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伊秉綬行書臨帖軸

清伊秉綬行書臨帖軸

此幅書寫內容為唐虞世南《臨樂毅論帖》(見《淳化閣帖》卷四),僅節臨了首尾部分,中間缺少數字,計3行,末楷書識云:“手山十弟屬秉綬。嘉慶九年四月八日重遇於邗上。”下鈐“墨卿”、“伊秉綬印”印二方。引首鈐“宴坐”印。嘉慶九年(1804年),伊氏時年52歲。本幅無藏印,未見著錄。

基本介紹

  • 名稱:清伊秉綬行書臨帖軸
  • 年代:清 嘉慶
  • 類別:書法
  • 作者:伊秉綬
  • 材質:紙本
  • 風格:行書
  • 尺幅:縱93.6cm 橫43.8cm
  • 現藏:故宮博物院
釋文,賞析,作者,

釋文

世南近臂痛,廢書不堪覼縷也。十三日遣書,得書為慰可言也。
手山十弟屬秉綬。嘉慶九年四月八日重遇於邗上。

賞析

伊氏行草出自晉唐,於顏真卿書法致力最深,並能以隸書筆法入行草,使書風獨具特色。此軸書法行草相間,筆劃顯露章草、隸書意味,體現出伊氏書法縱橫闊大、古雅飄逸的獨特魅力。
清嘉慶六年(1801年),伊秉綬由廣東惠州知府改任揚州知府。本幅作品款識中的“邗(音hán)上”為揚州別稱。從作品的題款可知,此作當為伊秉綬在揚州為官時所寫,時年52歲。

作者

伊秉綬(1753—1815年),字組似,號墨卿,福建寧化人。清代中期著名書法家。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又曾官惠州、揚州知府,在任期間頗有政聲。工詩,善畫墨梅,尤以擅書名於時,書工楷、行,以隸書最負盛名,位列乾嘉八隸之首。伊秉綬與鄧石如的活動時間大致相同,評者謂其與完白山人共為有清一代碑學之鼻祖。著有《留春草堂詩鈔》、《墨庵集錦》等書行世。《清史稿》有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