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內地嬰

港產內地嬰

2001年7月20日判決的“莊豐原案”,確認父母均為內地居民,而在港出生的嬰兒,屬於香港身份,人們稱之為“港產內地嬰”。

2001年,港產內地嬰兒還只有620人,2002年1,250;2003年2,070;2004年4,102;2005年9,273;2006年16,044;2007年18,816;2008年25,268。8年間已達77,443人,連同2001年之前的數字,大約有8萬人。在香港出生率低的現實下,特區政府教育、社會福利、醫療、房屋等相關部門正制定因應此新課題之道,吸引他們及早“回流”上學、生活、就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港產內地嬰
  • 特點:父母均為內地居民,在港出生嬰兒
  • 出處:莊豐原案
  • 類別:一類嬰兒群體
簡介,概述,影響,多數回內地,歡迎回港,

簡介

母均為內地居民,而在香港出生的嬰兒,被稱為“港產內地嬰”,連同2001年之前的數字,截止2008年,大約有8萬人。

概述

港產內地嬰兒的香港身份在法律上的確認,源自2001年7月20日判決的“莊豐原案”: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對首宗內地人香港生子是否擁有居港權案作出判決,“香港寶寶”莊豐源擁有居港權。香港實行的是判例法,該案以後在港出生的嬰兒,均可以根據這個判例獲得香港身份。
赴港生子赴港生子
賦予港產內地嬰兒香港身份,除了法律已有判例外,也是香港人口政策的現實考慮。20世紀50和60年代,大量人口湧入香港,又正值生育高峰期,大幅提高香港出生率,以至於政府倡導市民節育。80年代後,隨著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生育率下降,一度出現人口負增長。正如一位專家所言,目前香港出生率奇低,老齡化嚴重的人口結構,難免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港產內地嬰兒正是一股重要的“新鮮血液”,日後成為香港的“棟樑”。儘管這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但卻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法。

影響

在“香港產子熱”下,也出現了一些“冷思考”。父母沒有居港權,家裡的“港生”也不會在香港久呆,特別是在長大成人前。以香港身份在內地生活,在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會面臨困難。深圳市民何先生認為,麻煩很多,花的冤枉錢也不少。這些孩子在深圳無法享受醫療保險,上學也只能到私立或港人子弟學校,若在香港受教育,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更高。“只要不是超生,就沒有必要跑到香港去生。”有家長笑言。
港產內地嬰導致香港人口激增港產內地嬰導致香港人口激增
雖然是長期的“利好”因素,但近年來隨著大量內地孕婦涌港,占用醫療資源,香港醫院“迫不及防”,特區政府推出若干短期限制政策。從2007年2月起,內地孕婦必須在香港醫院預約產科服務才能在香港醫院分娩,公立醫院的產科套餐服務收費由原先2萬元漲到3.9萬元,沒有預約而“直闖”急症室生產則須支付4.8萬元,所有費用都須預付。同時,收緊入境政策,限制懷孕7個月以上的內地孕婦進入香港。她們必須出示香港醫院發出的預約確認書,才能獲準入境。2008年8月,醫院管理局更暫停接受內地孕婦預約當年9月至12月期間在公立醫院分娩,以確保這些醫院婦產科在產科服務高峰期能夠預留足夠的名額予本地孕婦。
然而,各種限制措施沒有改變港產內地嬰兒逐年增加的趨勢,而且愈來愈成為香港出生嬰兒的“主力軍”。2月中旬,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最新人口數據顯示,到2008年底,香港人口首次超過700萬,08年出生率達千分之11.3,為13年以來新高,嬰兒出生人數更是1983年以來最多。在7.8萬名新生嬰兒中,3.35萬名嬰兒(占42.7%)為內地孕婦所生,當中父母均為內地居民的嬰兒更達2.52萬名(占嬰兒總數的32.1%,占內地孕婦產子的75%),為出生率貢獻3.6個千分點。實際上,08年全年香港夫婦只生育了4.45萬名嬰兒,以700萬人口計算,出生率僅為千分之6。

多數回內地

“這些擁有香港身份的孩子大多數剛剛出生就被父母帶回內地了,他們會不會回來?什麼時候回來?他們在外地教育情況如何?香港要不要為這幾十萬人計畫房屋、教育等,都成了香港政府面對的不確定因素。”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永新憂心忡忡。他認為,問題並非這些父母都在內地的香港孩子占用了本地的有限資源,而是他們帶來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首先就體現在統計難度上。港產內地嬰兒大多會在領取出生紙後返回內地,日後使用回鄉證及回港證往返兩地,與香港本地嬰兒無異,令兩類嬰兒的跨境遷移數據不能分辨。因此,特區政府的有關檔案稱,沒有資料可提供有關那些由內地女性在港所生嬰兒會否及何時返回內地,以及會否及何時回到香港。早在2006年,在一次回答立法會議員質詢時,特區政府保全局局長李少光解釋了特區政府的立場。他說,特區政府非常關注有關內地婦女來港產子的情況,但現階段還不能就此對香港的長遠影響過早下定論。“我們相信不少在港出生的兒童會在出生後不久隨並非香港居民的母親返回內地。根據統計定義,假如這些子女長期留在內地,他們不會納入香港人口。假如他們稍後來港定居,便會納入香港人口。在估計較短期的服務需求時,各政府部門會參考最新的實際人口數字。長遠而言,統計處每兩至三年便會更新香港的人口推算,方便政府了解在房屋、教育、社會服務、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需求。”
港產內地嬰
為克服現行政策造成的統計困難,2007年1至3月,香港政府統計處進行了“內地女性在香港所生的嬰兒”專項統計調查。根據統計調查的結果,在父親為港人、母親為內地居民的嬰兒中,65%的父母預計子女會留居在港。其餘35%的父母打算把子女帶返內地,當中72%在3歲或以前回港,而約84%在6歲或以前回港。而父母均為內地居民的嬰兒中,只有約9%的父母表示其子女會留居在港。其餘的91%的父母打算把子女帶返內地,當中約29%在3歲或以前回港,而約49%在6歲或以前回港。
統計處在2007年7月發布最新人口推算時,已參考有關統計調查,把這類日後可能回港的嬰兒納入人口推算內。但目前掌握的資料仍不足就這類嬰兒提供準確的分項數字,統計處表示,現正嘗試就出入境記錄及相關的數據作出研究,以便掌握這類嬰兒的實際跨境遷移情況及回港嬰兒比率的變化。

歡迎回港

統計處的數字,為政府各方面的規劃工作提供共同基礎。港產內地嬰兒給政府規劃帶來的最早影響就是教育,目前主要體現在幼稚園及國小教育上。香港教育局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沒有掌握父母為內地人的學童的具體數據。教育局副秘書長葉曾翠卿則稱,局方初步評估認為,由於不少孩子父母均是內地人,於香港並無人脈,來港念國小可能性不高,加上內地經濟繁榮,發展機會多,這類“隱形港人”長大後也未必會來香港。“這批孩子雖有權來港讀書,但實際情況仍有很多考慮因素,而香港不少學校都有空置課室,有信心可吸納有關學生。”
港產內地嬰
同時,教育局表示,該局在規劃教育服務時,將考慮包括港產內地子女在內的適齡學童的推算數字。此外,還將參考目前已就讀各年級的學生人數及最新的人口變化,如內地新來港兒童人數的波動等,以估計未來10年對學額和有關資源的需求。
社會福利是港產內地嬰兒影響的又一個領域。有一些內地女性在港分娩後把新生嬰兒留港並交由親友照顧,然後以嬰兒的名義申領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部分綜援金會匯返內地幫補她們的生活開支。社會福利署的數字顯示,到2007年3月,共有102名在港出生、父母均為內地人士的兒童申領綜援,他們的年齡介於兩個月至17歲。目前兒童的基本綜援金額為每月1,900多元,社署強調會定期覆檢個案,核實受助人是否符合資格,也有詐欺案調查隊深入調查詐欺個案,防止濫用。
醫療服務方面,衛生署表示,對所有在港的兒童,不論其父母是否香港居民,均提供多項服務,包括家庭健康服務、兒童體能智慧型測驗服務、學生健康服務及學童牙科服務等。在規劃服務方面,未來人口的發展趨勢是衛生署考慮的因素之一。而醫管局也會密切留意服務的使用情況,並根據服務需求的變化及發展,靈活調配資源以確保醫療服務能應付小區需要。
還有公屋政策,房屋署在估計租住公屋的長遠需求時,會採用統計處所編制的人口和住戶推算數字,在建屋規劃上作出相應的調節,以滿足公屋申請人的需求,確保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約3年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