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小記

游虎丘小記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約36米,古樹參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巔。虎丘依託著秀美的景色,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觀,享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蘇東坡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虎丘小記
  • 外文名:A trip to Huqiu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李流芳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品類型:記敘文
作品原文,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虎丘簡介,

作品原文

虎丘(1),中秋遊者尤(13)。士女傾城而往(2),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3),穢雜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遊虎丘,月色甚美,遊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4)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
嘗秋夜坐釣月磯(5),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6),及佛燈隱現林梢(7)而已。
又今年春中,與無際(8)訪仲和(9)於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10)石台,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
生平(11)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12)!

注釋

(1)虎丘:蘇州名勝。
(2)士女:士紳學子、婦孺歌姬。
(3)遂使丘壑化為酒場:於是(或因此)令丘壑變成了酒場(一般)
(4)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
(5)釣月磯:位於虎丘山頂。
(6)風鐸:懸於檐下的風鈴。
(7)林稍:樹梢末端。
(8)偕:一起
(9)無際、仲和:作者的朋友。
(10)趺坐:兩腳盤腿打坐。
(11)過:造訪。
(12)真知言哉:說的真對啊!
(13)盛:多。

作品譯文

虎丘在中秋時遊人極多。全城的士紳學子、婦孺歌姬皆會前往。歌聲樂聲談笑之聲充斥於整個山林,如此徹夜不息。於是乎,那壯麗的自然丘壑竟化為酒場,魚龍混雜,實在可恨。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當晚就遊覽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遊人也還不多,風吹過亭子月光灑落在樹間,偶爾有一兩隊歌女吹笙點綴,並不使人厭惡。但還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時,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我曾在秋天的夜裡坐在虎丘山頂的釣月磯上,天色昏暗,無人來往,只有佛塔的風鈴之聲與佛燈在靜夜之中若隱若現。
又在今年的春天,我曾和無際一起在這裡拜訪仲和。半夜之時,月亮出來了,不見人影,我們一起盤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飲酒,也不交談,只靜靜地對坐著,便覺得悠然之間心與周圍清淨之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訪虎丘兩次,(也就這一次)見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聲遠作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說的真對啊!

作品賞析

該文寫作者兩度游虎丘的感受,表達了作者悠閒的心境。一次是在秋天,對月色美、遊人少、以紅粉笙歌點綴的虎丘感到“亦復不惡”;對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林抄的虎丘感到“獨往會心”。一次是在春天,“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跌坐石台,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作者感到“悠然欲與清景俱往”。兩度游虎丘,見虎丘本色。作者送嘆友人徐聲遠“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為知言。此詩句道出欣賞自然之美要在歲寒。夜半,歸根到底是一個“靜”字。唯靜方能顯示虎丘本色。這樣,就告訴讀者“笙歌笑語,填山沸林”、“使丘壑化為酒場”“可恨”的原因了。作者認為,有些東西、有些事情要多看幾遍才能看到真實的一面,所以說要多去觀察。

虎丘簡介

虎丘,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雖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但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範,絕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劍池。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古老蘇州的象徵。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以及神鵝易字的美麗傳說,風壑雲泉,令人流連忘返。
虎丘是全國A級景區及全國文明單位,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城區中心五公里。位於虎丘東麓萬景山莊匯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形成了宜人的綠島小氣候,成為鳥類爭相棲息的樂園,每至秋日,有萬千蒼鷺繞塔盤旋,蔚為壯觀,成為一絕。
虎丘還是蘇州民間重要的集會場所,根據“三市三節”的歷史,景區創新推出了春季的藝術花會,展現了牡丹、鬱金香比利時杜鵑、百合等一大批名貴花卉的迷人風姿,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與花會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風情濃郁的金秋廟會,再現了山塘出會的盛況,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間藝術節目,深得遊客喜愛,如今,一年兩會已成為著名的特色旅遊項目,是蘇州的旅遊熱點。
虎丘以其獨特的魅力,向人們展現了一幅人文資源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融山水、歷史於一身的秀美畫卷,是人類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