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東寺(開封清真東寺)

清真東寺(開封清真東寺)

位於開封城南22公里處的朱仙鎮歷史悠久,是全國四大名鎮之一。明清時期,以賽氏家族(阿拉伯人的後裔)和被稱作“馬客”的陝西人為代表的大批中外穆斯林商賈挺進中原地區的這座商業重鎮——朱仙鎮進行商品貿易,並在此修建了東寺、西寺、南寺、北寺、中心寺和兩個女寺共7座清真寺。其中以北寺年代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朱仙鎮清真寺。它始建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重修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距今已有470餘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真東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開封市清平南街路西
  • 占地面積:10餘畝
開封清真東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清平南街路西。原寺在今開封城南文莊,遷至今址時間不詳。據現存寺內碑刻及傳說,該寺明初稱為“敕修大梁清真寺”,明太祖朱元璋曾賜書“精忠尚武”橫幅匾懸掛大殿內,後改掛“萬歲牌”,明永樂五年(1407)又敕諭重修。現寺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系開封市現存規模最大的伊斯蘭教建築。全寺占地10餘畝,坐西向東。據清乾隆四年(1739)《祥符縣誌》縣城圖載,寺門前臨街道,舊名清真街,院分3進,大門5間,朱門碧瓦,門楣下4根方木,頂端鐫有“護國清真”4字。上方有藍底黃字走龍邊的“敕建清真寺”門額匾,今懸“回族東大寺”匾。南邊大門上懸有清道光年間(1821~1850)河南省巡撫牛鑒題贈的“護國佑民”大匾。二門左3間西面懸大匾3方,中為“大道之源”,兩旁分別是“在明明德”與“明德之源”。
據清乾隆四年(1739)《祥符縣誌》縣城圖載,寺門前臨街道,舊名清真街,院分3進,大門5間,朱門碧瓦,門楣下4根方木,頂端鐫有“護國清真”4字。上方有藍底黃字走龍邊的“敕建清真寺”門額匾,今懸“回族東大寺”匾。南邊大門上懸有清道光年間(1821~1850)河南省巡撫牛鑒題贈的“護國佑民”大匾。二門左3間西面懸大匾3方,中為“大道之源”,兩旁分別是“在明明德”與“明德之源”。二門兩旁是南北走廊,北邊走廊內自北向南排列石碑3座,內2碑為雙面雕刻,有明洪武年間(1368~1398)的《古蘭經》文碑、明萬曆十四年(1586)的“古制連班永遵碑”、清初的“古制連班序”碑、清康熙二十八年(1687)的“重建清真寺碑記”、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具甘結”碑。二門後為庭院,兩旁為南北講經堂和水房,中間為大殿,殿前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增建的卷棚。大殿為硬歇山頂,上覆琉璃瓦,高9米,深21.6米,寬18米,兩側有高大耳房,採光充足,高大明亮,正面牆凹壁處雕有錐體經文,西北角有敏白爾,兩旁雕有錐體經文對聯。殿內紅漆明柱,牆面雕有花卉圖案,樸素典雅,莊重大方。大殿左右為配殿,北配殿是阿訇住處,南配殿臨時改作女寺。此寺嚴守格迪目傳統,“古制連班永遵碑”記載了自明初至今曾不斷抵制過新行派及蘇菲派的傳入。道光二十年(1841)黃河決口,城牆崩塌,險情迭出,該寺組織穆斯林捨身抗洪,水災後河南巡撫牛鑒奏清朝廷重修東大寺,並精工製作匾額表彰。辛亥革命時,開封十一烈士之一的丹鵬晏發動貧困回民起義,以東大寺為誓師會址,為人告密,丹鵬晏犧牲。其組織者劉步云為回民精神所感動,歸信了伊斯蘭教。民國初年王浩然阿訇在此寺任教長期間,創“中國回民促進會豫支部”,並倡議在開封回民區建立5個“經房”,每晚各派1名海里凡前往宜講教義,一時教門大興,至今為人稱頌。該寺現被列為開封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