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日寇侵華罪行遺址

淮南市日寇侵華罪行遺址

淮南市日寇侵華罪行遺址位於淮南市大通區境內,主要包括“萬人坑”、秘密水牢、窯神廟、站後碉堡、碉堡水牢等五個保護點。

該遺址是日軍占領淮南大通煤礦後,為掠奪煤炭資源、鎮壓反抗礦工所建的五處建築,是日本帝國主義殘酷迫害中國人民的重要罪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淮南市日寇侵華罪行遺址
  • 地理位置:安徽省淮南市
  • 景點級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萬人坑、窯神廟
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文物遺存

萬人坑
位於淮南市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南部,共3個南北向長方形坑,每坑長18米、寬3米、深3米,坑與坑間距2.4米。自民國27年(1938年)夏建成至民國30年(1941年)冬,被日軍殘害致死、食用日軍發放的發霉麥麩病死的萬餘名礦工及礦工家屬屍骨被日軍投入“萬人坑”中,從而掩蓋其罪行。1968年重新將“萬人坑”挖開,並加以修復,在其上建立了階級教育展覽館。1978年省政府及淮南礦務局(淮南礦業集團前身)投資70餘萬元修建萬人坑展廳及教育館(因資金不足未能全部完工),舉辦了《日軍侵占淮南陳列》。1995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萬人坑”及教育館由淮南礦業集團劃轉給淮南市文化部門管理,同年,成立了淮南市大通“萬人坑”教育館。2005年,淮南市政府撥款對“萬人坑”及教育館進行全面維修,恢復對外開放,2008年起實行免費開放。2010年,被評為“AAA旅遊風景區”。
秘密水牢
民國29年(1940年)日軍修建。因位於採煤塌陷區,1968年淮南礦務局(淮南礦業集團前身)將秘密水牢由原大通煤礦南門內遷至“萬人坑”教育館外西北側約200米處,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復原。面積120平方米,高6.9米,灰磚轉角瓦房,分地上(審訊室)、地下(水牢)兩部分:地上被一隔牆分為大致相等的兩部分,每個部分都設有鐵門,鐵門旁另修1米見方的豎井,井口有鐵板蓋,以鐵梯與地下水牢相連。先後有近百名抗暴礦工及新四軍戰士在秘密水牢內被迫害致死。
窯神廟
位於居仁新村內,民國30年(1941年)5月日軍修建,為磚木結構仿古建築,坐北朝南,硬山頂,青磚灰瓦。總高6.9米,面闊3開間12.55米、進深7.44米,穿梁式木構,重檐下有廡廊;正面開一門兩窗,門窗上端用半圓形裝飾成簡單的日出圖樣,具較明顯日式建築風格。廟內原供奉泥塑太上老君騎牛像和窯神,解放後拆除。1987年淮南市財政投資進行修繕,並增設保護院牆。2011年,經省文物局批准,淮南文物部門對窯神廟進行落架維修,同時對附屬設施及院內環境進行整治,計畫舉辦小型陳列對公眾免費開放。
站後碉堡
位於原大通火車站西50米(現鐵路改線火車站已拆除)。民國28年(1939年)日軍修建,磚石水泥結構,圓筒狀,上小下大,水泥抹面。高14.1米,底部直徑6米,上下三層,三層頂有平台,有一周垛牆。每層設有槍眼、出氣孔,層層由鐵梯相連。底層牆厚度1米,底層正南有一鐵門。2002年,經省文物局同意,在洞山東路擴建時,設環島對站後碉堡進行原址保護,2004年市政府撥款進行保護性維修。
碉堡水牢
位於大通第一國小院內西北角。民國28年(1939年)日軍修建,地上為一圓筒形石塊水泥結構建築,高6.4米,直徑7米,分上下二層,每層有4個槍眼,頂層有平台;地下是與碉堡等徑的水牢,深2米。北、西兩側分別有一鐵門。1993年,省財政撥款對碉堡水牢進行了維修。

文物價值

日軍侵占淮南罪行遺址基本保存原貌,是省內現存同類型遺址中罕有的組合型建築遺址,除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五處以外,淮南九龍崗尚有近十處日軍在淮南煤礦修建的多種建築(含住宅、辦公樓、暗碉堡、彈藥庫、防空洞等),形式多樣,保護現狀基本完好。日軍侵占淮南罪行遺址是日軍在淮南煤礦暴行的鐵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南亞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一個縮影,是非常重要的歷史見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文物保護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