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書院

游梁書院 位於河南開封。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巡撫方大美就城內西南隅宋代所建孟子祠址重修祠宇並建書院。方以“孟氏仁義之學,士人之標的也”,故修祠以使“崇賢有義”,建院則“敬業有所”,又要求“師儒教育務得英士”,“學術一尊孔孟”。明崇禎十五年(1642)沒於黃河水患。清順治十二年(1655)河南提學張天植改建於府學明倫堂之後。康熙二十五年(1686)提學蔣伊移建於提學署之南。

游梁書院 位於河南開封。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巡撫方大美就城內西南隅宋代所建孟子祠址重修祠宇並建書院。方以“孟氏仁義之學,士人之標的也”,故修祠以使“崇賢有義”,建院則“敬業有所”,又要求“師儒教育務得英士”,“學術一尊孔孟”。明崇禎十五年(1642)沒於黃河水患。清順治十二年(1655)河南提學張天植改建於府學明倫堂之後。康熙二十五年(1686)提學蔣伊移建於提學署之南。二十八年巡撫閻興邦改為名撫祠,又另建書院於文廟北之游梁祠處。以孟子見梁惠王之典故仍於游梁祠祀孟子及先賢,並選孟子後裔孟尚義、孟尚禮為奉祀生,每年於孟子生日和祭日舉行祭祀。三十三年布政使李國亮捐款擴建,於正殿懸康熙帝“昌明仁義”匾。聘中州名儒張沐主講書院。張沐修訂學規,倡明理學,著《游梁書院講語》;從學者數百人。道光間廢,僅存游梁祠。同治十年(1871)巡撫錢鼎銘於游梁祠東重建學舍,設學官,為考課省、府官員子弟之所,改為敷文經舍,不久仍稱書院。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知新中學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