又屬江州。此一地帶屬長江中下游的軍事戰略要地,如果分屬不同州和不同郡則不便於統一指揮,故特別從兩郡提出二縣成立新郡,屬江州。
為什麼尋陽縣治要從江北遷治到江南柴桑地呢?一是到西晉末,中原亂離,弄得晉王朝在河南洛陽站不住腳;至元帝時,晉室南遷,尋陽是抗擊敵人之前方的後方。二是尋陽為一片湖泊沼澤地帶,直到蔡山才有山,仍不高不險,感到無險可守,且背臨長江,會形成背水作戰形勢,故溫嶠決定將尋陽縣治移於長江南岸柴桑地的一個城市。因是遷治,故名本城為尋陽城,轄境不變。
永嘉元年(307年),元帝(時為琅玡王)渡江鎮建業(今江蘇南京),已經發覺沿江兩岸轄區不對稱,於是改豫章郡之彭澤縣來屬(包括彭澤、湖口沿江地域),尋陽郡領縣三。義熙八年(412年),省尋陽入柴桑,領縣二。為什麼要省呢?也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再把尋陽郡的轄區進行觀察就會發覺,正好是一個長方形的地帶,長江從中流過,對於保衛南京所起的作用很大;因而便要精簡機構,加強領導,故要省尋陽入柴桑。
關於柴桑城的地理位置,不獨水路暢通,水域寬廣,且陸路亦驛道四達(唐時此處改為楚城驛),遠聯交廣;同時東倚廬山,南扼鄱湖,北控長江,形勢非常險要,素有東門觀、西門鋪、南門沖、北門橋的傳聞,是攻守鹹宜的戰略要地,遠非尋陽城可比。此處正是尋陽郡治所的好地方。《晉書·地理志》說的“柴桑仍為郡”也充分體現了當局的用意。
有的謂尋陽省入柴桑後,柴桑即移治尋陽城,與州郡同治。其不可能移治的理由有二,一是《晉書·地理志》提到“柴桑仍為郡”,即柴桑城仍為尋陽郡的治所。換句話說,尋陽郡的初治即在柴桑城,不然的話,為什麼要用“仍”字表意呢?說明已是郡縣同治,不用移治。二是柴桑城多方面的條件比尋陽城優越,何移治之有?故持“移治說”的於理難通。
有人又說,柴桑縣治既未移於尋陽城,那么陶詩中為什麼只提到尋陽而沒有提到柴桑呢?根據《晉書·地理志》“柴桑仍為郡”的記載,肯定郡縣同理於柴桑城。為什麼陶詩中只提尋陽而未提柴桑呢?蓋古來有以大代小的表意的修辭格。比如現在九江市與潯陽區同治潯陽城,經過潯陽,總說路過九江,而不說路過潯陽。陶淵明《贈長沙公》說的“經過潯陽”,《答龐參軍》說的“過潯陽見贈”,就是稱大不稱小的表達方式。

總結

通過上述介紹,可以明確:1、柴桑和尋陽各有建置,各有縣治,其城池彼此之間不發生關係;2、尋陽縣治南遷柴桑地,僅有縣治尋陽城,彼此管轄地域未變;3、尋陽縣與潯陽縣管轄地域不同,不能混淆其概念;4、湓城縣和湓口關不能混同,一在湓水頭,一在湓水尾,很多辭書記載有誤;5、柴桑縣治未遷尋陽城。
湓城位於瑞昌市西南清湓街,早在隋唐時期不僅是古通津埠口,長街鬧市傍清湓山之湓水而建,甚是繁華,是瑞昌最古老的縣治所在地。

江州從湓城縣遷到潯陽縣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江州九江郡政區沿革
江州九江郡(581-606江州,607-617九江郡)
  1. 柴桑縣(581-588柴桑縣,589-597尋陽縣,598-605彭蠡縣,606-617湓城縣)
    《隋志》:“湓城,舊曰柴桑(註:治柴桑城),梁又立汝南縣(註:注湓城),平陳,廢汝南、柴桑二縣立尋陽縣(註:改治尋陽城),十八年改曰彭蠡,大業初縣改名焉(註:因江水淹城,遷治湓城並改名)。”《元和志》:“大業二年改湓城縣。”
  2. 汝南縣(581-588)
    《隋志》湓城縣下:“梁又立汝南縣,平陳,廢汝南、柴桑二縣立尋陽縣。”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潯陽郡(江州)
江州(618-742)——潯陽郡(742-758)——江州(758-907)
潯陽郡,本隋九江郡,領湓城、彭澤二縣,隋末,林楚改為江州,以隋舊州為名,治湓城縣。尋歸蕭梁,置江州總管府。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潯陽縣,移州治於此。五年,置楚城縣,割彭澤縣隸浩州。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八年,以廢浩州之彭澤、都昌二縣來屬,省湓城縣。…………
  1. 潯陽縣(621-907)
    武德四年,析湓城縣置潯陽縣,治湓口城(今九江市潯陽區),隸江州,自湓城縣移州治於此。八年省湓城縣來屬。貞觀八年省楚城縣來屬。
  2. 湓城縣(618-625)
    本隋九江郡舊縣,隋末,隸江州,為州治。武德四年析置潯陽縣,移州治於潯陽縣。五年析置楚城縣。八年省入潯陽縣。
  3. 楚城縣(622-634)
    武德五年,析湓城縣置楚城縣,治故柴桑城(今九江市濂溪區賽陽鎮荊林街),蓋以其古屬楚地名為名,隸江州。貞觀八年,省入潯陽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