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是湖南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長沙理工大學、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建設工程質監站、福建省第五建築工程公司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完成的建築類施工工法;作者分別是陳火炎、楊偉軍、趙波、薛宗明、蔡自力、嚴捍東;適用範圍是非抗震設防地區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7度地區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以混凝土製品為牆體的裂縫控制施工,不包括±0.000以下的牆體和構築物牆體。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主要的工法特點是強調對磚塊材料乾縮率和最大吸水率的控制;在牆體不同材料和構件交接處設定應力釋放縫以釋放溫度應力和乾縮變形產生的內應力;通過設定通長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網片)阻礙拉結鋼筋和砌體的相對滑移;易於操作,便於事後質量檢查。

2008年1月31日,《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定為2005-2006年度國家二級工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 工法編號: YJGF196-2006
  • 完成單位:湖南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長沙理工大學、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建設工程質監站、福建省第五建築工程公司、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 主要完成人:陳火炎、楊偉軍、趙波、薛宗明、蔡自力、嚴捍東
  • 審批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主要榮譽:國家二級工法(2005-2006年度)
形成原因,工法特點,操作原理,適用範圍,工藝原理,施工工藝,材料設備,質量控制,安全措施,環保措施,效益分析,套用實例,榮譽表彰,

形成原因

混凝土多孔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混凝土磚塊製品是新型牆體材料的主導產品,在建築工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它們是以水泥、砂、石為主要原料,可摻入適量工業廢渣,經機械攪拌、震動成型、脫模養護而成的新型牆體材料,符合國家節地、節能及環保政策,符合牆改精神,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由於這類新型牆體材料有其自身的特性,在施工中混凝土製品牆體較燒結的黏土磚牆更容易出現牆體開裂現象,施工套用不當會產生一些質量通病,嚴重影響新型牆體材料的推廣套用。經過多年的現場調研、室內試驗、示範工程推廣套用,總結制定《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工法特點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工法特點是:
1.強調對磚塊材料乾縮率和最大吸水率的控制以減少混凝土製品乾縮變形。
2.在牆體不同材料和構件交接處設定應力釋放縫以釋放溫度應力和乾縮變形產生的內應力,並在該處採取增強措施。
3.通過設定通長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網片)阻礙拉結鋼筋和砌體的相對滑移,增大了拉結鋼筋(網片)與砌體共同工作範圍,加大其約束砌體變形的作用。
4.在牆體應力集中處設定控制縫以釋放溫度應力和其他荷載、變形產生的內應力。
5.易於操作,便於事後質量檢查,可有效解決或減輕混凝土製品牆體裂縫問題。

操作原理

適用範圍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適用於非抗震設防地區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7度地區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以混凝土製品為牆體的裂縫控制施工。不包括0.000以下的牆體和構築物牆體。

工藝原理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工藝原理敘述如下:
控制砌體磚塊出廠時的乾燥收縮率和絕乾至含水飽和的吸水率,使用混凝土砌塊專用砂漿,在牆體與樑柱等不同材料和構件交接處設定應力釋放縫,並在該處加設抗裂砂漿貼上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增強層,在開槽開孔處以及洞口周邊設定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採取如加設構造柱、適量配置通長鋼筋等構造措施,以增加牆體的整體性和抵抗溫度收縮應力的能力,來控制牆體裂縫的產生和擴展。

施工工藝

  • 工藝流程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工藝流程見圖1。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1 工藝流程圖
  • 操作要點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一、施工準備
1.混凝土製品(磚、塊)產品齡期不應少於28天,在濕度較大或溫度較低的環境下宜適當延長。出廠時控制2個指標。乾燥收縮率不大於0.065%;絕至含水飽和的最大吸水率:當密度大於2000千克/立方米時,最大吸水率不大於160千克/立方米;當密度1680~2000千克/立方米時,最大吸水率不大於200千克/立方米;當密度小於1680千克/立方米時,最大吸水率不大於240千克/立方米。
產品運輸與堆放應避免磕碰,防止缺棱掉角。現場存放場地必須硬化,周邊排水暢通,並有防止雨淋措施。不得使用被雨水淋濕的磚塊。雨季時磚塊應提前備料並置放於室內。磚塊應防止被油物等污染。
2.外牆宜採用二排孔及以上混凝土空心砌塊或混凝土多孔磚。砌築砂漿宜採用專用砂漿,並應符合設計強度要求和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砂漿稠度宜控制在50~70毫米。
3.砌筑前應將構造柱鋼筋紮好,並保證其位置準確,鋼筋的數量、長度、接頭、型號等應滿足規定的要求。
4.磚塊砌筑前應做好技術交底,詳細說明牆體上的門窗洞口、窗台、預留預製構件的位置,並將灰縫厚度、拉結筋布置、組砌方式做詳細交底。應根據設計要求,結合現場情況、設備條件等制定施工方案。
5.牆體砌筑前必須按照設計圖紙的房屋軸線編繪牆體砌塊平、立面排列圖。應根據砌塊規格、灰縫厚度和寬度、門窗洞口尺寸、過梁與圈樑的高度、構造柱位置、預留洞大小、管線、開關、插座敷設部位等進行排列,並以主規格砌塊為主輔以相應的配套砌塊。
二、砌築牆體
1.牆體施工應採用雙排外腳手架或里腳手架,在牆體內不應設腳手架眼,如必須設定時,待砌體完成後,須用C20混凝土將腳手架眼填實。嚴禁在牆體下列部位設定腳手架眼:過樑上部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範圍及過梁跨度1/2的高度範圍內;寬度小於800毫米的窗間牆;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各500毫米範圍內;門窗洞兩側200毫米和牆體交接處400毫米的範圍內;設計規定不允許設腳手架眼的部位。
2.非承重牆體應與鋼筋混凝土柱或剪力牆拉結,拉結筋間距應≤500毫米,並根據磚塊的模數進行調整,並應滿足《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要求及設計要求。
3.磚塊非承重牆體大於4米時,宜加設構造柱。當牆高超過4米時,在牆體半高處設定與柱連線且沿牆貫通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壓梁(圖2)。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2 壓梁
4.在牆體薄弱和應力集中處宜設定控制縫,如牆體高度和厚度突變處,門窗洞口的一側(圖3)。控制縫間距不宜超過18米,並應做好室內牆面的蓋縫粉刷。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3 控制縫構造
5.線管預埋密集的牆體(如住宅樓梯間牆),應在牆體砌築時預先留出線槽,在管線預埋完畢後用C20細石混凝土澆灌填實(圖4),不得在磚塊牆體砌築完畢後切割槽、打線槽。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4 磚塊密集管線安裝措施
6.牆體內不得混砌黏土磚或其他牆體材料。鑲砌時,應採用有混凝土製品材料強度同等級的預製混凝土塊。
7.砌築時應控制磚塊的含水率,一般情況下混凝土製品不得澆水。當氣候乾燥炎熱時,砂漿水分蒸發太快,砌築時可稍加噴水濕潤(含水率應為5%~8%),並立即砌到位。磚塊表面有浮水時,不得砌築施工,並避免施工用水流淌到磚牆上。
8.砌築磚塊的砂漿將封底面朝上錯縫砌築,外牆外側應採用原漿勾縫。
9.砌築磚塊的砂漿應隨鋪隨砌,牆體灰縫應橫平豎直。水平灰縫宜採用坐漿法滿鋪磚封底面或小型空心砌塊全部壁肋,豎向灰縫應採取滿鋪端面法,即將磚塊端面朝上滿鋪砂漿再上牆擠緊,然後再加漿插搗密實。水平灰縫飽滿度不低於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低於80%。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8~12毫米,並做勾縫處理,凹進牆面2毫米。
10.牆體的第一皮砌塊孔洞套用不低於M7.5的砌築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填實。±0.00以下及衛生間宜採用不低於MU10.0的混凝土實心磚砌築,如採用空心砌塊,砌塊孔洞套用不低於M7.5的砌築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填實;衛生間牆體根部應預先澆築高度不小於200毫米的C20素混凝土坎台。
11.牆體日砌高度不宜超過1.5米,冬期和雨天不宜超過1.2米。雨天砌築時,砂漿稠度應適當減少,收工時應將砌體頂部覆蓋好。
12.加強頂層構造柱與牆體的拉結,拉結鋼筋網片或拉筋的豎向間距不宜大於400毫米,伸入牆體長度不宜小於1000毫米。
13.房屋頂層山牆可採取設定水平鋼筋網片或在山牆中增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在山牆內設定水平鋼筋網片時,其間距不宜大於400毫米;在山牆內增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時,其間距不宜大於3米。
14.牆體承重房屋,宜在頂層和底層設定通長鋼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宜為塊高的模數,縱筋不少於4Φ10,箍筋為Φ6@200,混凝土強度等級宜為C20。
15.當混凝土磚塊牆體與圈樑底的連線設計無明確規定時,可在要澆築混凝土時,沿梁底每1.5米水平長度預留2Φ6拉結筋伸入牆中一皮磚高度的豎向灰縫內,與砌築砂漿固結成整體。
16.設定構造柱和圈樑的牆體應先砌牆,後澆混凝土。構造柱與牆體的連線處應砌成馬牙槎,每一個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過300毫米,馬牙槎應先退後進,拉結筋按設計要求設定,設計無要求時,一般沿牆高每500毫米設定2根Φ6的水平拉結鋼筋或Φ6拉結鋼筋網片,每邊伸入牆內不宜小於1000毫米或伸至洞口邊(見圖5)。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5 拉結鋼筋網片
17.距梁板底部約300毫米高的磚塊牆體,至少應間隔7天,待下部牆體變形穩定後再砌築。最上一皮應採用混凝土實心磚斜砌擠緊,空隙處宜待7天后用砂漿填實。
18.施工中如需設定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的牆面不應小於600毫米,且頂部應設過梁。填砌施工洞口時所用砂漿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
三、粉刷前牆面節點處理
1.磚塊牆體內設定暗管、暗線、暗盒應考慮採用開槽、鑽孔,但不得引起磚塊鬆動和開裂;在預暗線、暗管等的孔槽間隙,應先用砂漿分層填實,並沿縫長方向用抗裂砂漿貼上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加強(圖6)。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6 預埋管線處加強
2.磚塊牆體門窗洞口應採取下列措施:
門窗洞兩邊200毫米範圍內的磚塊牆體宜採用不低於MU10混凝土實心磚砌築,如採用混凝土多孔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磚塊孔洞套用不低於M7.5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門窗洞口四角(600毫米×600毫米)範圍內用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加強(圖7)。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7 磚塊牆門窗洞防裂措施
窗台應加設現澆或預製鋼筋混凝土壓頂門窗洞口上方應採用鋼筋混凝土過梁。壓頂和過梁入牆長度不小於250毫米,或錨入柱內;壓頂和過梁的高度應符合磚塊的模數。
3.非承重磚塊牆體與不同材料(如混凝土梁、柱、板)的界面套用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加強;在牆體與不同材料交接處,抹灰前沿縫長方向應先抹一道寬度為300毫米、厚度為5毫米的抗裂砂漿(1:3水泥砂漿摻入抗裂纖維,摻量為0.9千克/立方米)找平層,再將寬度為250毫米的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均勻壓入砂漿層中(圖8)。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
圖8 磚塊牆體與混凝土梁(板)柱交接處加網示意
4.牆體基層表面的塵土、殘渣污垢、油漬、隔離劑等應清理乾淨,牆面的灰縫、孔洞、鑿槽填補密實、整平、清除浮灰,同時應剔平突出部位,光滑部位應鑿毛。
5.抹灰前牆面不宜灑水,天氣炎熱乾燥時可在操作前1~2小時適度噴水。牆上的配電箱、盤、盒應做保護。
6.為保證抹灰面與基層粘結牢固,抹灰前應對基層進行處理。可用細砂拌制1:0.5水泥108膠漿對牆體表面(包括混凝土柱、梁、板)進行甩漿(宜噴漿處理),並及時養護,待漿面凝結達到一定的強度(≥1兆帕)後方可進行抹灰。對填充牆與柱、梁、板相交處易形成抹灰裂縫、空鼓的部位,宜提前刷界面劑。
四、抹灰工程
1.抹灰宜在牆體砌築完工14天后進行。房屋頂層內粉刷宜待屋面保溫層、隔熱層施工完畢後方可進行。
2.外牆抹灰層應設定分格縫,分格條必須深入過渡層表面,分格縫間距不宜大於3米,並採用高彈塑性、高粘結力、耐老化的密封材料鑲嵌。
3.門窗側壁:門窗側壁分層填實抹嚴後(門窗框與牆體間隙用麻刀水泥砂漿或麻刀混合砂漿進行填補,塑鋼與鋁合金門窗與牆體間隙採用PU發泡劑進行填塞,並切割成深5~8毫米槽後,內外再用砂漿填補密實),用抹子劃出深、寬為3毫米×3毫米的溝槽,避免框體膨脹造成側壁空鼓。需要打密封膠的框體周圍,抹灰時應留出5毫米×7毫米的縫隙,以便嵌縫打膠。
4.外牆抹灰底層宜採用聚丙烯纖維防裂砂漿(1:3水泥砂漿中加入抗裂聚丙烯纖維,纖維長度6毫米,纖維摻量為0.9千克/立方米)。
5.在進行框架填充牆抹灰時,如填充牆厚度小於梁、柱厚度時,應先抹牆面灰再抹梁面和柱面灰,以使鋼筋混凝土梁、柱與填充牆交界面可能出現的裂縫,隱藏在梁、柱抹灰層的內部;當填充牆與梁、柱同厚度時(如異型框架梁、柱),則可在填充牆與梁、柱交界處,用專用工具抹出凹槽,並嵌填柔性好的密封膏,使可能出現的裂縫控制在凹槽內,或在上述部位設定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防止在交界處灰層開裂。

材料設備

一、材料要求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所用的材料及要求如下:
1.工程中採用的普通混凝土製品的品種、規格、強度等級和密度等級等技術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和技術性能,應滿足《混凝土多孔磚》JC 943-200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 8239-1997等標準中有關條文規定。不得使用齡期不足28天的磚塊。
2.磚塊出廠時的乾燥收縮率不得大於0.065%。
3.磚塊出廠時的最大吸水率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最大吸水率
密度(千克/立方米)
最大吸水率(千克/立方米)不大於
密度(千克/立方米)
最大吸水率(千克/立方米)不大於
>2000
160
<1680
240
1680~2000
200
4.用於承重的磚塊強度等級不得低於MU10。用於非承重的外牆磚塊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MU7.5,內牆不宜低於MU5.0。
5.優先選用專用砂漿,採用的砌築砂漿或抹灰砂漿應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築砂漿》JC 860-2000的標準要求,其砂漿分層度不得大於30毫米,稠度宜為60~90毫米。
6.拌制混合砂漿用的石灰膏,電石灰,粉煤灰和磨細生石灰粉等無機摻合料應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JGJ/T 14-2004有關條文的規定。
7.配製砂漿時可摻入外加劑,外加劑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8.用於增強的玻纖格線布,應為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網眼尺寸≤8毫米×8毫米,單位面積重量≥130克/平方米,耐鹼斷裂強力(經緯向)不小於1000牛/50毫米,7天耐鹼強力保留率(經緯向)≥90%並具有出廠合格證。
9.運輸工具有:砌塊夾具、專用砌塊小推車、塔吊、施工電梯井、物料提升機。
二、設備機具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所用的設備機具明細如下:
1.小型機具:切割機、小電鑽、衝擊鑽。
2.輔助工具:瓦刀、刮尺、拌砂漿的桶、鏟、噴水壺、線墜等。
3.檢測工具:靠尺、垂球、鋼尺、拉線、塞尺、皮數桿等。

質量控制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
1.應嚴格按照建築工程質量有關要求及《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3-200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JGJ/T 14-2004、《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範》GB 50210-2001、《混凝土多孔磚建築技術規程》DBJ 43/002-2005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磚砌體工程技術規程》DBJ 43/003-2005執行。
2.進入施工現場的混凝土製品應具有產品出廠合格證。
3.磚塊的最大吸水率應符合該工法“材料要求”第3條要求。
4.磚塊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於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低於80%。
5.用於增強的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抗裂纖維應具有出廠合格證。
6.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裁減尺寸允許偏差不大於-10毫米。
7.耐鹼塗覆玻纖網片位置偏差:埋置位置應符合要求,塗塑耐鹼玻璃纖維網片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於100毫米。
8.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與基體之間和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應無脫落,空鼓率不大於10%,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

安全措施

採用《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施工時,除應執行國家、地方的各項安全施工的規定外,尚應遵守注意下列事項:
1.混凝土製品牆體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應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JGJ/T 14-2004、《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範》GB 50210-2001、《混凝土多孔磚建築技術規程》DBJ 43/002-2005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磚砌體工程技術規程》DBJ 43/003-2005有關要求執行,並遵守2005年前已執行的建築工程安全技術規定。
2.在2.0米以上高度作業時,必須制定相應的預防高處墜落措施。
3.高處作業人員要求全部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教育,能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
4.施工現場應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誌懸掛於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設紅燈警示。
5.安全防護設施需經驗收合格簽字後,方可使用。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以及變動後重新恢復的均須經項目部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方可實施。
6.各類移動式操作平台及作業平台、卸料平台需按規定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作業。各作業平台的平台口應設定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7.小型施工機具和砌體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於1米,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米。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物件。
8.砌體砌築時,保證作業人員有可靠立足點,作業面按規定設定安全防護設施。作業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環保措施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環保措施如下:
1.水泥、砂、纖維投料人員應佩戴口罩、穿長袖衣服,接觸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人員還應戴手套,防止吸入粉塵、損傷皮膚。
2.現場實行封閉化施工,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噪聲、揚塵、廢物排放。
3.現場砌體堆碼整齊。

效益分析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對混凝土製品(磚、塊)的自身特性,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混凝土製品(磚、塊)牆體裂縫問題的技術措施,已在湖南各地數百幢工程中得到套用和取得成效,建築面積達366.55萬平方米使用混凝土製品(磚、塊)45660萬塊標磚,套用效果良好,套用工程的磚塊牆體無結構性裂縫產生,牆面無龜裂紋、滲漏水等現象發生。由於裂縫的控制,保證工程質量,避免由於牆體裂滲而返工修補造成的工期延誤及其經濟損失,推動了混凝土製品(磚、塊)的工程套用,從而帶來了社會和經濟效益。
一、經濟效益
(一)直接經濟效益
1.砌築240牆體10立方米,採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混凝土多孔磚較黏土實心磚牆節約材料費261.18元,節約人工費73.11元。
2.混凝土多孔磚外形比黏土實心磚規整,外形尺寸誤差小,牆面抹灰可減薄,從而簡化了牆體的抹灰工序,也節約了抹灰的砂漿。按每面牆體抹灰層(10毫米)減薄2毫米,則抹灰造價降低20%。以石灰砂漿磚牆抹灰為例,由每100平方米596.33元下降到477.06元,節約119.27元。
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約有牆體0.5立方米,牆面2.8平方米,因此,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約降低直接成本:(261.18+73.11)×0.05+119.27×0.028=20.05元。
耐鹼塗覆玻纖格線布、抗裂砂漿等材料和施工費增加,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10元。
保守估計按30%各種取費,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降低綜合成本約21.36元。
(二)間接經濟效益
1.混凝土製品在運輸裝卸施工過程中,不易損壞,損耗較黏土實心磚約低25個百分點以上,則10立方米一磚磚牆可節省費用5.31×0.25×240=318.6元。
合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18.6×0.05=15.93元。
2.使用混凝土多孔磚可免交新型牆體材料費每平方米6.9元。
3.施工工期縮短效益忽略。
砌築混凝土製品(磚、塊)比砌築黏土實心磚每天至少可多砌4平方米。考慮每天每人產生的其他費用為10元,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砌築混凝土多孔磚比砌築黏土實心磚可節約:10×30%×2.8/4=2.1元。
故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間接降低綜合成本約24.93元。
綜合考慮各方面,混凝土製品(磚、塊)砌體建築的造價相對於黏土實心磚的造價降低了46.29元/平方米,對於一棟10000平方米的建築,可節約投資46餘萬元。
二、社會效益
1.節土:黏土實心磚每萬塊標磚需土22立方米,按2米深土計算,占用土地11平方米,合0.0165畝,故混凝土製品(磚、塊)每萬塊標磚可節土0.0165畝。
2.節能:黏土實心磚每萬塊標磚能耗約1.45噸標煤混凝土製品(磚、塊)每萬塊標磚能耗約0.4噸標煤,故混凝土製品(磚、塊)每萬塊標磚可節能1.05噸標煤。
3.減排(減少環境污染):每噸標煤產生二氧化硫約0.025噸,混凝土製品(磚、塊)每萬塊標磚可節約1.05噸標煤。故混凝土製品(磚、塊)每萬塊標磚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0.026噸。減少環境污染1.05/1.45=72.4%。
註:施工費用以2005-2006年施工材料價格計算

套用實例

《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的套用實例如下:
自1999年至2005年,共有百餘幢建築物(總建築面積527700平方米)按照該工法進行裂滲控制施工,其中長沙理工大學西苑學生公寓7號、8號樓、長沙金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BOBO天下城商務樓、湖南工業大學學生公寓、株洲新苑小區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能較嚴格控制各工藝流程,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這些工程均已通過竣工驗收,經檢定牆體無結構性裂縫產生,牆面無龜裂紋、滲漏水現象發生。
長沙金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BOBO天下城商務樓工程位於長沙市芙蓉南路1段88號,2005年4月開工,2006年8月竣工,框剪結構;裙樓5層,塔樓20層,室內分戶牆為混凝土空心砌塊牆體,牆厚190毫米,戶內廚、衛間隔牆120厚混凝土空心砌塊牆體,套用混凝土空心砌塊總計1875立方米。
長沙理工大學西苑學生公寓7號、8號棟,位於長沙理工大學東校區內。建築面積29674平方米,7層磚混結構(局部框架),條基(局部獨立基礎),每平方米造價765.97元。2003年5月4日工程開工,2003年12月20日主體驗收,2004年5月1日工程竣工。牆體全部採用混凝土多孔磚,按該工法控制裂縫。
註:施工費用以2005-2006年施工材料價格計算

榮譽表彰

2008年1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建質[2008]22號”檔案發布《關於公布2005-2006年度國家級工法的通知》,《混凝土砌塊(磚)牆體裂縫控制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05-2006年度國家二級工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