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款蘭亭雅集筆筒

清溪款蘭亭雅集筆筒

相傳在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集會,會上各人作詩,由王羲之作序。《蘭亭集序》傳為王最為成功的法帖一部,後失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溪款蘭亭雅集筆筒
設計工藝,流傳歷史,文物研究,

設計工藝

清溪款蘭亭雅集筆筒
製造年代: 清
材料: 竹
規格: 高11.5厘米
收藏地: 香港藝術館
介紹
此類小筆筒,真正的實用價值不大,往往只是作為玩賞之物的擺件。於竹上刻竹,是明清時期常見的一種手法,竹製的筆筒上常見刻有竹林,所以竹林七賢、蘭亭雅集等都成為流行的題材。清溪到底是何人,至今尚未有研究,但是落款清溪的竹刻作品,卻是清代中期竹刻藝術中不可忽略一篇。這件作品為我們繼續追尋這位竹刻大師提供了又一盞燈光。
清溪款蘭亭雅集筆筒

流傳歷史

筆筒外壁刻有蘭亭雅集場景一幅,上部有文人雅士於竹林中清談作詩,下部是曲水流觴的場面。後有《蘭亭序》的節錄。筆筒題跋: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出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款落:丁卯秋七月既望 清溪山人作。字型為行楷筆不連屬,頗為工整,和嘉慶時期風格相類似,是清中期的面貌。

文物研究

根據葉義先生考,此作品成於19世紀,凡山石、樹木多在竹材表面著刀,而屋宇、舟船、人物等則鑿去四周,而刻成淺浮雕。清前期以降,高浮雕日趨低薄,這件淺浮雕竹刻筆筒,是典型的清中期的風格。市場估價:人民幣25,000元。
古董竹刻器物一般比較好辨認,因為仿冒的必要不大,再者真偽區別分明,所以收藏時所擔風險較小。僅僅是十數年前,類似的竹刻筆筒的價格不過才幾十元而已,如今的身價已非當日可比,可見其升值前景還是相當好的。
常常打蠟是保證竹子不乾燥崩裂的好辦法。竹絲乾燥時易翹起,因此在清潔時得注意不要弄斷竹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