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翬仿古山水冊

清王翬仿古山水冊

此展品為清代畫冊。王翬作。紙本設色。此冊共二十開,是王石谷早期刻意繼承古人傳統畫法的代表作。此冊由蘇州過雲樓後人捐贈。現收藏於常熟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王翬仿古山水冊
  • 館藏地點:蘇州市常熟市北門大街1號
  • 所屬年代:清
  • :38.3厘米
  • :27厘米
  • 所屬博物館:常熟博物館
  • 所屬地區:江蘇蘇州
展品介紹,數字博物館,四川博物館,作者簡介,

展品介紹

王翬作。紙本設色。此冊共二十開,是王石谷早期刻意繼承古人傳統畫法的代表作。其中,仿董源、范寬各二開,仿王維,關仝、高克明、李成、郭熙、王詵、宋徽宗、閻次平、李唐、劉松年、趙伯駒、趙大年、夏圭、黃公望、趙孟頫、王蒙各一開。此冊由蘇州過雲樓後人捐贈。
清王翬仿古山水冊

數字博物館

2013年,常熟博物館與中文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平台:常熟博物館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陶瓷器館、銅器館、金銀器等分館,全方位展示了常熟博物館的眾多珍貴展品。

四川博物館

【簡介】
紙本,水墨,縱:25.6厘米,橫:20.5厘米。
仿古山水冊》總計十二頁,其中設色二頁,水墨十頁。仿董源、巨然、米芾、趙大年、趙孟頫、吳鎮、倪瓚、王蒙、黃公望、管道升、曹知白、陳汝言等而作。每幅均自題七律一首,末開款署“壬寅六月王翬”,冊尾有顧復初題跋。前選一圖,系仿曹雲西山水,寫柳汀板橋、蘆荻孤舟,曉風殘月,雁影徘徊。筆墨疏秀,意境蒼莽迷濛。
王翬得名家傳授,又博覽古人佳作和遊歷真山實水,畫藝日臻成熟,40歲時即名聞海內。王翬出生於繪畫世家,他的曾祖王伯臣、祖父王載仕、父親王雲客都是畫家,幼時即得到家學薰陶,初學畫於同鄉畫家張珂。順治年間王鑑游虞山時,見王翬畫扇,極為賞識,贊其天資超人,收為弟子。後轉師王時敏,得以臨摹許多歷代名家真跡,鎔鑄造南北畫派於一爐,技藝大進。嘗與王時敏遍游大江南北,廣識著名收藏家,觀摹宋、元真跡。其摹古功力極得王時敏讚賞:“(石谷)凡唐宋諸名家無不摹仿逼肖,偶一點染展卷即古色蒼然,毋論位置溪徑,宛然古人,而筆墨神韻一一奪真,且仿某家,則全是某家,不雜一他筆,使非題款,雖善鑒者,不能辨。”於是他在摹古仿古的基礎上,綜合諸家之長,晚年畫風簡練蒼渾,有獨到的藝術風格,在“四王”中,王翬的藝術成就最為顯著,門生弟子很多,以楊晉較為著名,其山水畫的影響極為深廣。

作者簡介

王翬(1632—1717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又號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江蘇常熟人,清初畫家。王翬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繪畫,先拜同里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後得到王鑑、王時敏的提攜和悉心栽培,王翬的畫藝驟進,聲名鵲起。在遊學於王時敏時,王翬摹仿李成、董源、巨然、趙令祉、米友仁、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曹知白、陳汝言等宋元名家的典範圖式,筆墨純正,色彩清新,熠熠生輝,號稱“集宋元之大成”。王翬的山水畫既師法古人,又師法自然,融會南北諸家之長,創立了所謂南宗筆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故王時敏稱“畫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為一”。在王翬35歲到60歲之間,其作品最為精彩,技法精巧,清麗工秀,有“合南北為一手” 的獨特風格。時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吳歷、惲格齊名,被稱為“四王吳惲”,又稱“清六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