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始建於1933年5月,位於廣東省和平縣陽明鎮南面塔下崗上。是為了紀念1932年參加淞滬抗日而英勇犧牲的和平縣籍48名官兵。由和平縣全縣各界人士募捐建立。紀念碑建於山頂,南北山腳各有青磚築成的單門雙柱牌坊,山頂為寬200平方米的平台。紀念碑建於平台中央,四周圍有磚砌十字花圍欄。碑用青磚砌築,表面石米批盪,四方形,基座寬2米,高10米,整體造形恰似出鞘寶劍。四面浮塑1尺見方的文字:北面為“淞滬抗日和平籍烈士紀念碑”,東面為“為民前鋒”,南面為“浩氣長存”,西面為“喚醒國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 地理位置:廣東省和平縣
  • 始建:1933年5月
  • 類別:烈士紀念碑
簡介,歷史,結構,

簡介

紀念碑“文化大革命”期間碑文和牌坊遭破壞。1983年和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8月和平縣委、縣政府對其進行了重修;2009年8月20日被命名為首批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是為紀念淞滬抗戰中的和平籍烈士而建的,是全國三座淞滬抗日烈士紀念碑之一,與廣州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同為廣東紀念淞滬抗日的珍貴歷史文物,被定為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2米高的碑座四面,鑲嵌著鐫刻碑文和48名和平籍烈士芳名石碑。這48位烈士,是在1931年冬參軍的。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六十師第一一九旅第三五七團團長的和平籍人士黃漢廷,在家鄉招募了數百名愛國青年參加了十九路軍。

歷史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軍悍然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又稱“上海事變”)爆發。在日軍大舉進攻面前,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蔣光鼐、蔡延鍇率領下奮起抵抗,浴血奮戰三十三天,迫使日軍三易主帥。十九路軍淞滬抗日是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一次偉大壯舉,它延緩了日本侵占中國的步伐,激發了全國軍民衛國禦敵的鬥志,開創了中國軍隊局部抗日的新曆程。
在這次戰鬥中,48名和平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和平籍官兵在淞滬抗戰中英勇殺敵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廣泛稱讚。《黃漢廷團長傳略》中說:“黃團長在此次戰爭中,率領該團在上海大場、江灣一帶屢立戰功。該團多是和平子弟兵,實為廣東人、和平人的光榮,黃氏之功不可沒也。”“和平子弟兵刻苦耐勞,善於作戰,平時很團結,為十九路軍最有特色的一個團。”
為紀念淞滬抗日的和平籍烈士,十九路軍團長黃漢廷於1933年5月倡議全縣各界捐款,和平縣的鄉紳、父老民眾紛紛慷慨解囊,為烈士覓得一處安息之所:在和平縣城東山南坡建起一座“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據介紹,這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烈士紀念碑之一,當時全國的烈士紀念碑僅有寥寥數座。
紀念碑建好後,烈士家屬、後人陸續前往祭奠,各界人士亦時來憑弔。
1983年,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被公布為和平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公布為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位於和平縣陽明鎮東山嶺南面的山崗,是一座高10米、基座寬2米、呈方塔形的尖頂石碑,外形像一柄剛從劍套拔出的劍;碑的表面由石米批盪而成,碑體則以青磚建成。碑身的四面均塑有30厘米見方的行楷書體文字,北面書有“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字樣,東、南、西面的文字則分別是“為民前鋒”、“浩氣長存”和“喚醒國魂”;基座四面鑲嵌了石碑,這些石碑上刻有碑文和烈士姓名。紀念碑四周有一道磚砌十字花圍欄,位處一面寬200平方米的平台之中央位置,南北山腳各設有單門雙柱牌坊。
正面正面
側面側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