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城韓侯祠聯

淮安府城韓侯祠聯

共有四聯,第一聯為: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第二聯為:力拔山,氣蓋世,因公束手;歌大風,思猛士,為子傷神。第三聯為:奠數千里長淮,神留桑梓;開四百年帝業,功冠蕭曹。第四聯為:英雄既許驅馳,固已誓忠漢,詎肯聽蒯生之計;豪傑非無智略,顧乃罔籌劉,只為酬蕭相之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安府城韓侯祠聯
  • 所在地區:楚州區鎮淮樓東路
  • 數量:共有4聯
  • 作者:周燾、楊聽廬
  • 創作時間:明、清
第一聯,第二聯,第三聯,第四聯,

第一聯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注釋
韓侯祠:在今楚州區鎮淮樓東路。明中葉因清河縣淮陰侯廟圮廢,新建於此。祀漢淮陰侯韓信。一知己:指漢承相蕭何。兩婦人:一指曾施食救韓信的漂母;一指屈害韓信的呂后。
解讀
韓信死於呂后之手,而非劉邦。劉邦是想殺韓信,但因其功多不忍殺之。再說韓信已經被劉邦軟禁,對那樣的死老虎已沒有殺的必要了。殺了反而會招致千古罵名。呂后窺測到了劉邦的微妙的心裡。放手一殺。並在殺功臣中樹立了自己的威權!強化了呂氏專政!可以說殺韓信是呂后立威的政治需要。作為呂后專權的絆腳石,韓信遲早總是要殺的.
此聯短短十個字,概括了韓信的一生。上聯指韓信蕭何的力薦而建功立業,亦因蕭何與呂后的密謀而屈死,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下聯指韓信因漂母而得生,因呂后而死,存亡繫於兩個女人之手,一為賢母,一為惡婦。
此聯亦有疵點,上聯的“生死”與下聯的“ 存亡”語意重複。這在對聯中,稱之為“合掌”病,且韓信之生與蕭何沒有關係。在陳家銓先生《名聯欣賞》 一書中有類似的一聯為:
十年興敗一知己;
七尺存亡兩婦人。
改“生死”為“興敗”,較為貼切,消除了前聯的敗筆。“十年”,指韓信拜將至被貶遭殺,大約十年時間。“七尺”,指韓信七尺之軀

第二聯

力拔山,氣蓋世,因公束手;
歌大風,思猛士,為子傷神。
注釋
力拔山,氣蓋世:指楚霸王項羽。項羽韓信較量,屢戰屢敗,最後自刎烏江。死前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雅騅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大風,思猛士:指漢高祖劉邦。公元前196年,劉邦在先後除掉韓信臧荼陳豨彭越、黥布等“心腹之患”後,途經家鄉沛縣,曾作《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讀
本聯氣魄宏大,用兩個同時代的頂級人物,來襯托韓信的絕世雄才。上聯說,拔山舉鼎,豪氣蓋世的項羽,因為韓信而束手無策,只得悲壯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下聯說一代帝王劉邦,雖因疑忌韓信“將略兵機命世雄”構成對他皇位的威脅,而將其屈殺,但也因之付出慘重的代價。以後不得不為缺少壯士為他平定內亂、鞏固邊防而大傷腦筋。有人認為《大風歌》是懺悔之作,不無道理。

第三聯

奠數千里長淮,神留桑梓
開四百年帝業,功冠蕭曹。
周燾
作者介紹
周燾,清都勻人,附貢生。道光十二年任淮安知府。
注釋
奠:定。奠貢有“奠高山大川”之說。桑梓:指故鄉。蕭曹:指先後任漢丞相的蕭何曹參蕭何韓信、張良合稱“興漢三傑”。
解讀
上聯說韓信的英靈常留故鄉,保佑數千里淮河安定不泛濫。亦可解為數千里淮河兩岸鄉親一齊祭莫韓信的英靈。下聯說韓信開創了漢王朝四百年帝業(前206——公元220 ) ,功勞在蕭何曹參之上。

第四聯

英雄既許驅馳,固已誓忠漢,詎肯聽蒯生之計;
豪傑非無智略,顧乃罔籌劉,只為酬蕭相之知。
注釋
蒯生:指蒯通,本名蒯徹(司馬遷為避漢武帝諱而改)。韓信封齊王后,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 前來勸韓信背漢自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然後相時度勢、一統天下。並告誡韓信,劉邦是個背信棄義的人,“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均被韓信拒絕。詎:豈。顧:特,或反而。罔:無、沒有。籌劉:籌劃防備劉邦(對自己做出不利的事)。
解讀
上聯寫韓信之“忠”,既許諾為劉邦奔走效勞,豈能聽蒯通的計謀而一改初衷。下聯講韓信的“義”。韓信並非無智略的人,所以沒有預防劉邦後來會來個“兔死狗烹”,主要是為了酬謝蕭何對自己知遇之恩。如果自己作出背漢的舉動,必然連累蕭何遭不測。可那個蕭何卻不是這樣的人,出於明哲保身的需要,竟迎合劉邦的猜忌,與呂后密謀殺害了韓信。下聯用韓信的“義”,反襯了蕭何的“不義”,真是“誅心”之筆。
山西靈石韓信廟聯
西望關中,百戰十年空鳥兔;
北臨綿上,千秋一例感龍蛇。
楊聽廬
解讀
作者楊聽廬,江蘇武進人,鹹豐舉人,官知府。出幅談韓信功業,十年百戰,蕩平關中群雄。對幅以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作比,韓信因功高震主而被殺,介子推因有功不賞不願出仕亦被焚死。龍蛇變幻,令人難測。靈石韓信廟在韓侯嶺,有韓信墓,傳為韓信首級埋葬處。綿上為介子推故里,在靈石之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