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江吟社

抗戰時,浙江大學西遷至貴州湄潭縣,授課之餘,蘇步青與錢寶琮等教授於1943年2月發起成立了“湄江吟社”。結社宗旨為“公餘小集,陶冶性情”,“留一段文字因緣,藉為他日雪泥之證”。吟社從1943年2月至同年10月,共舉行詩會8次,教授們歌詠抗戰、記錄生活、抒發情感,共成詩兩百餘首,後編輯出版《湄江吟社詩存》。目前,湄江吟社舊址(西來庵)作為湄潭浙江大學舊址的一部分,已經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詩社歷史,詩社成員,詩詞略覽,歡慶勝利,吟詠生活,描繪美景,文化影響,

詩社歷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給國家保留一批知識精英,浙大校長竺可楨率領全體師生踏上西遷流亡辦學的艱苦歷程。經過4次轉遷,最後到達貴州遵義湄潭縣。
浙江大學西遷遵義湄潭,教學和生活等各方面安定下來之後,教授們之間交往少不了切磋詩藝。蘇步青、錢寶琮教授酷愛古體詩,在他們的積極倡導和組織下,1943年2月湄江吟社成立了。
蘇步青詩稿蘇步青詩稿
詩社的發起人蘇步青錢寶琮,他們既是多年的同事,又是彼此的詩友吟侶,且都擔任過浙江大學的數學系主任,在詩社裡既是積極的組織者,也是熱情的參與者。在蘇步青和錢寶琮教授的帶領下,湄江吟社的活動開展得很有生氣,成員們輪流做東,拈鬮擇韻,賦詩填詞。從2月至10月,詩社舉行8次詩會,成詩兩百餘首,後編輯出版《湄江吟社詩存》。

詩社成員

詩社成立時吟社社員為7人:理學院數學系主任蘇步青;一年級分部主任、數學系教授錢寶琮;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教育學家、中國職業教育社負責人之一江問漁;師範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王璡;中文系教授祝廉先;中文系教授胡哲敷;農學院助教兼農場技士張鴻謨。後來,增加了中央實驗茶場場長、農學院教授劉淦芝和研究院院長鄭曉滄教授,發展到9人。
首次社課,以朱文公詩“無邊光景一時新”七字為韻,自由命題。蘇步青首課賦《滿江紅》,在詞的下闋他寫得很深切:“追往事,傷流景,難重省。怕殘宵遠夢被鶯催醒。未請長纓投彩筆,先教華發窺明鐘,望江南羞說賦歸來,荒三徑。”錢寶琮先生也得五言7首,其一為:“山川興不孤,翰墨以自娛。文物湄潭盛,歸心無日無。”
第二次吟詩會於同年在農學院農場牛郎背山頂上一個名為“七七亭”的茅亭召開,以蘇東坡“春江水暖鴨先知”為韻。蘇步青一連寫了4首詩。第一首詩寫道:“邊疆難得對瓊筵,滿座春風一燦然。離恨偶添人散後,歸心直共鳥爭先。豈無桃李芬芳節,欲看山河錦繡年。馬首東旋應有日,諸公同泛六橋船。”
第三次社課集會以送春為題。蘇步青在《暮春感興》中寫道:“倘得故鄉雲水暖,寧將儒服換漁蓑。”一語道出了他在西北一隅回歸故鄉的心情。
第四次詩社的吟會,社友們以“試新茶”為題。蘇步青詩曰:“翠色清香味可親,誰家栽傍碧江濱。摘來和露芽方嫩,焙後因風室盡春。當酒一甌家萬里,偷閒半日麈無塵。荷亭逭暑堪留客,何必尋僧學雅人。”爾後的幾期詩會雅集,更是盛況空前,除了社友之外,其他教授也自發前往參加。
尤其是1943年中秋,竺可楨校長和蘇步青、陳建功、王璡、蔣碩民、王福春、吳耕民等30多位教授,為慶賀錢寶琮先生浙大任教15周年,以詩致賀。蘇步青詞云:“白露下湄水,早雁入秋澄。桂香鱸美時節,天放玉輪冰。求是園中桃李,煙雨樓頭歸夢,一十五年仍。何物伴公久,布履讀書燈。西來客,吟秀句,打包僧。文章溯古周漢,逸韻到詩朋。好在承歡堂上,猶是萊衣獻彩,瑞氣自蒸蒸。回轂秀州日,湖畔熟蓴菱。”
蘇步青(左3)陳建功(左2)在文廟前合影。蘇步青(左3)陳建功(左2)在文廟前合影。

詩詞略覽

歡慶勝利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教授們興奮起來了,詩興大發。詩社發起人之一的錢寶琮先生寫下了《念奴嬌·日本於八月十日向同盟國乞降感賦》一詞:“東夷黷武,肆侵陵、豕突狼奔初歇。海外忽傳風色換,萬里波濤哀咽。廣島車輜,長崎牆櫓,武庫星羅列。二彈丸下,一時都付陳跡。只見群醜遊魂,一夫殘喘,委伏求存恤。貔虎移軍收失地,火速中原傳檄。同氣同仇,我疆我理,共奮中興業。馬關遺恨,者番當可清滌。”
蘇步青步錢寶琮之韻,也作《念奴嬌·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作》:“東海三島,自金彈落後,煙消雲歇。萬里怒濤爭裂岸,淡日西風悲咽。折戟沉沙,降幡出壘,遺恨君能列。櫻花開謝,幾番成敗余跡。回首禾黍離離,凋零故國,涕淚空憐恤。莫遣峨嵋觀戰者,更向神州飛檄。惟有元元,譬成上帝,樹此煌煌業。浙江歸去,戰麈還倩潮滌。”

吟詠生活

這期間,除了詩社社課之外,蘇步青的詩寫得很勤,對記錄當時浙大的歷史和教授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史料價值。《寓居》《湄江秋思》《紫薇山館》《詠湄江水車》《早春登湄潭文昌閣》等很耐人尋味。他在《半畝》寫道:“半畝向陽地,全家仰菜根。”記載了艱苦歲月之中,這位數學泰斗靠種菜補充生計的狀況。
有趣的是,在湄潭,蘇步青的夫人生下了孿生子女,錢寶琮、張鴻謨、祝廉先、胡哲敷等教授紛紛為之寫詩填詞祝賀,其中張鴻謨的詩寫道:“豈效老泉曾默禱,張仙為送到湄江。”錢寶琮詩中有這么兩句:“榮黎共妍周親賀,且羨歡躍鰲江邊。”
錢寶琮在湄潭賀蘇步青孿生子女的詩稿錢寶琮在湄潭賀蘇步青孿生子女的詩稿
抗戰勝利後,浙大重新遷回杭州,吟社隨之解散。吟社曾經編印了《詩存》,匯集詩詞100餘首,在例言中這樣記述:“旨在公餘小集,陶冶性情,不有博弈,為之猶賢。大雅之譏,庶幾其免。”這一段教授們作為業餘消遣的詩文之交,卻給歷史留下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實現了吟社“記存一段文字因緣,藉為他日雪泥之證”的初衷。這些詩的珍貴不僅在於藝術價值,更在於它的史料價值。
1978年12月,蘇步青先生致函張鴻謨先生,感嘆道:“湄江之游匆焉三十餘年,《湄江詩存》早已不存矣。當時吟侶僅留下青與足下二人而已,可慨也夫。”
上世紀80年代,蘇步青先生曾經為湄潭中學校慶題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平生最是難忘處,揚子湄潭浙水邊。”說明浙大學人對湄潭的那段歷史有著長久的記憶,並且感情至深。

描繪美景

湄江吟社的詩人們寫的部分詩詞是描寫當時的湄潭茶場“小八景”的。初夏時節,嫩竹叢生,水竹林被雨水洗滌得青翠欲滴。蘇步青吟道:“門外滄浪水,清流仍濯足,可憐冷翠微,又隔寒潭曲”。江問漁詩:“隔江看山景不同,好山何必過江東?波心欲撼層嵐影,白鷺一雙飛碧空。”祝廉先詩:“出門一笑畫圖開,造物何曾費剪裁?人似山陰忙應接,浪搖山影過江來。”劉淦芝詩曰:“數間小榭千竿竹,三兩閒離幾樹花,不是紫薇當戶立,誰知清景屬官家。”這些詩勾畫了山野風光,顯其別致新奇。

文化影響

湄江吟社的成立是浙大西遷時期中國知識分子在國家危亡時所表達的對中國信念的堅守,是學者們在國事艱難時吃苦耐勞、積極樂觀、堅守不渝的人格魅力展現,彰顯了中華民族多難興邦的愛國主義情懷。
湄江吟社成立的當年,《湄江吟社詩存》第一輯編纂印行,共收入吟社八次雅集的225首作品。其中第一次雅集37首,第二次雅集29首,第三次雅集21首,第四次雅集24首,第五次雅集42首,第六次雅集24首,第七次雅集25首,第八次雅集22首。在這八次雅集所得的225首作品中,各體皆備,既有古風體,又有格律詩,還有詞作。在26首古風中,有五古、七古,還有雜言;絕句共57首,其中五絕22首,七絕28首,還有較為少見的六言絕句7首;律詩數量最多,其中五律8首,七律122首,五言排律一首。還有三位作者填詞13首,涉及滿江紅、臨江仙、南鄉子、南柯子、水調歌頭、賀新郎、踏莎行、青玉案、浣溪沙等詞牌。
湄江吟社的活動是抗戰中中國的一個重要文化事件,反映了上世紀四十代的社會風情和知識分子的情懷。湄潭浙江大學25處舊址大部分已經被拆除,湄江吟社舊址(西來庵)作為湄潭浙江大學舊址的一部分幸運地保存下來,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以“湄潭浙江大學舊址”為名核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