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湯(《古今醫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古今醫徹》卷三。主治齦腫潰爛。

基本介紹

  • 名稱:清胃湯
  • 出處:《古今醫徹》卷三
  • 組成:生地、石膏、升麻、丹皮、防風、枳殼
  • 主治:齦腫潰爛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加減化裁,附方,

組成

生地一錢半,石膏二錢,升麻五分,丹皮、防風、枳殼各一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主治

齦腫潰爛。

加減化裁

下齦甚者,加芍藥、黃芩。

附方

名稱:清胃湯
組成:川連升麻生地山梔甘草
主治:胃熱譫語
出處:《傷寒大白》卷二
名稱:清胃湯
組成:生地二錢升麻連翹牡丹皮黃連
用法:水煎服
主治:咽痛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七
名稱:清胃湯
組成:煅石膏12g,黃芩、生地、黃連、升麻各3g,丹皮4.5g
用法:水煎服
主治:齲齒。症見牙痛時發時止,遇冷熱疼痛加劇,痛不可忍,夜不能寐
出處:《醫宗金鑒》
功用:清胃、瀉火、止痛
名稱:清胃湯
組成:生地黃12g,當歸身6g,牡丹皮9g,黃連(揀淨)3~5g(如黃連不好加量,如夏月倍之。大抵黃連臨時增減無定),升麻3g
用法:上藥為細末,都作一服。水1盞半日,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主治:胃有積熱,火氣上攻。症見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浮大而數
出處:《脾胃論》
功用:清胃涼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