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原理(2010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混凝土結構原理(2010年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混凝土結構原理》是2010年8月1日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劉立新和葉燕華主編,本書反映了我國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新進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混凝土結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受彎、受剪、受扭、受壓和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方法,混凝土構件裂縫、變形控制和耐久性,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混凝土結構原理
  • 作者:劉立新
  • ISBN:9787562932864, 7562932867
  • 頁數:229
  • 定價:30.00
  •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混凝土結構原理(第1版)》結合我國近年來混凝土結構的最新發展情況,主要介紹了混凝土結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受彎、受剪、受扭、受壓和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混凝土構件裂縫、變形控制和耐久性,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等。全書依據即將頒布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報批稿)編寫,各章均有按新規範設計的典型例題、思考題和習題。《混凝土結構原理(第1版)》可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混凝土結構課程教材使用,也可供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學習新規範參考
混凝土結構原理混凝土結構原理

作者簡介

劉立新,男,1947年10月出生,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基本理論及工程套用。曾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0多本,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1997年被國務院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教學名師。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混凝土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砌體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葉燕華,女,1956年生,江西人,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學院教授,建築工程系主任。美國混凝土學會會員,中國基建最佳化研究會暨舊房建築改造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江蘇結構分會會員,江蘇省招投標評標委員專家。曾榮獲華夏建設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出版教材5本。

目錄

1 緒論
1.1 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
1.2 混凝土結構的發展簡況及其工程套用_
1.2.1 混凝土結構發展的幾個階段
1.2.2 混凝土結構的工程套用
1.2.3 混凝土結構發展概況
1.2.4 混凝土結構計算理論的發展概況
1.3 本課程的特點與學習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2 混凝土結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
2.1 鋼筋
2.1.1 鋼筋的品種和級別
2.1.2 鋼筋強度和變形
2.1.3 鋼筋的疲勞
2.1.4 混凝土結構對鋼筋性能的要求
2.2 混凝土
2.2.1 混凝土的組成結構
2.2.2 混凝土的強度
2.2.3 混凝土的變形
2.3 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結
2.3.1 粘結的作用與性質
2.3.2 粘結機理分析
2.3.3 影響粘結強度的主要因素
2.3.4 鋼筋的錨固長度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3 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
3.1 極限狀態設計法的基本概念
3.1.1 結構的功能要求
3.1.2 結構的極限狀態
3.1.3 結構上的作用、作用效應和結構的抗力
3.2 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
3.2.1 結構設計問題的不確定性
3.2.2 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
3.2.3 結構的失效機率和可靠指標
3.3 極限狀態設計的實用表達式
3.3.1 荷載代表值
3.3.2 材料強度取值
3.3.3 結構的設計狀況
3.3.4 承栽能力極限狀態的設計表達式
3.3.5 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4 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1 受彎構件截面形式及計算內容
4.2 受彎構件基本構造要求
4.2.1 板的構造要求
4.2.2 粱的構造要求
4.3 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力性能
4.3.1 適筋粱的試驗研究
4.3.2 筋率與受彎構件正截面破壞特徵
4.4 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規定
4.4.1 基本假定
4.4.2 等效矩形應力圖
4.4.3 受彎構件正截面承栽力計算公式-l
4.4.4 界限相對受壓區高度
4.4.5 最小配筋率
4.5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5.1 基本計算公式
4.5.2 適用條件
4.5.3 設計計算方法
4.6 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6.1 受壓鋼筋的強度
4.6.2 基本計算公式
4.6.3 適用條件
4.6.4 設計計算方法
4.7 T形截面
4.7.1 概述
4.7.2 T形截面類型及判別條件
4.7.3 基本計算公式
4.7.4 適用條件
4.7.5 計算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5 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5.1 斜裂縫的形成
5.2 無腹筋梁的受剪性能
5.2.1 斜裂縫出現後無腹筋梁的應力狀態
5.2.2 無腹筋梁的受剪破壞形態
5.2.3 影響無腹筋梁受剪承載力的因素
5.2.4 無腹筋梁的受剪承載力
5.3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性能
5.3.1 斜裂縫出現後有腹筋梁的應力狀態
5.3.2 有腹筋梁的受剪破壞形態
5.4 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4.1 受剪承栽力計算公式
5.4.2 適用條件
5.4.3 計算方法
5.5 受彎構件縱向鋼筋的構造要求
5.5.1 抵抗彎矩圖
5.5.2 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
5.5.3 縱向受力鋼筋的截斷
5.5.4 受力鋼筋的錨固和搭接
5.5.5 鋼筋細部尺寸
5.6 鋼筋混凝土伸臂梁設計例題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6 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6.1 概述
6.2 構件的開裂扭矩
6.2.1 構件開裂前的應力狀態
6.2.2 矩形截面開裂扭矩
6.3 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計算
6.3.1 受扭構件配筋方式
6.3.2 純扭構件的破壞形式
6.3.3 矩形截面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計算
6.3.4 箱形、T形和工形截面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計算
6.4 彎剪扭構件受扭承載力計算
6.4.1 彎剪扭構件的破壞形式
6.4.2 剪扭相關性
6.4.3 彎剪扭構件受扭承栽力計算
6.4.4 受扭計算公式適用條件
6.5 受扭構件配筋構造要求
6.6 壓彎剪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6.6 壓扭構件
6.6.2 壓彎剪扭構件
6.7 拉彎剪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6.7.1 拉扭構件
6.7.2 拉彎剪扭構件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7 受壓構件承截力計算
7.1 受壓構件的類型及一般構造要求
7.1.1 受壓構件的類型
7.1.2 一般構造要求
7.2 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7.2.1 配有普通箍筋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7.2.2 配有螺旋式箍筋軸心受壓柱承裁力計算
7.3 偏心受壓構件的受力性能分析
7.3.1 偏心受壓短柱的受力特點和破壞形態
7.3.2 截面承栽力N-M關係
7.3.3 附加偏心距
7.3.4 偏心受壓長柱的受力特點及設計彎矩計算方法
7.3.5 兩種破壞形態的界限
7.4 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承截力計算的基本公式
7.4.1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壓構件承栽力計算公式
7.4.2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壓構件承栽力計算公式
7.5 不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承截力計算方法
7.5.1 大、小偏心受壓破壞的判別
7.5.2 截面設計
7.5.3 截面校核
7.6 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承截力計算方法
7.6.1 截面設計
7.6.2 截面校核
7.7 對稱配筋工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承截力計算
7.7.1 大偏心受壓構件計算公式
7.7.2 小偏心受壓構件計算公式
7.7.3 截面設計
7.8 雙向偏心受壓構件承截力計算
7.8.1 雙向偏心受壓構件受力特點
7.8.2 近似計算方法(倪克勤公式)
7.9 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受剪承截力計算
7.9.1 軸向壓力對構件斜截面受剪承栽力的影響
7.9.2 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受剪承截力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8 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
8.1 軸心受拉構件
8.2 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
8.2.1 偏心受拉構件的破壞形態
8.2.2 偏心受拉構件承栽力計算
8.3 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9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裂縫、變形和耐久性
9.1 概述
9.2 裂縫寬度驗算
9.2.1 粘結滑移理論
9.2.2 無滑移理論
9.2.3 我國規範裂縫寬度計算方法
9.3 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
9.3.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撓度與剛度的特點
9.3.2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
9.3.3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長期剛度
……
10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