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鉉

游鉉(1494年--1569年二月二十八日),字伯舉,號微山。駙馬游泰的兒子。游鉉從小就是個傑出人物,形體相貌魁偉,開朗大方,待人和藹。長大成人之後,承襲“錦衣左所正千戶”之職兼督香輿廷燎亭廠,奉皇上之命巡視山東,回京後向皇上匯報,明年巡視錦衣衛各衛所,皇帝詔命任東廠掌理刑法之官,升指揮同知,錦衣衛南鎮撫司堂上管司事,不久誥封懷遠將軍(從三品)。穆宗即位之後(1566年),特命升任指揮使,正三品,活到75歲。

基本介紹

  • 本名:游鉉
  • 字號:伯舉
    微山
  • 出生時間:1494年
  • 去世時間:1569年2月28日
游鉉(1494年---1569年二月二十八日),字伯舉,號薇山,駙馬都尉東園公子。游鉉出生時間至少在游銘、游欽、游芝(駙馬的次女1490年9月26日--1508年1月)之後。游鉉從小就是個傑出人物,形體相貌魁偉,開朗大方,待人和藹[11]。
弘治十八年(1505),授駙馬都尉游泰子鉉為錦衣衛百戶[10],也就是說游鉉10時開始享有錦衣衛百戶的供俸。
福建永安縣誌有游鉉任職“經歷”的記載(“經歷”是明朝錦衣衛官名)[15],沒有找到別的史料。
駙馬游泰去世時(1533年),游鉉擔任錦衣指揮僉事[1],是錦衣衛指揮使副職,這個職位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他直接聽命於皇帝,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管轄,刑訊範圍只針對官員士大夫。朝中的其他官員無法對他們干擾,因而錦衣衛可以處理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
游鉉承襲“錦衣左所正千戶”之職兼督香輿廷燎亭廠,奉嘉靖皇上之命巡視山東,回京後向皇上匯報,第二年巡視錦衣衛各衛所,皇帝詔命任東廠掌理刑法之官,升指揮同知,錦衣衛南鎮撫司堂上管司事,不久誥封懷遠將軍[11]。
游鉉在錦衣衛任職時,盡職盡責,遇到災年,賑濟有方,百姓普遍得到救助。操練中軍時,軍政得到肅清。他在山東巡視時,張貼布告,使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有所收斂。游鉉所到之處,用委婉的言辭鼓勵、勸勉官員,有賢達、能幹的聲譽。在東廠掌理刑法時,揭露檢舉壞人和隱藏的壞事,誰也不敢欺騙他。當時緝捕大逆不道之人,平息了危險的禍害,功勞居多。在伸雪冤屈,揭發奸惡的過程中,發現隱淪而未被擢用之士,又深表恭敬和憐憫。在掌握朝廷給予的節制管轄權力時,則更加自我檢點約束,他說:“有見識的人,預料形勢,該隱藏時就躲起來,就沒有災異。維持安定,百姓應有安全感[11]”。
游鉉到退休時,已任職三十多年,而家中無多餘積蓄,人們都說他廉潔。他雖是行伍出身,但恭謹溫順的樣子,有儒士之風。他交往的人,都是當時社會名流;他謙虛有才幹,能和屬下打成一片,治理嚴格而給出路。他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撫養侄兒,能發現他們的優點[11]。他有12個兄弟,早去世的有8位,兄弟或兄弟的子女,游鉉一直照顧他們。
嘉靖44年十二月二日,兵部尚書楊博上疏嘉靖皇帝,游鉉72歲時,因年老體弱退職[14]。穆宗即位之後(1566),特命升任指揮使。隆慶三年(1569)二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英國公張溶(張侖子,)題寫的《明故錦衣衛指揮使游公墓志銘》。當年四月十二日,葬於北京翠微山之南[11](今北京石景山區琅山村)。
錦衣衛由皇帝直接統率,與皇帝的關係最密切,權勢也最重。因地位尊貴,錦衣衛衙門不像其他親軍衙門那樣散落在京城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的正門承天門,在千步廊西側,毗鄰五軍都督府,與東側的六部隔街相望,位於明代核心權力機構的駐地。
一般的衛只統轄5個所,定額5600人,而錦衣衛卻轄有17個所,在籍人數一度超過6萬。一般衛所統領的士兵統稱為“軍卒”,而錦衣衛統領的士兵則有“校尉”、“力士”和“大漢將軍”等諸多名號。一般衛的首領指揮使為正三品官,職務世襲,而錦衣衛指揮使由於是皇帝的心腹,往往指派勛臣貴戚或都督一級的大將兼任,官職最高者達到正一品。
除17個所之外,錦衣衛還轄有一個經歷司和南北兩個鎮撫司。經歷司掌管收發公文。南鎮撫司掌管本衛的刑法事務,兼理軍匠;北鎮撫司專掌詔獄,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任何有可能威脅皇權的官吏軍民都在他們的偵緝和懲治範圍之內,這就使得錦衣衛的權勢極大,地位愈發特殊。
游鉉的祖先是鹽城(今江蘇省鹽城市)人。始祖黑廝公,在建康(南京)跟隨太祖朱元璋,屢立軍功,因戰功升為千戶[11]。《明故錦衣衛指揮使游公墓志銘》的發現,才知鹽城游氏始祖名諱,為今後的游氏尋根問祖奠定了基礎。為何這樣一位建有卓越軍功的始祖,在鹽城游姓宗譜中沒有記載?
游鉉的伯曾祖游彥真世襲,明初立有戰功[2]。曾祖是游麟,為武官,正統初(1436年)以戰功官懷遠衛百戶[1];祖父是游傑,字思池(?----約1505年2月)為副千戶,調府軍右衛,後任東城兵馬副指揮,祖母馬氏晉封宐人[1]。游鉉的二位姑姑,長姑嫁給廣寧伯劉璇(?--1489年7月),次姑嫁給錦衣衛千戶張銘子。父親游泰,字仲亨,號東園,天順巳卯(1459)六月八日---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十八日[1],成化九年(1474)七月與隆慶長公主婚配。
游鉉有五位姐妹分別嫁給:安遠侯柳文、英國公張侖(字堯臣,1485年--1535年7月25日)[7]、豐潤伯曹棟(?--1528年2月7日)、騰驤右指揮徐深、新寧伯譚綸(1520-1577)[1]。
游鉉有十二位弟兄:游鉞,錦衣百戶,娶本衛千戶芮傅女,去世後,又娶宣城伯衛錞女兒[1]。游錡,冠帶舍人,娶中書舍人萬瓘女[1]。嘉靖十九年六月(1540)辛未,蔭駙馬都尉游泰子錡為國子生[12]。嘉靖三十六年(1557)任招遠知縣[13]。游錫,冠帶舍人,娶錦衣指揮鄭壁女[1]。游銘[9]、游欽[8]、游錦、游锺、游鐙、游鍈、游鐩、游鎡皆早去世[1]。游鍈的兒子游梁娶武安侯鄭綱女[1]。
名震中外的“望夫台”傳說,游鉉更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誤傳游鉉是隆慶公主的兒子,而游鉉是在隆慶公主(1455----1480年12月28日)死後15年才出生的。
我們找到了濟南才子邊貢{多年後成為戶部尚書(南京)}為游鉉二姐游芝撰寫的《張勛衛妻游氏墓志銘》。游芝(1490年9月26日--1508年1月),夫張侖,字堯臣,英國公(1485年--1535年7月25日)。“游氏諱芝,世家淮陽。祖傑,為錦衣衛正千戶,父泰,為駙馬都尉,母為隆慶大長公主”[7]。游氏出生在明弘治庚戌(1490)九月二十六日,正德戊辰(1508)春正月某日,錦衣衛勛衛張侖妻游氏卒。至是十有九歲也。生子名驥。憲宗是游芝的舅舅,明孝宗是游芝的表兄。張侖,英國公最高世襲公爵第三代,正德十年(1515)襲封;
游鉉配偶三人:初娶楊氏,鴻臚寺卿楊瑢的女兒,封為淑人,生一女,夭折;繼娶郭氏,太傅、武定侯郭勛的女兒,沒有生育,早已去世;再娶繆氏,生男女各一。游鉉的兒子游浹仍襲祖職,娶白氏,她是龍驤衛指揮白宣的女兒。游鉉的大女兒嫁給巡撫宣府都御史劉達的孫子劉希祖,即楊氏所生。二女兒嫁給本衛戶侯吳鎮的二兒子吳延鶴,即繆氏所生。游鉉孫輩四人,三男一女都是白氏所生。三男是:游弘道、游大道、游正道,尚在幼年,未娶妻。一女答應嫁給錦衣指揮邵輔的孫子邵師武[11]。
萬曆二十八年(1600)四月丁酉“兵部題先奉旨緝獲有功員役升寔千戶為止,今東廠太監陳矩題副千戶張國光游浹緝獲功奉旨各升一級俱應指揮僉事於前例不合,為此復請。上命各升本衛指揮僉事(正四品)後不為例”[16]。天啟元年十月(1621)錄蔭駙馬游弘道子光表入監讀書[17]。游鉉生子浹。浹生子弘道,大道,正道。游弘道,字毅吾,生子光表。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
清朝定中原後,駙馬七世孫游光表,將所記駙馬譜送給江蘇鹽城西北鄉交睦莊游氏族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駙馬嫡系居北通州,支脈猶存。自我皇清定鼎以來,罷職閒居。祿在未冠時,見駙馬公一支之譜。祖父云:此駙馬七世孫(游)光表所記之譜[18]。”引文中的“祿”,即《鹽城游氏宗譜·族譜敘》的執筆者。由此可見,至清康熙朝中期,還有游鉉支脈在通州居住的記載。
在北京琅山村出土的《明故錦衣衛指揮使游(鉉)公墓志銘》,現保存在北京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80號。
參考文獻:
[1],夏言《夏桂洲集》16卷《駙馬都尉東園游公墓志銘》;[2],《鹽城游氏宗譜》;[3],《明史職官志》;[4],《 廣平游氏世族志》明萬曆初修游氏族譜序;[5]《明實錄憲宗實錄》;[6]《儼山集》卷二十一;[7]《華泉集》卷十二《張勛衛妻游氏墓志銘》;[8]《大明孝宗皇帝實錄》;[9]《繼世紀聞》(明·陳洪謨);[10]《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二;[11]《明故錦衣衛指揮使游公墓志銘》;[12],《明世宗肅皇帝實錄》;[13],《招遠縣誌》;[14],楊博 《本兵疏議》(明萬曆十四年刻本) 卷十七;[15],《永安縣誌》;[16],《明實錄神宗實錄》;[17],《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十五;[18],《鹽城游氏宗譜·族譜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