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昌碩臨石鼓文/名碑名帖經典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名碑名帖經典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名碑名帖經典》是2018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洪亮。

基本介紹

  • 書名:清:吳昌碩臨石鼓文/名碑名帖經典
  • 作者:洪亮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ISBN:9787530588055
內容簡介,前言/序言,

內容簡介

 吳昌碩(公元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年),原名俊、俊卿,字香補、倉顧、蒼石,民國後字昌碩,號缶廬、老缶、老蒼、苦鐵、破荷、大聾、五湖印丐等,浙江安吉人。詩書畫印四絕,為一代宗師,世所推重。
  《石鼓文》筆法圓融樸厚,字法方正,風格朴茂自然,含蓄蘊藉。但吳昌碩臨《石鼓文》有**之處。筆法上在鄧石如隸意入篆的基礎上,以中鋒為主,兼以側鋒取勢,變化豐富。字法上突破石鼓文之方正,成為長形字,並以左右上下參差取勢。學習篆書無論入門或是提高,吳昌碩篆書《石鼓文》都是較好的範本。

前言/序言

  《名碑名帖經典》是《大學書法教材系列》和《經典碑帖筆法臨析大全》的配套臨摹範本。本套書從歷代數乾種碑帖中精選出一百餘種最佳版本,每種碑帖皆用原帖精放全彩印,獨立成冊,部分書家同類書體兩種或三種合為一冊。前言是告知如何培養學習書法的興趣、如何選用和臨摹經典碑帖的指導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一、培養學習書法的興趣是書法入門最好的老師
  隨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檔案,國學熱持續升溫。書法是國粹,也是國學之基礎。國人對書法的熱愛是與生俱來的,很多人熱愛書法,但總是難以入門。通過多年的書法教學實踐活動,我們得出培養學習書法的興趣是書法入門最好的老師的結論。那么,怎樣培養愛好者學習書法的興趣呢?
  (一)任憑自己興趣愛好選擇經典碑帖學習
  在傳統的觀念中,學習書法必須從正楷入手。因為楷書是立,行書是走,草書是跑。必須先學會立穩,再學行走和跑步。其實,這種觀念是教小學生學識字、寫字所建立起來的;其中,還有教導小學生端端正正寫字、端端正正做人的育人道理在其中。如今,成人學書法,是直指書法藝術的。一般說來,成人學書法從篆隸入手,或從草書入手都比較容易產生興趣。因為,篆書、隸書或草書已不是我們平常的實用書體,容易進入書法藝術狀態。楷書或行書,屬於實用書體,在書寫時往往會從實用審美的角度來要求自己,就較難進入書法的藝術狀態。當然,初學者如果在書法專家的指導下,從楷書入門學習書法也是可行的。
  正草隸篆行諸體中,任何一種字型在歷史的書法長河中,眾多先賢創作出無數的經典碑帖。如篆書,就有先秦篆書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小篆,漢至明代篆書,清代名家篆書等。其中,金文就有《大盂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毛公鼎》等上千種之多。又如楷書,唐代,墓誌就有數乾種之多,還有書法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其中顏真卿就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自書告身帖》《顏家廟碑》《東方朔畫贊》等,真可謂舉不勝舉。初學者只要任憑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種經典碑帖學習即可。因為,自己喜歡的書體學起來才有意思。
  (二)臨與摹是初學書法的最佳方法
  選好了自己喜歡的經典碑帖,如何進行練習呢?正確的練習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和激發自身的書法學習興趣,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我們知道,臨摹是初學書法的最佳方法。初學書法者,一般就是對著字帖臨寫。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學習效果,但很難與字帖中的字寫得像。其實,要將字帖中的字寫到位,用臨與摹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會取得明顯的學習效果。摹有三種方法:一是影印摹,用熟宣或透明紙,覆蓋在要摹寫的字上,按字影摹寫;二是雙勾摹,用熟宣或透明紙,覆蓋在要摹寫的字上,將字的外輪廓勾勒出來;三是單摹,用熟宣或透明紙,覆蓋在要摹寫的字上,觀察思考筆鋒入鋒、提按、行筆和收筆在筆畫中的軌跡,並將這個軌跡用單線勾勒出來。用單勾摹出來的單線字,再來對著原帖對臨,體會筆鋒的整個書寫過程,學習效果是很好的。通過反覆的臨與摹練習,字帖中的字很快被寫得像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