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1989年,為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直屬事業單位,深圳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首批法定機構試點單位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
  • 主管單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 屬性:事業單位
  • 社團地址:廣東省深圳市
主要職能,發展歷史,科研環境,博士後創新基地,

主要職能

(一)承擔全市各類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的調查監測、計稅價格評估和諮詢、公示價格評估和諮詢、出讓底價評估和項目測算、資產核算以及規範標準制定等工作。
(二)承擔全市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諮詢服務。
(三)為全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的管理利用領域的法規、規章、規範性檔案及配套政策制定提供服務。
(四)承擔城市地質技術工作,自然資源的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生態修復的調查勘查、評估評價、監測預警、規劃計畫等技術工作,建立相關信息資料庫和公共服務平台。
(五)承擔地面坍塌防治相關的基礎性、技術性工作,建立並維護相關信息系統和資料庫。
(六)為全市各類自然資源和不動產使用權出讓、轉讓等提供基礎性、技術性服務。

發展歷史

1989年7月,深圳市物業估價所成立(並與原深圳市建設定額價格管理站(原深圳市建設局事業單位)合署辦公)。
1994年6月,深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深圳市物業估價所獨立掛牌辦公。
2001年3月,更名為深圳市房地產估價中心。
2008年12月,與原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整合(深圳市首批法定機構試點)。
2009年10月,整合更名為深圳市國土房產評估發展中心。
2011年7月,整合更名為深圳市房產評估發展中心。
2014年1月,深圳市房產評估發展中心(加掛深圳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2017年9月,整合更名為深圳市房產評估和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增加土地資產資本職能。
2019年3月,更名為深圳市不動產評估中心(深圳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2021年6月,整合更名為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2021年10月,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原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部分人員劃入整合)。

科研環境

研究方向:自然資源、不動產、地質環境、政策法規。
機構定位:深圳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實行企業化管理但不以營利為目的、履行相應公共服務職責的公益性法定機構。
治理結構:評估中心實行理事會決策、中心主任組織執行的管理體制。2013年理事會正式成立,是探索機構建設、內部制度完善、團隊建設、科研技術提升等方面的一大舉措。理事會為推進深圳市法定機構試點工作作出了貢獻。
核心價值觀:專業鑄就價值。
內設部門:政策和法律研究部、整體評估部、地價評估研究部、地價評估服務部、監察評估部、工程造價部、自然資源評估和研究部、自然資源市場服務部、地質環境研究部、地面坍塌防治部、綜合部11個部門。
辦公環境:在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所屬的土地房產交易大廈附樓一樓辦公。
科研氛圍:評估中心員工專業涵蓋房地產、工民建、經濟學、地理學、地質學、生態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法學等多種學科領域,多人持有資產評估師、土地估價師、房地產估價師、房地產經濟師、軟體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國家級職(執)業資格證書,員工素質高、實力強、專業廣、思維新,是一支擁有專業科研隊伍、團隊協作能力、不斷創新發展、開拓進取的優秀團隊。評估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於2013年1月份獲批成立,中心為進站博士後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和科研設備。。

博士後創新基地

深圳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評估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創新基地於2013年1月份獲批成立,其宗旨是圍繞上級部門的重點工作,系統開展前瞻性、基礎性的重大課題研究,引進和儲備高層次人才,為自然資源和不動產業以及深圳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理論研究和學術支持。中心博士後創新基地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後出站將頒發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大學等學校的博士後證書。
作為創新實踐基地,評估中心已建立了一套嚴格規範的博士後管理體系,一般在站博士後二十餘人,為進一步壯大中心科研力量,中心常年面向國內外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