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侍郎廉兆綸

清代侍郎廉兆綸

《清代侍郎廉兆綸》是高殿清先生、張金明先生所著的歷史人物傳記,本書從多方面記述了廉兆綸的一生,他的經歷豐富,留給後人的著述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其史料涉及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對地方史研究和歷史文化傳承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本書於2013年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清代侍郎廉兆綸
  • 作者:高殿清、張金明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開本:16
圖書簡介,精品導讀,作者簡介,基本信息,出版社簡介,

圖書簡介

詳讀本書,如同走進一座清代歷史博物館。廉公是渠梁書院的驕子,十四歲為蘆台峭帆亭作賦,名噪直隸,被譽為順天府神童。朝考二甲四名,賜進士出身,欽點庶吉士,入翰林院,成為寧河縣第一位翰林。隨後官至禮部侍郎、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和倉場侍郎。這位二品大臣歷經道光、鹹豐、同治三朝,閱歷豐富,仕途坎坷。不幸在亂世中接替李菡(寶坻縣號稱“李半朝”)的倉場侍郎之職,糧倉遭洋人哄搶,奸商非法囤積,在派兵勇查奸商的過程中,帶兵頭目竟以廉兆綸名義,敲詐勒索糧商,鹹豐皇帝震怒,以用人不當而革職。他清廉為官,革職後清貧如洗,在天津主講問津書院,靠教書餬口。後人著書稱其蒙冤罷職,“聞者為之流涕”感嘆,這就是“宦海沉浮”。
清代侍郎廉兆綸

精品導讀

人物概述
題記:廉兆綸是清代寧河縣第一位翰林。少年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神童。1840年會考、殿試賜進士出身,選授庶吉士。散官大考,獲二等授職翰林院編修,入住為皇帝辦文的南書房。1854年,授詹事府右贊善,掌管東宮辦文事宜。年末授翰林院侍講學士,並授督江西學政,轉侍讀學士,隨後升為內閣學士。1855年,授工部右侍郎。1858年,改任戶部右侍郎,同年改任倉場侍郎。是一位經綸滿腹、才學出眾的二品大臣,因在戰亂中糧倉案發,奸商囤奇,禍及瀆職,寓居津門,成為教書育人的一代名師。他在天津規模最大的“問津書院”任主講,一乾就是六年,直到病逝。
廉兆綸(1810年),生於直隸順天府寧河縣城(今寧河鎮),號琴舫,字葆醇,榜名師敏。道光庚子年(1840年)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工部侍郎、倉場侍郎,後因瀆職被革職,僑寓津門,主講“問津書院”六年(1867年)病故,終年57歲。
他少年時代,因文才出眾被縣令唐宗泰譽為全縣的神童。稱其少年聰明過人,不僅能寫一手好字,文章也寫得好。寧河縣縣考那天,正趕上廉兆綸新婚,他匆忙應試,結果文章寫得井然有序,一字不苟,被唐縣令定為首卷,誇獎他將來必成大器。他十四歲遊覽蘆台峭帆亭即興所寫《峭帆亭賦》,成為神童佳作,名噪直隸,為寧河縣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此外,他少工騎射,精通兵法。
道光十四年(1834年)鄉試中舉,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進士,朝考第一名,改授翰林院庶吉士,散官留庶常館,授職編修(從五品)。隨後調任纂修官。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補授武英殿纂修官。次年奉旨奏辦翰林院事充任庶常館提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順天鄉試充任同考官。同年其父廉沂病故,回鄉守孝。鹹豐二年(1852年)任文淵閣校理。次年充任會試同考官,罷日講起居注官,隨後補任經筵講官,南書房行走。鹹豐四年(1854年)三月,授詹事府右贊善(從四品)。四月擢升翰林院侍講學士(正四品),六月轉任侍讀學士,簡派任江西學政,隨後破格提升為內閣學士。內閣是專為皇帝辦理例行事務的疏密機構,品高位崇,其內閣學士的官職為從二品。廉兆綸得到道光宣宗皇帝的讚賞,曾對群臣說,將來得破格任用,“命諸臣,可大用者兆倫也”(據《清史稿·廉兆綸》)。鹹豐五年(1855年)授工部右侍郎。鹹豐八年(1858年)任戶部右侍郎。同年八月任倉場侍郎。同治元年(1862年),因交河糧商乘戰亂之機,囤積糧食,廉兆綸派勇目查辦,不料勇目以廉的名義敲詐勒索糧商,以用人不當而遭解職。
廉兆綸富有軍事才能,其少年時代練習騎射,精研兵法。鹹豐三年(1853年),正值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外國列強加緊侵略中國之際,他向朝廷上奏摺,把自己擬寫的《在籍紳士團練章程》呈遞皇上,請旨保舉在籍紳士籌辦團練,並公同酌擬各項事宜。提出戰時“堅壁清野”,個省組織全民武裝進行自保。鹹豐六年(1856年),廉兆綸在督江西學政期間,太平天國運動已風靡江西全省。曾國藩督率的湘軍,以十萬兵力投入江西戰場。兆倫奉旨同江西廣信府知府沈葆楨與太平軍作戰。他把練勇編製成軍,親上前線指揮作戰,衝出城外去籌集軍餉。他防守危城,獻全部俸銀給軍士發餉,以致貧困不能自給,最後以病告歸。
廉兆綸於同治元年(1862年)罷職回鄉。他將祖上留下的田宅,盡給皆未成年的弟弟,自己到天津主講“問津書院”,“藉束脯以度日,食貧如故。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十四日卒於書院,年五十有七,身後蕭然,聞者莫不酸鼻焉”(據清·王瑔《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總督倉場戶部侍郎琴舫廉公傳略》)。他生前在天津“問津書院”主講六年,除有《深柳堂集》傳世之作外,還整理了許多著作,涉及奏稿、孫子兵法、兵書、軍務稿、六韜等。現國家圖書館收藏其著作十餘部,共五十餘卷。他是天津乃至直隸二品銜侍郎清代第一位書院名師,主講達六年之久。他心情如水,淡然超脫,以餘生獻給奉獻社會文化教育事業,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作者簡介

高殿清,天津市寧河縣人,1939年生,中國地名學研究會會員、天津科協自然專門學會會員、天津口述史研究會理事、原《漢沽報》(天津渤海報)總編、《中國海洋報》特約記者。長期從事地方史志研究工作,著作有:《中國海鹽文化搖籃》《古代巨澤七裏海》《清初良相杜立德》《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面向全國的天津商業》等。曾獲全國首屆地名普查天津市政府獎和中華老年正文佳作獎。
張金明,天津漢沽人,1954年生,天津濱海新區漢沽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曾發表多篇圖書館專業文章,與高殿清合著《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

基本信息

作 者:高殿清 張金明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 涵
裝幀設計:乃 金
印 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880×1230mm1/32
字 數:150千字
印 張:6.125
版 次: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30.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