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村鎮

渡村鎮

渡村鎮座落在太湖平原東部,東山半島中段,地理坐標為北緯31°03′~08′,東經120°35′~37′。它東西瀕臨太湖,東北與浦莊鎮接壤,西南和東山鎮交界,距蘇州胥門32公里,處環太湖旅遊經濟區內。蘇東運河、木東公路平行穿越全鎮,水陸交通便捷。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受太湖水體調節,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水稻、三麥、油菜生長。地下礦產資源以煤為主,分布鎮域南北,蘊藏量約1.2億噸,煤層埋深較厚。2000年全鎮總人口2372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65人。轄15個行政村、1個漁業隊、1個居民委員會。總面積29.7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渡村鎮
  • 行政區類別:區轄鎮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面積:29.7平方公里
  • 人口:23721人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地理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

建制沿革

渡村,自宋代始,於太湖東岸淤積成陸,屬吳縣,至今已有1000餘年歷史。
至正年間,境內上保、下保(現穗豐村)屬吳縣吳苑鄉。明初兵卒屯墾水東之西灘,隨之中原大批移民南渡,始成“橫山之南,九莊十八舍”,渡村編為里、甲。清雍正年間,渡村屬吳縣遵禮鄉第二十七都。上保、下保屬吳縣吳苑鄉第十都,黃壚屬吳縣吳苑鄉第九都。清光緒年間,遵禮鄉、吳苑鄉劃歸太湖廳(縣級建置,屬蘇州府)。
民國元年(1911)7月,太湖廳歸併吳縣,時境內為吳縣橫涇市所轄。
民國十八年,境內有渡村鎮、石塘鎮、黃壚鎮及下堡、吳舍、孔家塘3鄉等建置,為吳縣第五區所轄,區署駐橫涇鎮。
民國二十三年,渡村鎮改為徐墅鄉,黃壚、石塘改鎮為鄉。時境內還有下堡鄉,吳舍、孔家塘2鄉併入徐墅鄉。
民國三十六年,徐墅鄉改為渡村鄉,境內有石塘鄉、嘉禾鄉(原黃壚鄉),屬吳縣東山區所轄,區署駐橫涇鎮。
民國三十七年,渡村、石塘、嘉禾3鄉合併,改稱莊蓮鎮,(各取莊子橋、採蓮橋一字命名)。屬吳縣洞庭區所轄,區署駐東山鎮。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莊蓮鎮為吳縣東山區所轄。
1950年4月15日,莊蓮鎮調整為渡村鄉、石舍鄉、採蓮鄉,歸屬蘇南行政公署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橫涇區所轄。
1956年,石舍鄉分別併入渡村鄉和採蓮鄉。
1957年9月,採蓮鄉併入渡村鄉,鄉人民委員會駐地設在前街。
1958年10月,改鄉為公社,成立渡村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
1983年政社分設,恢復渡村鄉建置,鄉人民政府駐地設在人民街。
1993年撤鄉建鎮,渡村鎮人民政府駐地設在集鎮新區騰飛路。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時期,縣以下設鄉,鄉以下為都、圖、村。清雍正年間,渡村由遵禮鄉第二十七都及吳苑鄉第九都、第十都合成。遵禮鄉第二十七都統9個圖,吳苑鄉第九都統13個圖、第十都統4個圖。其中部分圖、村今屬浦莊鎮,東山鎮。
遵禮鄉第二十七都統9個圖,即一圖為:徐墅(俗名渡村),跨一、二、三圖。新涇港口、廟前、前樣頭、司馬墩、店橋、高公橋、橫街、東巷聲、牛橋、趙家扇、大樹鷺、豆腐巷、廟橋。
民國37年,莊蓮鎮所轄9個保,即第1、2保(黃壚),第3保(廟前頭、新橋頭、南莊村),第4保(橫街、盛家岸、太平橋、漾橋、趙家扇、東巷聲),第5保(舍上及塘橋南),第6保(塘橋北及石南村),第7保(石塘、占家),第8保(東陸、西陸、仙路橋),第9保(三連、三塘村)。
1950年4月15日,莊蓮鎮調整為3個鄉。渡村鄉下轄前秧村、廟前村、中心村、南莊村、三連村、三塘村、太平村、盛家村、秧橋村。鄉人民委員會駐地設在前街。採蓮鄉下轄黃壚村、潦里村、橋東村、石塘村、下堡村、陸灣村、上堡村、陳庵村、興家村(1957年9月劃歸浦莊鄉)。鄉人民委員會駐地先設在石塘,1957年設在黃壚。石舍鄉下轄顧家村、東陸村、西陸村、石南村、石北村、舍上村、塘橋村、西塘村、柳舍村、吳舍村。鄉人民委員會駐地設在石舍,後遷至塘橋。
1956年,石舍鄉所轄顧家、東陸、西陸、石南、石北、柳舍6個村併入採蓮鄉,舍上、塘橋、西塘、吳舍4個村併入渡村鄉。
1957年9月採蓮鄉併入渡村鄉,形成現有鎮域,至2000年未變。
1958年成立渡村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鄉、村、組為公社、大隊、生產隊。下設74個生產隊。一度改為營、連建制。
1961年撤營、連,改為16個大隊130個生產隊。1969年3月,陳巷大隊併入紅星大隊,改稱紅光大隊,全鄉調整為15個大隊153個生產隊。
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改大隊為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村以下設村民小組。原建中大隊改為村前村,設17個村民小組;建設大隊改為牛橋村,設17個村民小組;友好大隊改為前秧村,設7個村民小組;衛星大隊改為三連村,設6個村民小組;東進大隊改為三塘村,設8個村民小組。(其中包括1個漁業隊);勝利大隊改為塘橋村,設11個村民小組,紅光大隊改為黃壚村,設17個村民小組;陸灣大隊改為陸灣村,設7個村民小組;穗豐大隊改為穗豐村,設13個村民小組;湖濱大隊改為石舍村,設12個村民小組;黎明大隊改為東陸村,設12個村民小組;西陸大隊改為西陸村,設4個村民小組;西湖大隊改為柳舍村,設7個村民小組;東風大隊改為吳舍村,設14個村民小組;新農大隊改為石塘村,設12個村民小組。
2000年末,全鎮轄有15個行政村163個村民小組、1個漁業隊、1個居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13年,渡村鎮轄渡村社區、陸舍社區、牛橋村石塘村、石舍社區、採蓮村、前塘村、靈湖。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渡村鎮位於北緯31°03′~31°08′、東經120°35′~120°37′之間。東西瀕臨太湖,東北與浦莊鎮接壤,西南和東山鎮交界,距蘇州胥門32公里。全鎮東西最大距離2.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7.2公里,面積為29.7平方公里,於環太湖旅遊經濟區內。

地質

渡村鎮大地構造單元屬揚子準地台、下揚子——錢塘褶皺帶洞庭向斜東南翼東段,為第四系覆蓋區,地層簡單。基底地層由於古生代二疊紀早二疊世晚期和晚二疊世早期,地殼強烈震盪,海侵,海退頻繁,時為淺海,時為濱海,時為陸地,沉積了一套含煤的海陸互動相地層(下二疊統堰橋組、上二疊統龍潭組),岩性為長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夾煤層和泥岩,厚度大於540米。境內的煤礦資源形成於這一時期。

地貌

渡村位於太湖東側伸入湖中的東山半島上,東北部寬廣,西南部狹窄,如豬蹄狀。鎮域內無山,地形平坦,海拔為4至5米,最低點不足2米。地勢略呈東北向西南傾斜之勢,地面由平田向圩田過渡。水網西疏東密,河道淺窄。地面組成為沖積和湖積相物質。鎮域西北部由下蜀黃土為母質經再沉積而成,土質黃粘,主要呈沖積性特徵;鎮域東南部逐漸向湖相沉積過度,由灰黃色粘土夾粉砂組成。
渡村先後由太湖淤積而成,大部分地面形成陸地僅數百年,沉積物為湖沼相。因為幾經湖水侵淹,興修水利和圍湖開墾等,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地貌形態。

氣候

渡村鎮地處中亞熱帶邊緣,受太湖水體調節,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氣候明顯,溫和濕潤,千濕冷暖,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晝長夜短,盛行東南風,冬季日短夜長,常吹西北風。雨量夏季最多,春秋季略少,冬季最少。
氣溫
渡村鎮歷年平均氣溫為16℃左右。最冷為1月,月平均氣溫3.3℃,最熱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8.5℃。年平均最高溫度17℃(1953年),年平均最低溫度15℃(1968年)絕對最高溫度為37℃,絕對最低溫度為-8℃。每年≥35℃的高溫天氣平均14天,每年≤0℃的低溫天氣為35天。
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1150毫米,最高年份1470毫米(1960年),最低年份870毫米(1978年)。一般來說,降水集中在4至9月(清明至立夏為桃花雨,芒種至小暑為黃梅雨、處暑雨、颱風雨),每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占全年降水量的70%。10月起降水量驟減,不足50毫米。直至次年1月、2月,3月降水逐漸增多。

水文

水位
渡村鎮水位變化受到太湖水制約,並與降水季節分配基本一致。一般河道豐水期為6月至10月,12月至次年2月為枯水期,其他月份為平水期。正常水位(低洼盪田2.4米至2.9米,高田、半高田3.1米至4.1米),警戒水位3.6米。最高年份平均水位3.40米(1952年),最低年份平均水位2.60米(1978年),歷史最高水位5.08米(1999年7月8日),歷史最低水位2米(1972年)。1987年渡村水文情況:年平均水位3.26米,8月1日為全年最高水位4.18米,2月16日為全年最低水位2.37米。
河道
渡村鎮境內河道水面共1346畝,總長度20.6公里。骨幹河道有南北向3條:莊子橋至三塘村的蘇東內圩河,長4.25公里;穗豐村大塘河至大缺口的新涇港(其中穗豐村大塘河向北至浦莊界,向南至石塘村,歷史上稱為採蓮涇),長5公里;東陸村至村前村的內轉河,長5.5公里。東西向2條:陸灣至吳舍的射瀆河,長4.6公里;東大缺至西大缺的大缺港(渡村與東山交界處),長3.5公里。
東大缺港(三塘村)寬23米,水深2米,底質屬淤泥,透明度32厘米;廟橋港(三連村)寬15.5米,水深1.1米,底質屬沙泥,透明度58厘米;黃壚港(黃壚村)寬30米,水深2.5米,底質屬淤泥,透明度80厘米;南港(東陸村)寬4米,水深80厘米,底質屬硬泥,透明度15厘米;菱湖嘴港(吳舍村,現已廢)寬6米,水深40厘米,底質屬硬沙泥,透明度15厘米;西大缺港(村前村)寬28米,水深2.5米,底質屬淤泥,透明度20厘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渡村鎮陸地總面積為29.7平方公里,均為湖河平原。民國十九年(1930)吳縣社會調查時,渡村有農田33748.6畝,地914畝,廟產179畝。1950年5月調查,渡村鄉總計土地12227畝6分3厘,其中水田6800畝,旱田5427畝6分3厘。採蓮鄉總計土地12948畝,其中水田2624畝,旱田7071畝,桑田300畝,魚池56畝,荒地1897畝。石舍鄉總計土地11915畝9分9厘,其中旱田10834畝,桑田1081畝9分9厘。1958年全社耕地28339畝,其中早地1425畝,桑地261畝。1960年耕地29036畝,其中旱地2198畝,桑地260畝。1970年耕地27178畝,其中旱地272畝,桑地468畝。1980年耕地27862畝,其中旱地643畝,桑地795畝。

水資源

鎮域內地下水豐富,且含水層位接近地表,有第四系孔隙淺層承壓水。含水層頂板埋深一般為6至10米,水位埋深小於10米,含水層厚度3至9米,岩性為灰黑色、灰色的粉砂等,富水性較弱,單井湧水量一般小於100噸/日。礦化度小於1克/升,硬度小於25度,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鈉鈣水,是民用和工業用水的良好水源。與第一承壓含水層之間一般有10餘米的亞粘土隔水層分布。

礦產資源

鎮域內煤礦資源的形成於古生代二疊紀早二疊世晚期和晚二疊世早期,距今約2.3億年,成煤條件好,儲藏量約為1.2億噸,為長江以南沿海省區中最大的煤田。穿過第四系即為白堊繫上統及三疊繫上統長興組、三疊系中下統青龍群:上層含煤14層,4層可采;下段含煤9層,3層可采;中部為海相泥岩,煤層埋深201至950米。南井田(渡村)埋深115.5至510米,北井田(採蓮)較深,約800米以上。

植物資源

渡村鎮常見的植物中,喬木有河柳、垂柳、楊樹、槐樹、朴樹、楝樹、椿樹、榆樹、櫸樹、杉木、水杉、香樟樹、柏樹及桃、梅、柑橘等果樹;灌木有山胡椒、烏飯樹、杞柳、苦枳、梔子花、夾竹桃、石櫟、紫荊等;草叢有翻白草、牛筋草、刺野古草、長茅草等;沼池及水生的有蘆葦、茭白、荻、野慈菇、水蓼、水花生、蓴菜、野菱、滿江紅、水蕨、浮萍等。還有散生型和混合型竹林。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末渡村鎮總人口23721人,其中三塘、三連村及村前村的南西塘和北西塘人口有2322人,約占全鎮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原籍均為外地人。民國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一部分來自河南的羅山、光山縣,居住境內三連村及村前村的北西塘,另一部分來自蘇北、淮南一帶,居住境內三塘村及村前村。
2000年末全鎮共7316戶,23721人,其中男11805人,占49.76%,女11916人,占50.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65人。

民族

境內人口素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極少。有壯族白族彝族布依族回族滿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