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皺鰓鯊

深海皺鰓鯊

深海皺鰓鯊(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是鯊魚中最原始的一種,有“活化石”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深海皺鰓鯊
  • 拉丁學名: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
  • :動物界
  • :軟骨魚綱
  • 分布區域挪威南非大西洋東部
概述,簡介,習性,分布,

概述

它和普通的鯊魚不一樣,口近連線埠,側面的線紋呈溝狀,鰓孔有6對,牙齒呈“山”字形,通常生活在深海。這種鯊魚平時生活在深達600米至1000米的海水中,數億年來幾乎沒有發生大的物種變異,素有“海洋活化石”之稱,非常罕見。
Chlamydoselachus_anguineusChlamydoselachus_anguineus

簡介

軟骨魚綱的1目。本目現存只1科1屬1種——皺鰓鯊科皺鰓鯊因鰓間隔延長而褶皺,且互相覆蓋,故稱為皺鰓鯊。體長1.5米左右,最長雌魚1.96米,雄魚1.65米。體鰻形。有6對鰓孔。口近端位。上下頜同形。每牙具3個長齒尖,屬枝牙型,有基板似化石異棘類(Xenac-anthus)的牙齒。鼻孔在側腹面。眼無瞬膜,具噴水孔。側線溝狀。脊索未收縮;前10個脊椎有清楚的環狀鈣化物;在臀鰭以後的脊椎,亦有環狀鈣化的跡象。臀鰭長;尾鰭中的脊椎稍向上翹,形成不顯著的歪型尾。數量很少分布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一般生活在450~760米的深海中。卵胎生。雄魚有極發達的鰭腳。春天受精。卵囊一端突起。發育在母體內進行。孵化期1年以上,翌年夏季,幼魚才生出。

習性

鯊魚發現人類有比較多的骨頭,因而它們更喜歡吃海豹,這真是一件幸運的事。它們裝備了範圍大得驚人的監測設備。鯊魚大腦的三分之二是用來探測氣味的,它能探測到在水中稀釋了100萬倍而且距離在400米之外的血液。鯊魚能夠知道自己的午飯在哪裡,但並非一定要靠獵物流出血液。當遇到危險時,群居的魚會散發出化學氣味以警告其他同伴。鯊魚會截獲魚類的這種信號,儘管散發氣味的魚甚至並沒有受傷,而只是神經緊張。鯊魚還具有感覺低頻聲音的能力,也就是說它能夠聽到很遠的地方的魚的特殊的心跳聲,並且通過貫穿全身的壓力感覺接收器來感覺遠處的獵物在水中的運動狀況。在鯊魚的頭部皮膚下的細胞可以精確地確定磁場的微小變化和微弱的電脈衝。這不僅能幫助它們在大海中航行,就像使用了指南針一樣,而且對它們的捕食也很有幫助,因為能感覺到遠處的魚獨特的肌肉運動,甚至包括埋在沙子裡的魚。有些鯊魚的中耳中甚至帶有深度測量儀。裝備了這種複雜而先進的裝置,捕食的鯊魚即使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也可以進行狩獵。鯊魚在白天的視力是非常好的,但是它們在夜間的襲擊更是毀滅性的。在鯊魚的肚子裡發現的東西被記錄的有啤酒瓶、錢袋、一隻手鼓、汽車號碼牌、蓋房子用的磚、一套盔甲和一隻完整的豪豬。一隻虎鯊被人發現吞食了三件外套和一件雨衣、幾條褲子、一雙鞋、一本駕照、一個鹿角、一打完好的龍蝦和一個裝滿了小雞的雞籠雌性深海皺鰓鯊的懷孕期可達3年以上,是自然界中懷孕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地球上最大的卵不是鴕鳥的卵,而是雌性鯨鯊的卵。這枚卵是在1953年發現的,長3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雌性沙地虎鯊所懷的胚胎在子宮裡就會互相殘殺。但是從1580年開始記錄以來,被鯊魚襲擊的人類只有不到2500人,僅相當於在1996年被馬桶弄傷的美國。

分布

皺鰓鯊現存數量很少,主要分布在挪威南非大西洋東部,日本澳大利亞的西太平洋,以及美國加州到智利的東太平洋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