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扎龍濕地生態旅遊資源開發

扎龍濕地是我國北方同緯度地區中保留完整、原始、開闊的生態系統。扎龍濕地旅遊資源豐富,根據扎龍旅遊資源的優勢條件和利用現狀,結合實際,提出了扎龍濕地態旅遊資源開發、保護建議,探索扎龍濕地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淺析扎龍濕地生態旅遊資源開發
  • 特點:保留完整、原始、開闊的生態系統
  • 關鍵字:扎龍濕地 生態旅遊
  • 探索:扎龍濕地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內容摘要,關鍵字,(一)國外濕地生態旅遊,1.日本釧路濕地,2.馬來西亞Kota Kwmuning濕地,(二)國內濕地生態旅遊,1.向海濕地,2.黃河濕地,(一)扎龍濕地概況,(二)扎龍濕地開發優勢條件,1.自然條件,(1)動物資源,(2)植物資源[3],(3)逐漸完善的水上項目,2.人文資源,(1)少數民族民俗文化,(2)悽美的“故事”,3.交通便利的“綠色之都”,4.旅遊路線奪冠#p#分頁標題#e#,5.客源市場和環境容量,6.國際交流明顯,(一)行政管理矛盾,(二)水資源污染嚴重,(三)水量補給不足,(四)開發資金短缺,(一)主打品牌效應,開發新項目,(二)加大宣傳力度,開發生態資源,(三)增加進水量,改善生態環境,(四)治理污染源,保護水資源,(五)科學規劃管理,(六)多源籌措資金,(七)加強國際組織聯繫,注重科研,

內容摘要

扎龍濕地是我國北方同緯度地區中保留完整、原始、開闊的生態系統。扎龍濕地旅遊資源豐富,根據扎龍旅遊資源的優勢條件和利用現狀,結合實際,提出了扎龍濕地態旅遊資源開發、保護建議,探索扎龍濕地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關鍵字

扎龍濕地 生態旅遊 開發保護一、濕地生態旅遊概念濕地生態旅遊是在介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濕地生態系統開展保護自然資源與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主要包括四個特徵:以水的存在為特徵;濕地的土壤與臨近高地明顯不同;濕地供養的植物適應濕生條件(有些就是水性植物),與之相反,不耐淹的植物在此時不能立足的;同時保護自然資源與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1]。二、國內外濕地生態游狀況

(一)國外濕地生態旅遊

濕地旅遊在國外開展較早,世界上一些景觀優美的濕地都開展了旅遊和娛樂活動、濕地生態旅遊[2]。生態旅遊業是國際旅遊中占有一定地位,並產生了一些著名的濕地旅遊區,如:美國切斯披克灣濕地公園、英國斯利姆布瑞吉野鳥和濕地中心、馬來西亞putrajaya濕地公園等。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濕地國家公園的建設與管理方面,如濕地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公園管理等[3]。濕地公園的建設受到政府與社會越來越大的關注與支持,濕地公園的建設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的重要部分。

1.日本釧路濕地

2002-2003年政府共投資8億日元進行濕地調查、研究以及購買恢復釧路公園所需的用地,為釧路濕地公園的基礎建設提供保障。日本社會各界對釧路濕地生態環境建設非常重視,建立許多生態基金、濕地保護基金等。釧路公園還成立了民間的全國聯合理事會,負責濕地保護、研究和合理開發利用。政府參與開發保護積極,使得釧路濕地步入生態旅遊的成熟階段[4]。

2.馬來西亞Kota Kwmuning濕地

馬來西亞吉隆坡的Kota Kwmuning濕地公園,由房地產公司投資開發,不但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還兼具教育科普、遊憩休閒作用。度假村、遊樂場、人工花園及濕地外圍區適當低密度的人工建築不會破壞濕地的生態系統,同時還可保障度假區的經濟貢獻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4]。該公園已成為兼具多種功能的濕地生態公園。

(二)國內濕地生態旅遊

國內對濕地旅遊的研究正處於起步階段,許多學者正在從濕地旅遊資源的定義、濕地旅遊的基本內涵及開發思路、濕地生態旅遊的特點與特性、濕地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展開研究[1]。利用濕地資源發展旅遊業,已成為當今旅遊業的一種時尚和特點,並構成生態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也對該區的濕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力,力求將濕地生態旅遊作為本地區的支柱旅遊產業。同時也大力宣傳保護濕地及其寶貴的資源。

1.向海濕地

向海濕地,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目前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向海景區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進行科學規劃旅遊景區,朝著加快綠色生態旅遊資源開發邁進。同時加快旅遊商品和紀念品的開發及繼續謀劃開發向海的吃住、娛樂場所,逐步改善向海景區的消費條件。另外,積極宣傳推廣“綠色鄉村游”,提升向海生態旅遊知名度,打造全國綠色生態旅遊知名品牌[3]。

2.黃河濕地

鄭州黃河濕地依據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文化景觀,以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等一系列的地理特徵,每年吸引著上百萬中外遊客。目前,基本形成了“四點一線”旅遊景區分布格局,並且不斷在擴大規模。周邊6.8萬畝國有林區開發建設了雁鳴湖濕地生態旅遊區[3]。黃河濕地正朝著“濕地生態游”的方向發展。三、扎龍濕地生態旅遊開發優勢條件分析

(一)扎龍濕地概況

扎龍濕地位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東南26處,松嫩平原、烏欲爾河下游,地理坐標為南緯46°48′~47°31.5′,東經123°51.5′~124°37.5′,南北長120km,東西寬59km,總面積為2100km。扎龍濕地屬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2℃,年降水量為428mm,且78%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該濕地是烏欲爾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蓋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或季節性的淡水沼澤。濕地內湖泊、沼澤、濕草甸星羅棋布,其中湖泊、水泡有200多個,蘆葦沼澤面積最大。由於有大面積的淺水沼澤濕地,吸引大量丹頂鶴、白枕鶴等游禽與涉禽。

(二)扎龍濕地開發優勢條件

1.自然條件

(1)動物資源

扎龍濕地動物資源豐富(如表1)昆蟲類、魚類和鳥類是該區主要動物資源。 表1[5].扎龍濕地動物種類 Table1. species of wetland animals in ZhaLong natural reserve 昆蟲類 魚類 兩棲類 鳥類 爬行類 獸類 目 11 — 2 16 3 5 科 65 9 4 48 4 12 種 277 51 6 265 6 37 保護區的鳥類有4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鸛、玉帶海雕等8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白琵鷺、大天鵝、雀鷹等33種。目前世界上現存鶴類15種,中國9種,扎龍濕地有6種。全世界有丹頂鶴2000多隻,扎龍濕地有346隻,占全世界總量的17.3%,因此扎龍濕地成為“鳥的樂園”“鶴的故鄉”[6]。另外還有37多種獸類,包括狼、赤狐、狍、獾和黃羊等;兩棲類6種,有中國林蛙、黑斜線蛙、列斑雨蛙、花嘴蟾蜍;爬行動物有3種,包括蜥蜴、淡水龜等;水生魚類51種。主要有草、青、鰱、麥穗、等種類組成。以及藥用的七鰓鰻科、鯰科和鯉、鯽、泥鰍等種類組成。其中鯽魚為優勢種,占48%以上。從年齡組成上看,經測定,70%的個體為成體或幼魚。本區的浮遊動物由18科23屬組成,生物數量約為924.7個/L,生物量0.376毫克/L。以枝角類占優勢,占生物量的55%[7]。

(2)植物資源[3]

扎龍濕地有厥類植被2科2種,被子植物65科468種。草科植物占絕大多數。除世界種及大陸廣泛分布種外,蒙古植物區系成分占15.2%,達烏里植物區系成分占14.5%,滿洲植物區系成分占12.7%,華北植物區系占4.1%。其中蘆葦、水蔥、苔草、莎草,狼尾草和星星草等植物有著廣泛的分布。扎龍濕地內生長著龍膽草、甘草、防風、蘆根等套用的中草藥。扎龍濕地內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其開展生態旅遊奠定了基礎。本區浮游植物由24科37屬組成,分屬於7門。生物數量約為254.2萬個/L,生物量0.889毫克/L(濕重)。隱藻門占優勢,占總生物量的45%,主要種群小環藻、衣藻也占一定的優勢。

(3)逐漸完善的水上項目

這裡有烏裕爾河、雙陽河、克欽湖、仙鶴湖、龍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畝以上[6]。濕地中各個彎彎曲曲的長短河道連通各個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網的水系,襯托上翠綠的植被,景色十分壯觀。夏季豐水期,河水出槽,湖泊外溢,可形成方圓數百公里的明鏡水面。遊客可以在此泛舟放鬆心情,也可以水上垂釣,進行漂流比賽。在蘆葦盪進行野炊。冬季枯水期,在這裡開展冬泳比賽。

2.人文資源

(1)少數民族民俗文化

扎龍濕地西部邊緣地區的村屯是滿族人聚居的地方,歷史悠久。扎龍濕地核心區居住著大部分的達斡爾族的居民,底蘊濃厚。滿族人的舞蹈、服飾尤其是滿族的美食“八大碗”,以及滿族人民自己釀製的高粱酒,讓來自八方的客人垂涎欲滴。達斡爾族歌舞類節目,達斡爾族服裝、鞋帽、首飾、等旅遊產品。也成為遊客旅遊欣賞的一道風景線。由於濕地內蘆葦豐富,當地居民利用蘆葦編織出各種古樸大方、精美細緻的蘆製品,是具有紀念意義的商品。政府拿出部分資金扶持2-3戶農民,在一條街成立旅遊紀念品專賣店。

(2)悽美的“故事”

徐秀娟為了救助陷入沼澤中的幼雛丹頂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經過各大媒體的報導及有歌手將其事跡寫成歌傳唱,使得各地人們都知道了有這樣一個為救丹頂鶴的小女孩兒。目前徐秀娟救助丹頂鶴的蘆葦坡被扎龍濕地列為一項旅遊景點,《徐秀娟事跡》也被列為濕地宣傳環保知識的一個項目。同時,《徐秀娟事跡》在教育旅遊者的同時也讓找龍濕地增添了一份神秘與嚮往。

3.交通便利的“綠色之都”

扎龍濕地位於齊齊哈爾東南部26km處,每天早、中、晚各有一班車開往那裡,車程為35分鐘,往返票價10元錢。另外旅遊旺季時火車站也有專列直達景區。如果是租車,150元/半天,車程30分鐘。目前,齊齊哈爾市無論是鐵路還是航空都開通了國際專列及航班,以便外國遊客能方便到達。交通的便利為齊齊哈爾扎龍濕地開展生態旅遊加大了成功的籌碼。 與此同時,齊齊哈爾市已經連續5年舉辦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使齊齊哈爾市獲得“中國綠色之都”的榮譽稱號,被列為國家級工農旅遊示範點。由此齊齊哈爾市讓全世界看到一個炙手可熱的生態城市,提高了齊齊哈爾的知名度,提升了在生態旅遊業的地位。從而提高了旅遊者來齊的數量。

4.旅遊路線奪冠#p#分頁標題#e#

2007年,哈爾濱—大慶—杜爾伯特—齊齊哈爾—五大連池—黑河,情系《黑土地西部旅遊路線》成功衛冕“CCTV2006年完美假期十佳路線”冠軍線路。這標誌著黑龍江西部旅遊摘得“中國旅遊第一線”的桂冠[8]。該路線涵蓋了黑土地上天文、地文、水文幾乎所有黑龍江省富有特色的旅遊類型的景區。整個旅程充滿著人文關懷,也顛覆了以風景為中心的線路設計模式,而以遊客的情感需求來組合游線,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旅遊情懷。然而,其中齊齊哈爾這一站的旅遊特色就是扎龍自然保護生態旅遊。因此該旅遊路線的奪魁,不僅為扎龍濕地創造了品牌效應,也大大提高了扎龍濕地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通過這樣的輻散路線為扎龍濕地吸納了大量遊客。

5.客源市場和環境容量

根據扎龍濕地旅遊區目標的客源狀況,並考慮到國家省內旅遊業的發展態勢,加上扎龍濕地旅遊所處的地位,同時對影響客源的社會經濟水平,休閒時間的長短以及人們旅遊觀念的變化等諸多因素。通過參照比較法對2006—2010年扎龍濕地旅遊客源做預測,到2010年遊人總數達到37.26萬人次[9]。 環境容量是某一區域景點、景區在對環境不構成影響和破壞的前提下,所能容納遊客的最大值[1]。 扎龍濕地的環境容量逐年增加的趨勢(如表2) 表2[9] 2002—2010年扎龍濕地旅遊區環境容量 時期 日環境容量(人次/d) 年環境容量(萬人次/d) 2000—2002 2790 5859 2003—2005 3060 6445 2006—2010 3438 7220 以上表明扎龍濕地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龐大的客源,較大的環境容量等優勢條件說明扎龍濕地開展生態旅遊具有很的潛力,也為扎龍濕地生態旅遊資源開發提供先決條件。

6.國際交流明顯

因為扎龍濕地的鳥類資源豐富,所以引起了國際上有關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和高度重視。 1987年扎龍濕地舉辦了國際鶴類學術討論會,來自30多個國家200多名代表考察了扎龍濕地。1989—1994年我國分別與日本北海道鳥類研究所、俄羅斯興安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合作關係,期間中國也派扎龍濕地人員赴美國、日本、俄羅斯、香港參加學術交流和科學考察[3]。2003年11月扎龍自然保護區先後加入了“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2005年扎龍自然保護區加入“東北亞鶴類保護區網路”,2007年扎龍自然保護區加入“東亞—澳大利亞—西亞鴴鷸類網路”等國內、國際組織[10]。 扎龍濕地自成立以來,共接待國際鶴類基金會,世界自然協會,世界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等國際性組織和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等42個國家,與港澳台地區及國內150多萬人的鳥類學者、生態學者和大自然的愛好者及遊客考察學習,參觀遊覽。四、 扎龍濕地面臨的問題在扎龍濕地開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其中主要有幾個:

(一)行政管理矛盾

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原因,扎龍濕地橫跨齊齊哈爾市與大慶市,齊齊哈爾市擁有扎龍濕地的43%,大慶市擁有扎龍濕地的57%,而扎龍濕地管理局設在齊齊哈爾市,歸齊市管轄[11]。但涉及到濕地管理則各管一片,水利、漁業風各管一線,兩市從各自職能和利益的角度去從事生產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追求的是各自地區和各自部門的利益,很少考慮綜合效益,造成扎龍濕地生態系統的分割,污染嚴重影響了濕地植物多樣性保存,造成植被的退化,也影響了動物稀有物種的生存及繁殖,威脅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不利於生態旅遊的開展。

(二)水資源污染嚴重

近年來,烏裕爾河上游的城鎮工業逐年增多,據統計有70多家工廠向烏裕爾河排放工業污水,加上濕地被圍墾後施用的化肥、農藥等,通過地表徑流形式進入保護區,每年排入烏裕爾河或保護區濕地的工業廢水約910×104m3包含COD588m3、BOD53203.3m3、氨氮3.39m3。由於大量含N、P的污水進入濕地,導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使水體產生富營養話現象。另外扎龍濕地內已建有繁榮、東升、及江灌區,灌溉面積為40066.7km2,化肥施用量10200t/a,農藥施用量90t/a,增加了有機污染的含量,加劇了水污染[12]。

(三)水量補給不足

近年來,扎龍濕地的供水量明顯不足,水位持續下降,濕地大面積減少。這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除1998年外,1999-2002年以及2004年烏裕爾河和雙陽河流域都連續乾旱,使得保護區核心區的沃綠蘭河奮鬥橋斷面2000年比1957年水位下降1.1米,保護區工作站地下水位2002年比1999年同期比較下降了1.2米[13]。 另外,為了滿足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在烏裕爾河和雙陽河的上中游建有60多座水庫,截流了大部分的水。使烏裕爾河和雙陽河下遊河流乾枯主河道斷流,每年僅有1億立方米流入濕地,與年需水量4億立方米相距甚遠。目前,濕地補給水量為13.74×108m3,排泄水量為14.34×108m3,每年仍缺水0.6×108m3[12]。

(四)開發資金短缺

開展濕地旅遊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在現有條件下,由於資金不足引發一系列問題,豐富的濕地資源無能力開發和利用,造成旅遊資源的閒置和浪費。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一味盲目的增加項目,導致設施不配套,旅遊產品品位不高,缺乏吸引力。資金短缺還造成對其宣傳力度不夠,限制提高扎龍濕地的知名度,也限制宣傳保護濕地資源的教育活動。五、扎龍濕地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建議

(一)主打品牌效應,開發新項目

把握好旅遊形象,不失時機推廣旅遊形象。這是提高旅遊者對旅遊資源和產品的認知度,更廣泛地占領市場的先決條件之一。齊齊哈爾市是世界上珍禽丹頂鶴的故鄉,素有“鶴”城的美譽。每年開展的“觀鶴節”吸引了廣大的中外遊客。因此,深入挖掘“鶴”的主體形象,將鶴城這個名字叫響。在規劃上,全力打造“中國大濕地,世界鶴故鄉”的城市旅遊品牌,實現了生態觀光游,濕地賞鶴游等為主體的特色旅遊,形成了“四線六區”的旅遊格局[14]。 扎龍濕地資源豐富,可以利用天然景觀開發濕地觀賞、攝影、繪畫、水上垂釣以及冬季的冬泳比賽等生態旅遊項目。為了增加旅遊項目和接待能力,扎龍濕地邊緣修建人工遊樂場和簡單的別墅,為遊人提供休閒度假服務。開發以“鶴”為主體的相關產品,如亞麻製品、木製品等紀念品、工藝品,這些商品的設計生產需要有明確的地方性、藝術性特徵,具有一定的旅遊紀念意義。

(二)加大宣傳力度,開發生態資源

要實現旅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對外宣傳教育可借鑑河北霧靈山國家級濕地的做法,利用資料手冊、標語、布告及宣傳車等各種宣傳手段[15]。除此之外,扎龍濕地還可以利用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高科技手段大範圍地宣傳保護其自然資源及珍惜物種。也可以藉助外界條件來宣傳教育工作,如:放映愛鳥護鳥影視片,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月”“世界濕地日”等活動,召開座談會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對遊客廣泛開展宣傳教育。保護區是天然大課堂,每年舉辦大專院校學生來保護區教育實習以及中學生的夏令營活動,並且不同層次和年齡的遊客設計宣傳的內容及手段不盡相同。最後,加大對扎龍濕地周邊居民的教育,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能力管理資源和進行控制,使社區居民參與到生態旅遊過程中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扎龍濕地,才能使其可持續發展。

(三)增加進水量,改善生態環境

面臨扎龍濕地愈加嚴重的缺水問題,各部分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現大慶工作、生活用水和齊齊哈爾動灌區,林甸東升水庫灌區的水田未達到規劃用量,中引工程現狀供水量在5億m3左右,尚有潛力開發[16]。由此可以積極進行多方協作,加大引嫩江水補充濕地水源及地下水補給的方式。不僅提高水體的自淨能力,治理了水污染。還緩解扎龍濕地目前面臨的缺水危機。另外,合理利用和調控烏裕爾河、雙陽河水,減少中上游截流,分流河水。同時加強天然水資源的保護和涵養。

(四)治理污染源,保護水資源

根據保護區水質現狀,水污染髮展趨勢制定扎龍濕地水資源保護規劃,管理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執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地質環境管理法》等法規,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管理辦法,對嚴重污染水資源的工廠、企業及個體要依法懲處。本著“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指導方針,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建立城鎮生活用水處理系統,採用生物工程等技術來治理濕地的營養化[17]。同時嚴格控制新的新污染源的增加,直接或間向水體排放污染物各種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盡而保護賴以生存的水資源環境。另外,建立定位監測站,給其它方式對保護區生態資源的數量、質量、生長、分布及消長變化進行動態監測,並建立預警預報系統及時制止突發污染事件,為保護濕地生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五)科學規劃管理

根據2003年8月1日施行的《黑龍江濕地保護條例》第32條規定:濕地應當由所在地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管理管理機構,濕地跨兩個以上市的,由省人民政府設立濕地管理機構#p#分頁標題#e#[3]。因此省政府要加大執法力度,將管理許可權劃分清楚,使其各個部門對其職責有明確的認識。管理機構還要進行自然資源管理、遊客管理、導遊管理,提高其素質和生態環保意識。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生態資源,使扎龍濕地生態旅遊開發步入正軌。

(六)多源籌措資金

資金不足制約著扎龍濕地生態旅遊的開發與保護。這一問題解決的渠道有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深入改革濕地旅遊資源開發管理體制,將濕地旅遊產業保護性開發引進股份制、合作制、外資獨資、民營制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渠道。一個方面是設立濕地資源保護和開發基金,成立基金會。政府機構、企業公司、各界名人、當地民眾、旅遊過客等為其提供部分資金。另一方面在現有事業經費基礎上,保護區積極爭取國家立項撥款以及國際、國內有組織的捐贈以及保護區的多種經營。

(七)加強國際組織聯繫,注重科研

加強國際學術交流,邀請外國專家來保護區講學,引進國外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性利用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建立起扎龍濕地與世界主要濕地保護網路體系。 扎龍濕地建立以來就開展了科研工作,10多年來在有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幫助參與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採用箇中方法對丹頂鶴等珍禽分布進行可調查,且積極開展珍禽馴養工作。通過人工孵化,散養繁殖等手段加大珍惜動物的數量。國家應當繼續加大投入建立保護區水文、氣象、土壤、生物等監測機構,形成保護區生態環境的監測網路,為有效保護及可持續利用濕地資源提供科技手段和科學依據[18]。 扎龍濕地是我國最大的以鶴類等大型水禽為主體的珍惜鳥類和濕地生態類型的國家級濕地,對調節本區氣候、滯儲洪水、淨化水體、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開展扎龍濕地生態旅遊,對保護濕地,提高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當地人和觀賞者的環境意識有重要意義。一方面,生態旅遊收入的一部分可以投入到濕地的保護中去,用以解決困擾多年的缺水,濕地面積縮小,水體污染,鳥類種群減少,等一系列的問題。另一方面,生態旅遊可以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使其從自然有破壞力的工作轉到旅遊業中增強對濕地的保護意識。扎龍濕地人員較多,人為破壞嚴重,所以開發生態旅遊則有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