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

清河軍校一般指本詞條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即清河軍校,也稱通縣通縣陸軍軍官學校,是偽華北治安軍下級軍官的養成所, 專門招收17至25歲的社會青年, 對他們施以奴化教育。這些人畢業後, 大多在偽華北治安軍中任軍官, 甘受日軍的驅使, 淪為日軍的走狗、屠殺中國軍民的劊子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
  • 創辦時間:1938年
組織概況,學校建立,學校管理,學校招考,學校教育,畢業任用,畢業升遷,學生概況,學生籍貫,學生年齡,學生知識水平,各期概況,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

組織概況

學校建立

七七事變後, 日本侵略者積極在華北地區扶植偽政 權。經多方策動, 以王克敏為首的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於1937年12月14日在北京成立。偽臨時政府成立時, 對治安問題, 王克敏沒有適當的人選。齊燮元受到日軍多 田中將的“優遇”, 由多田中將推薦, 被任命為偽治安部總長, 齊燮元想建立一支完全聽命於自己的軍 隊。
齊燮元認為, 要編練軍隊不能用黨軍人員 , 而其它人才又有缺乏之感, 必須“先造就幹部將 校”, 訓練一批青年作自己的爪牙, 方可從新改 良。齊燮元向日軍拋出“先設學, 後建軍” 的方案。 隨著日軍侵華的不斷深入, 其兵力漸漸不敷分配。為 解決其兵力不足, 鎮壓抗日力量, 日軍便想利用齊燮元 “作傀儡”, 在華北建立一支正規偽軍, 充當日軍侵 華的炮灰。日軍認為, 一支正規軍隊, 它的基本幹部必須 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日軍想招收一批思想單純的青年, 向其灌輸奴化思想, 以便於驅使。
因此, 齊燮元的方案一 拋出便得到日軍的支持。在日軍的支持下, 齊燮元開始了 他野心勃勃的“設學”、“建軍”的計畫, 著手在華北籌建偽陸軍軍官學校, “造就基本幹部軍官, 以供建軍之 用。1938年4月19日, 齊燮元“奉臨時政府會字第一七 五號令”“兼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齊燮元“於即日就 職並著手籌備一切”, 經過一番籌備,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於5月1日“在通縣校址組織成立, 開始辦公”。
1939 年10月, 學校隨第二期學生一起遷至京 北清河鎮前陸軍預備學校內。 學校建立後, 成為偽軍下級幹部的養成所。偽華北治安軍的所有下級幹部差不多都出自這裡。 可以說, 沒有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就沒有偽華北治安軍。

學校管理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最初隸屬於偽治安部, 1940年4 月, 偽治安部改組為偽治安總署, 後又於1943年12月31 日, 改稱偽綏靖總署,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也隨之隸屬。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建立後設校長1人; 教務長、副 教務長各1人; 下設教授部、校副官、學生隊及校附各 員。教授部設教授部長1人、教官18人、助教5人、翻 譯官10人。學生隊共分4中隊, 每隊學生100人; 每中 隊轄3區隊共12區隊; 學生隊設隊長、隊附各1人; 中 隊長及中隊附各4人; 區隊長12人。另外還設有校副官3 人; 軍需、軍醫、司藥、書記、司書等校附各員多人。
其 中, “副教務長、教授部長、中隊長、均聘請日本軍官充 任”, “教官中四人乃至五人聘請日本軍官充任”。學校遷至清河後, 將校附各員 分別編入總務課、軍需課和醫務課; 由於學生人數增加, 學生隊也擴編為8箇中隊。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由齊燮元親自兼任校長, “統轄全校職員, 綜理一切事務”。1938年5月4日, 齊燮 元任命王永泉兼任教務長; 王永泉於 1940年8 月30 日病死, 教務長一職也改由齊燮元“自代”。1943年11月, 齊燮元被王克敏等人排擠出偽政權, 校長才改由秦華擔任, 教務長改由田申擔任。

學校招考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前後共招收7期學生。這些學生由偽治安部“遴選相當人員組織考試委員會”, “舉行入學考試”, 考試合格方準入校肆業。其考試項目分為: 體格檢查, 檢查體格不及格者即不能參加以次各項考試; 筆試, 包括國文、歷史、地理、數學(算術、代數、幾何) 四科; 口試。學校對投考學生資格的要求, 隨著招生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偽治安部規定: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專收考高中或同等學校畢業之學生”。招考第一期學生, 其學歷要求為“高中或同等學校畢業得有證書者”。 由於偽臨時政府聲名狼藉, 一般學生不肯作偽軍, 所以投考的真正學生並不多。至招考第二期學生, 不得不將學歷要求降為“高中畢業及高中二年級以上肆業或同等學校畢業得有證書或有同等學歷者”; 第三至第五期均要求學生為國中以上畢業; 第六期以後由於建軍停止, 需用不急, 人數又少, 所以仍要求高中畢業。後來, 隨著戰局的變化, 甘心充當漢奸的高學歷青年愈來愈少。不得不再次通 育為主”。第一期要求年齡在“二十歲以上二十五歲以內”; 至第二期放寬為“十八歲以上二十五歲以內”;第七期由於修學期限延長為三年, 年齡要求改為十七歲至二十三歲之間。

學校教育

日偽對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生“以施行步兵教學。分學、術兩科, 學科主要有: 訓育、精神講話、戰術學、兵器學、築城學、地形學、交通學、軍制學、日語; 術科主要有: 制式教練、野外演習、射擊、武技及與術科相關聯之步兵操典、戰鬥綱要、陣中要務令和各種教範規則等。
在各學術科中, 日偽尤其注重訓育與精神講話。訓育 “以養成親仁善鄰、堅決有為之青年將校為主旨”; 精神講話“以堅其志操, 潔其品性為目的”。其實質就是清洗學生頭腦中固有的民族意識, 以奴化思想取而代之, 將學生培養成死心塌地為日偽賣命的忠實走狗。為防止抗日思想的滲透,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對學生進行非常嚴格的管理。校規規定: 學生一律在校住宿; 不得中途請求退學; 非因喪親大故不得請假; 不得私行集會結社; 未經長官許可不得在外演說及發表言論。
另外, 學生如果違犯下列各項之一即被退學: 各門功課毫無進益者; 紊亂軍紀弗竣者; 品行不端不能竣改者; 久病曠課不耐勞苦者; 考試分數不及格者(但操行尚好而才能稍鈍者亦可令降級) 。

畢業任用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生畢業後, 大多被分入偽華北治安軍中任初級軍官。這些學生一般在畢業典禮前被下令分發, 典禮結束後即分赴各地報到任職。
如: 第一期畢業學生297人, 齊燮元於1939 年9 月30 日開始下令分發。除24人留校任區隊長, 8人留校任區隊附外; 其餘 265人被分發入新建的偽治安軍8個團任少尉排長, 第一團34人, 其餘每團33人。10月2日舉行畢業典禮後即分赴各地。學生畢業後即補陸軍步兵少尉, 其最初的待遇按在校成績敘給。在校成績考列最優等者, 敘少尉第二級薪; 考列優等者, 敘少尉第三級薪; 考列中等者, 敘少尉第四級薪。
如: 1940年11月1日, 第二期畢業學生926人全部被任命為陸軍步兵少尉; 並規定其月支薪俸按考試成績分別敘支。其中, 考列最優等敘支少尉第二級薪者總計130 名; 考列優等敘支少尉第三級薪者總計374名; 考列中等敘支少尉第四級薪者總計410人。另外, 有12人志願入憲兵學校肆業, 也被任命為陸軍少尉, 其月支薪俸也按照考試成績分別敘支。其中2人支少尉第二級薪; 5人支少尉第三級薪; 5人支少尉第四級薪。

畢業升遷

齊燮元出於對學生的拉攏, 往往使一些學生升遷很快, 尤其是其中一些成績“優秀”或立有“戰功”者。
如: 1939年10 月5 日, 第一期學生全部補陸軍步兵少尉。1940年11月, 孫鴻志等8名第一期“考列最優等者”即被升任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上尉中隊長。另有12 名中尉代理上尉連隊長者也被補實上尉, 支上尉第四級薪。而第一期畢業的大部分學生直到1941年11月1日才一律晉級上尉。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是偽軍下級幹部的養成源, 為偽華北治安軍培養了大批軍官。它使偽華北治安軍得以建立、擴建; 軍官得以補充。1945 年8 月, 日本侵略者投降後, 偽華北治安軍被國民黨接收。

學生概況

學生籍貫

以河北、京、津為最多, 其次是山東、河南、東北等地, 華中、華南基本沒有。

學生年齡

從平均學生年齡上看, 以第一期為最長。從成份看, 以第一期最為複雜; 第二期次之; 第三、四、五期因為偽軍建軍困難、發展遲緩, 幹部需用不急, 因此挑選學生比較嚴格, 學生成分相對比較單純。

學生知識水平

第一期以中學畢業的最多; 師範畢業的次之; 大學畢業的最少。其餘各期和第一期差不多。

各期概況

第一期

學生定額400 名, 修學期限1 年, 招考分兩次。1938年4月底5月初進行第一次招考, 及格者僅177 名。5月10日, 舉行開學典禮後即開始訓練。由於學生不足額, 偽治安部不得不於6月底7月初, 續招新生280 名。第二次招考, 合格者268 名, 報到時實到238 人, 被編入各隊, 當時全校共有學生383名。1939年1月 31日, 第一期學生被派赴清河偽陸軍軍士教導團實習新兵教育, 實習為期三個月, 畢業時間延長至八月末。9 月, 又赴日參觀1個月。因此, 第一期學生實際在校一年零五個月。10月2日舉行畢業典禮, 畢業學生297人。

第二期

學生定額1000名, 修學期限1年。從陸軍軍士教導團、憲兵司令部各隊中考選101名; 第一期病癒特準入學者2名; 通過統一考試正取897名; 備取64名。 於1939年10月16日入學, 24日舉行開學典禮, 開學時共有學生938人。1940年10月25日舉行畢業典禮, 畢業學生926人。

第三期

學生定額800名, 入伍3個月修學期限1年。經過考試共錄取850名, 計北京考取及格者587名; 天津 107名; 保定54名; 濟南37名; 又第二期學生病癒3名, 準其隨同第三期肆業; 為補充招考的缺額, 第三期允許士兵志願入學。第三期學生於1940年8月5日入伍; 11月 6 日入學; 1941 年10 月27 日畢業; 畢業者 706名。

第四期

學生定額600名, 入伍3個月修學期限1年。 1941年6月中旬至7上旬報名; 7月中旬至月底考試; 8 月1日入伍; 11月1日入學。由於第四期允許準尉投考, 故錄取者達631人; 但入伍者596人; 入校者572人; 得以畢業者僅有493人。

第五期

學生定額700名, 入伍3個月修學期限18個月, 共2年。1942年12月下旬報名; 12月底至1943年1 月中旬考試; 1月20日入伍; 至1943年5月10日, 在校肆業者為460 人。1944 年7 月27 日畢業, 畢業學生 428人。

第六期

學生定額300名, 修學期限為3年。1943年5 月10日開學, 當時在校肆業學生為301名。至日軍投降時修學期限未滿, 故沒能畢業

第七期

學生, 從1944年7月開始報名招考, 8月20 日入學, 受準備教育兩周后, 於9月12日舉行入學典禮。其具體招考人數, 不清楚。
華北偽陸軍軍官學校修業期滿畢業的學生共五期, 為日偽培養偽軍幹部2850人。
這些學生大部分出自社會青年, 只有少數來自偽軍士兵、準尉。他們很多都是因為貧困而投考, 即使入校, 也有很多人不堪忍受日偽的奴化教育而逃跑, 或被日偽認為“不堪造就”而被開除, 因此畢業人數往往與招考人數相差很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