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鐵帽子王”

清朝的“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的王爵,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比之於一般的親王擁有更為優厚的待遇及特權。清朝總計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清朝開國之初曾建立不朽戰功的皇室宗親,另4位是中後期為穩固江山立下卓越功勳而受封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帽子王
  • 含義:皇族世襲封爵
  • 所屬年代:清朝
種類,封爵方式,

種類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封爵方式

封爵方式有兩種,一因軍功受封叫軍功封,一種以皇帝直系子孫受封叫恩封。以軍功封者無論王、貝勒均世襲,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則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輔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以後則世襲罔替不再遞降。清代共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稱“鐵帽子王”,其中八家以軍功封爵。他們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襲罔替王爵四家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清初因是開國功臣被封世襲罔替的八家親王如下:
禮親王: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他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圖魯”。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岳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進封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代善又主持立福臨(世祖)為帝。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其後代襲爵有名者,如嘉慶十年襲爵的禮親王昭褳是皇族中著名學者,著有《嘯亭雜錄》等傳世,昭&後因凌辱大臣被奪爵。末代禮親王叫世鐸,清帝退位後去世。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其中兩個被削爵。
鄭親王:始封祖為鄭親王濟爾哈朗,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是惟一非帝王直系子孫。濟爾哈朗從征蒙古、朝鮮,崇德元年進封和碩鄭親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道光二十六年端華襲封,鹹豐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等八人受遺詔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殺肅順,端華賜自盡。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睿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4子多爾袞。多爾袞以作戰勇敢賜號“墨爾根代青”,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他顧全大局和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幼子福臨即位。順治元年多爾袞進入北京,安撫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多爾袞先後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死於出征路上.年僅39歲,靈柩回京時順治親迎於東直門。多爾袞死後被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神主祔太廟。後蘇克薩哈等攻訐他種種不法,被廢尊號,黜出宗室,毀陵墓,家產人員入官,此後百餘年無人敢論及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曆令修葺東直門外睿王墳,乾隆四十三年為其平反覆其王爵,其爵世襲罔替,追謚日忠,配享太廟。其身後無子,以同母弟多鐸之後繼承爵位。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不計追封者共8王。
豫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5子豫通親王多鐸。多鐸在太宗時於大凌河大破明軍祖大壽之師,從此明朝無有成規模之抵抗,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軍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肅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因功於崇德元年封肅親王。清軍入關後率軍西征川陝,剿擊李自成、張獻忠餘部。豪格與多爾袞多不睦,順治元年因語侵多爾袞竟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末代肅親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書。清帝退位後,避居大連與日本人過從甚密,死於1922年。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莊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第5子承澤裕親王碩塞。碩塞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白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莊親王。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克勤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長子岳托。岳托自幼隨父祖征戰,功勞卓著,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岳托作戰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屢被申斥,封爵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清兵入關後,岳托率部攻山東克濟南,崇德三年病死軍中。詔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詔享太廟。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順承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其父為代善第3子薩哈磷,薩哈磷兼通滿、漢、蒙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3子。順治元年勒克德渾被任命為平南大將軍,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清代因恩封為世襲罔替親王爵的有以下四家:
怡親王:始封祖為怡賢親王允祥。允祥是清聖祖玄燁第13子。雍親王允稹即位後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謚為“賢”,又特於謚前加“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廟,乾隆時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道光時載垣襲爵,穆宗(同治)初立時載垣與端華、肅順等同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辛酉政變後與鄭親王端華同被賜死。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恭親王:始封祖為恭忠親王奕訢。奕訢為清宣宗曼寧第6子。道光遺詔中遺命四子奕詝入繼大統的同時封奕沂為親王,文宗奕詝繼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訢病逝,詔謚“忠”,配享太廟。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醇親王:始封祖為醇賢親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曼寧第7子,鹹豐年封醇郡王,其福晉為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穆宗(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廟,“稱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其子載灃襲爵。光緒三十四年德宗載湉死,載灃子溥儀入繼大統,載灃為監國攝政王。1951年載灃病逝於北京。
慶親王:奕劻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世爵的親王。奕劻是清高宗弘曆17子永磷嫡孫,光緒十年命其管理總理衙門,封慶郡王。慈禧60萬壽封親王,深得慈禧信任,曾與李鴻章共同主持辛丑議和。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辛亥革命爆發後奏啟用袁世凱,清廷退位後被清朝親貴遺老目為“賊子”。後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沒來得及世襲。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封爵方式有兩種,一因軍功受封叫軍功封,一種以皇帝直系子孫受封叫恩封。以軍功封者無論王、貝勒均世襲,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則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輔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以後則世襲罔替不再遞降。清代共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稱“鐵帽子王”,其中八家以軍功封爵。他們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襲罔替王爵四家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清初因是開國功臣被封世襲罔替的八家親王如下:
禮親王: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他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圖魯”。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岳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進封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代善又主持立福臨(世祖)為帝。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其後代襲爵有名者,如嘉慶十年襲爵的禮親王昭褳是皇族中著名學者,著有《嘯亭雜錄》等傳世,昭&後因凌辱大臣被奪爵。末代禮親王叫世鐸,清帝退位後去世。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其中兩個被削爵。
鄭親王:始封祖為鄭親王濟爾哈朗,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是惟一非帝王直系子孫。濟爾哈朗從征蒙古、朝鮮,崇德元年進封和碩鄭親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道光二十六年端華襲封,鹹豐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等八人受遺詔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殺肅順,端華賜自盡。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睿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4子多爾袞。多爾袞以作戰勇敢賜號“墨爾根代青”,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他顧全大局和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幼子福臨即位。順治元年多爾袞進入北京,安撫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多爾袞先後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死於出征路上.年僅39歲,靈柩回京時順治親迎於東直門。多爾袞死後被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神主祔太廟。後蘇克薩哈等攻訐他種種不法,被廢尊號,黜出宗室,毀陵墓,家產人員入官,此後百餘年無人敢論及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曆令修葺東直門外睿王墳,乾隆四十三年為其平反覆其王爵,其爵世襲罔替,追謚日忠,配享太廟。其身後無子,以同母弟多鐸之後繼承爵位。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不計追封者共8王。
豫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5子豫通親王多鐸。多鐸在太宗時於大凌河大破明軍祖大壽之師,從此明朝無有成規模之抵抗,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軍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肅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因功於崇德元年封肅親王。清軍入關後率軍西征川陝,剿擊李白成、張獻忠餘部。豪格與多爾袞多不睦,順治元年因語侵多爾袞竟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末代肅親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書。清帝退位後,避居大連與日本人過從甚密,死於1922年。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莊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第5子承澤裕親王碩塞。碩塞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白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莊親王。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克勤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長子岳托。岳托自幼隨父祖征戰,功勞卓著,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岳托作戰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屢被申斥,封爵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清兵入關後,岳托率部攻山東克濟南,崇德三年病死軍中。詔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詔享太廟。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順承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其父為代善第3子薩哈磷,薩哈磷兼通滿、漢、蒙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3子。順治元年勒克德渾被任命為平南大將軍,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清代因恩封為世襲罔替親王爵的有以下四家:
怡親王:始封祖為怡賢親王允祥。允祥是清聖祖玄燁第13子。雍親王允稹即位後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謚為“賢”,又特於謚前加“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廟,乾隆時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道光時載垣襲爵,穆宗(同治)初立時載垣與端華、肅順等同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辛酉政變後與鄭親王端華同被賜死。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恭親王:始封祖為恭忠親王奕訢。奕訢為清宣宗曼寧第6子。道光遺詔中遺命四子奕詝入繼大統的同時封奕沂為親王,文宗奕詝繼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訢病逝,詔謚“忠”,配享太廟。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醇親王:始封祖為醇賢親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曼寧第7子,鹹豐年封醇郡王,其福晉為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穆宗(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廟,“稱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其子載灃襲爵。光緒三十四年德宗載湉死,載灃子溥儀入繼大統,載灃為監國攝政王。1951年載灃病逝於北京。
慶親王:奕劻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世爵的親王。奕劻是清高宗弘曆17子永磷嫡孫,光緒十年命其管理總理衙門,封慶郡王。慈禧60萬壽封親王,深得慈禧信任,曾與李鴻章共同主持辛丑議和。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辛亥革命爆發後奏啟用袁世凱,清廷退位後被清朝親貴遺老目為“賊子”。後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沒來得及世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