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網低噪聲系統

深空網低噪聲系統

《深空網低噪聲系統》是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MacgregorS.Reid。

基本介紹

  • 書名:深空網低噪聲系統
  • 作者:[美]Macgregor S. Reid 主編
  • 譯者:李贊 
  • ISBN:9787302316237
  • 定價:65元
  • 出版時間:2013-5-23
  • 裝幀:精裝
  • 版次:1
前言,目錄,

前言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是設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帕薩迪納的一個研究部。JPL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早期,當時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航空實驗室的學生Frank Malina,就他的畢業論文嚮導師Theodore von Karman提出了一個設計、建造和測試火箭發動機的建議。建議被接納後,Malina就開始著手研究工作。他很快挑選了兩個助手,而且他們的合作研究獲得了很大進展。實際上加州理工學院禁止他們進一步開展實驗(與噪聲過大有關),於是他們將實驗設備搬到了約距加州理工學院校園12km的一個乾燥的河谷內,正好在帕薩迪納市所轄範圍外,即現在的La Caada市,也是目前JPL所在的位置。
實驗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都進展得很順利,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Karman將該項研究擴建成了一個新的實驗室,後來稱為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成功實驗使其在整個“二戰”期間和以後都獲得了美國陸軍的資助。此時,美國正在研製彈道飛彈,JPL參與了無線電跟蹤和飛彈控制項目,而這一跟蹤系統就是目前用於跟蹤太空飛行器的全球深空網(DSN)的先驅。
蘇聯在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二年,JPL併入新成立的國家航空航天局,自此,JPL及DSN就一直領導或支持著對太陽系每一顆行星和其他諸多天體的探測活動。
當前JPL的目標之一是更深入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進而了解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和進化。這一目標將由那些到達行星、行星的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的機器人太空飛行器來承擔。除此之外,JPL還支持探測宇宙邊界的許多宇宙飛行器的星載觀測,而且,這些探測活動所獲得的數據還在穩步增長中。而DSN的目標是從太空飛行器獲取遙測數據、向太空飛行器傳送遙控指令、獲取太空飛行器的位置和速度、進行甚長基線干涉觀測、進行射電和天文研究、為射電科學試驗測量無線電波的各種變化、蒐集科學數據、監視和控制測控網的性能。
DESCANSO系列叢書的主編Joseph H.Yuen規定了DSN技術的範圍和描述。本書是該系列叢書之一,闡述構成所有DSN地面站前端的低噪聲微波系統。微波前端是確定接收鏈路乃至整個地面站靈敏度和性能的關鍵。接收系統的靈敏度和性能用G/T值來表示,這裡G是天線增益,T是整個接收鏈路的總噪聲溫度,通常稱為系統工作噪聲溫度Top。為了提高地面站的接收能力,必須提高G/T值,它可以通過增大天線增益或減小Top來實現。過去,DSN既增大天線增益G,也減小系統工作噪聲溫度Top,但事實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減小Top比增大G會更加經濟和有效。
因為地面站的微波前端對於確定接收鏈路的靈敏度和性能至關重要,接收系統的設計者們有責任付出巨大努力來減小Top、標校和保持前端的低噪聲。Top確定的越精確,就越能減小太空飛行器任務設計中允許的容差,而減小太空飛行器功率設計容差能夠大大降低成本,對於同樣的太空飛行器功率而言,就意味著增大科學數據的傳送速率,或在這兩者之間進行折衷。因此,提高接收鏈路的校準精度是極其重要的。精確的噪聲溫度校準對於保持地面站的低噪聲性能也同樣重要,同時,天線增益的測量精度也非常重要。本書還介紹了目前天線校準和其他一些新技術。
在行星際距離上成功完成無線電通信很困難,也極富挑戰性。在DSN系統中為達到所需的系統靈敏度,都需採用極低噪聲的前端。本書描述了DSN中各種低噪聲系統,包括它們的開發、校準和操作,以及這些系統是如何用於跟蹤和科學試驗的。其中一章敘述前端的總系統噪聲溫度校準,其他章節詳細闡述幾種低噪聲接收機前端,還有大氣和天線增益的校準。
本書適合於通信系統、射電和天文台、空間研究設施和干涉測量天文台的設計和操作者們閱讀。本書給出了嚴密而詳細的分析,為便於參考,還匯集了一些關鍵的公式。在系統噪聲溫度計算中一般不使用精確定義(比通常工業中使用的更精確),它們都基於IEEE標準和規範,而技術人員通常都不使用,其他書本也沒有探究得如此詳細。然而,所有的分析過程和公式都用來自現場的測量數據的實例充分說明。詳細的說明使讀者利用有限的知識就足以理解全文,但必要時,仍不缺乏嚴密的推導,雖然有些部分可能用到研究生程度的微積分知識,但具備高等代數和大學微積分知識的讀者一般就能夠理解本書中的內容。分析是通過示例和詳細研究計畫給出的,所以測量數據校準誤差的均值和統計分析並不需要進行數學運算。

Macgregor S.Reid,
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2008年2月

目錄

第1章概論1
參考文獻8
第2章深空網所用的系統噪聲概念9
2.1概述9
2.2噪聲溫度的概念12
2.2.1熱噪聲12
2.2.2系統工作噪聲溫度13
2.2.3普朗克輻射定律噪聲功率減小14
2.2.4不同參考位置噪聲溫度的轉換17
2.2.5噪聲溫度和損耗分量19
2.2.6接收機噪聲溫度和噪聲係數19
2.3天線19
2.3.1天線噪聲溫度19
2.3.2DSN天線21
2.3.3天線外部噪聲源23
2.4低噪聲放大器30
2.4.1接收機等效噪聲溫度30
2.4.2級聯放大器的噪聲溫度30
2.5接收系統32
2.5.1接收系統的品質因數32
2.5.2接收系統工作噪聲溫度32
2.6測量方法47
2.6.1Y因子噪聲溫度校準法47
2.6.2衰減50
2.6.3接收系統的非線性51
2.6.4接收系統小型校準55
2.7DSN中的輻射計55
2.7.1引言55
2.7.2總功率輻射計56
2.7.3迪克輻射計58
2.7.4加噪聲輻射計58
2.7.5輻射計穩定性62
2.8現狀和未來64
參考文獻70
第3章紅寶石脈澤74
3.1引言74
3.2紅寶石特性77
3.3旋子諧振、外加磁場、紅寶石定向、低溫需求和激勵78
3.4旋子晶格弛豫時間、反轉比、躍遷機率、填充係數和磁Q80
3.5紅寶石脈澤的噪聲溫度86
3.6紅寶石脈澤用作噪聲溫度標準91
3.7防射頻干擾94
3.8早期的DSN腔體脈澤94
3.9梳型行波脈澤97
3.10反射波脈澤108
3.11Ka頻段返回腔體脈澤110
3.12脈澤設計分析112
參考文獻121
第4章低溫製冷系統126
4.1簡介126
4.2使用低溫冷卻的優點128
4.3開環製冷130
4.4熱傳遞134
4.5裝在天線上的製冷器的操作138
4.6閉環氦制冷機139
4.7小結151
參考文獻152
ⅩⅤⅠⅠ
ⅩⅤⅠⅠⅠ
第5章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低噪聲放大器154
5.1引言——半導體的電導率154
5.1.1載流子和能帶間隙154
5.1.2載流子的遷移特性155
5.1.3施主雜質和受主雜質157
5.1.4異質結——HEMT與MESFET158
5.2多簡稱器件(MAD)——HEMT簡史159
5.2.1用於深空網和射電天文的HEMT
——旅行者飛抵海王星159
5.2.2深空網的InP基HEMT低噪聲放大器160
5.3HEMT的生長技術161
5.3.1分子束外延(MBE)161
5.3.2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法(MOCVD)162
5.4HEMT材料的演變——從GaAs到InAs163
5.4.1AlGaAs/GaAs基低噪聲HEMT器件的
最佳化結構164
5.4.2GaAs贗同晶HEMT器件
——AlGaAs/InGaAs/GaAs基PHEMT165
5.4.3InP上InAlAs/InGaAs HEMT器件167
5.4.4GaAs基InAlAs/InGaAs HEMT器件
——變形高遷移電晶體或MHEMT168
5.5器件製造169
5.5.1晶片的製備與清潔169
5.5.2“混合”光刻照相170
5.6HEMT器件的噪聲模型174
5.6.1帶噪線性二端模型174
5.6.2半經驗小信號噪聲模型175
5.7低噪聲放大器的開發179
5.7.1器件特性表征——低溫探針測試台179
5.7.2器件特性表征——低溫探針台校準181
5.7.3器件特性測量及模型182
5.7.4無源元件特性測量及模型185
5.8低噪聲放大器的建模和特性表征186
5.9子系統測量190
5.10小結192
參考文獻193
第6章微波頻率上的大氣衰減和噪聲溫度204
6.1概述204
6.2地表氣象模型206
6.2.1Tp(h)的計算206
6.2.2α(h,f)的計算207
6.3水汽輻射計數據212
6.3.1水汽輻射計及其數據處理方法212
6.3.2由31.4GHz天空亮溫度測量數據計算
大氣噪聲溫度212
6.3.3基於WVR測量數據的DSN大氣噪聲溫度統計215
6.4天氣預報218
6.5結束語——未來發展方向220
6.5.1當前狀態220
6.5.2Ka頻段的近期發展221
6.5.3天線組陣221
6.5.4光通信222
6.5.5天基中繼轉發站222
參考文獻223
第7章天線校準225
7.1概述225
7.2對校準系統的要求228
7.3測量口面效率和指向精度的常規方法228
7.3.1源尺度修正係數229
7.3.2通量密度231
7.3.3輻射源溫度232
7.4光柵掃描法233
7.4.1系統噪聲溫度的波動236
7.4.2OTF測繪研發系統的設計238
7.4.3測試結果242
7.5盲指向校準243
7.6卡西尼木星微波觀察活動(Cassini JMOC)246
7.6.1引言246
7.6.2觀測247
7.6.3結果248
7.7深空網實用天線校準和測量設備(ACME)251
7.7.1ACME的主要功能251
7.7.2子系統的設計和說明252
7.7.3輻射計校準253
7.7.4指向性能測量253
7.7.5副反射器位置最佳化254
7.8小結254
參考文獻255
第8章微波天線全息術259
8.1引言259
8.2全息系統仿真262
8.3全息接收機信號分析269
8.4數據處理的數學公式272
8.5套用276
8.5.134m口徑波束波導研發天線276
8.5.2波束波導天線的重力特性278
8.5.3深空網34m口徑波束波導天線實用網281
8.5.4副反射器位置修正283
8.6小結284
參考文獻284
ⅩⅠ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