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院

淨慧院,又名集雲道觀,也叫淨慧寺。坐落於浙江省樂清市中雁盪山玉甑峰南麓,背依虎山,流玉般的東西二映帶左右,神威的雙獅岩遙抱於前,面向富饒的白石平原。風景優美,氣象非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慧院
  • 建立時間:唐昭宗龍紀元年
  • 文獻:《淨慧院經藏記》
  • 別名:集雲道觀
歷史,建築,

歷史

淨慧院始建於唐昭宗龍紀元年(八八九年),素稱中雁盪山十大古剎的老大哥。特別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永嘉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葉適(一一五○~一二二三年),撰寫了一篇《淨慧院經藏記》,因而名揚天下。
千年古剎淨慧院飽經滄桑,幾興幾衰。據《白石山志》載∶「當其盛時,高甍巨檻,金碧輝煌,住僧常數十人,鐘韻梵音,早夜不輟,號為叢林。」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重修。明末倒塌。清康熙初年再建。
民國九年(一九二○年)、十一年(一九二二年)遭兩次颱風,院宇全毀,僧道無所棲身散夥。直至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有雲遊道人明達、信寶與地人聯手募緣,又得以重葺。歷史的車輪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古老的淨慧院已破舊不堪,況且後殿又被火焚,當年的「叢林」風貌盡失。
可喜的是,淨慧院所在地東浹村,得益於改革開放,橡膠鞋底業異軍突起,村民生產致富後,要求振興地方文化,於是陸續集資三百萬元,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再次復建淨慧院。

建築

重建的淨慧院占地十畝,由山門、三教聖殿、大殿、媽祖殿、藏經樓、竹林、花木草圃和精舍等組成。大殿供奉中雁盪山開山鼻祖李少和塑像。整體建築雄偉壯觀。尤其是殿門前兩株百年大樟樹分立,把淨慧院襯托得越發形勝。
院內為紀念葉適特建的「藏經樓」,占地三百平方米,三間兩層,飛檐翹角。葉適少年時曾在白石北山教書,常來該院遊玩,與院裡的詩僧擇饒等人相識。葉適離開白石「蓋已十五六年」後,淨慧院興建了「屋廬閎麗」的「藏經樓」,這位重情的水心先生在宦途中應「故舊之請」,特撰了《淨慧院經藏記》。時在他考中進士第二名的三年之後淳熙八年(一一八一)。
淨慧院內還保留著古人以「集雲」二字為首的對聯∶「集腋成裘,功留寶剎;雲霞煥彩,地接玉虹。」玉虹即玉甑峰腰處的玉虹洞。還有鄉邑先賢趙舜耕撰並書、刻在大石柱上的楹聯∶「儒釋道三教,雖曰異流同宗旨;東西二水,縱然分派共淵源。」概括了道院的清秀環境和中華民族三教相處的和諧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