淈,是一個漢字,指攪渾,搞亂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淈
  • 結構:左右結構
  • 粵語:gwat1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淈 拼音:gǔ
部首:氵,部外筆畫:8,總筆畫:11 ;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8,總筆畫:12
五筆86&98:INBM 倉頡:ESUU 鄭碼VXZZ
筆順編號:44151352252 四角號碼:3717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DC8
基本字義
● 淈
gǔㄍㄨˇ
◎ 攪渾:“世人皆濁,何不~其泥而揚其波?”
◎ 搞亂:“書惡淫辭之~法度也。”
◎ (水)流通:“潛演之所汩~。”
淈,通“屈”
◎ 竭、盡:“其(指水)洸洸乎不~盡,似道”(《荀子·宥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說文》濁也。一曰滒泥。《楚辭·漁父》淈其泥而揚其波。
又亂也。《張衡·應閒》涉冬則淈泥,而潛蟠避害。
又盡也。《荀子·宥坐篇》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
又與汨同。《爾雅·釋詁》淈,治也。《注》淈,書序作汨。
又《廣雅》淈淈,決流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
又《蒼頡篇》淈,水通貌。《郭璞·江賦》潛演之所汨淈。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骨切,音搰。
又《廣韻》下沒切《集韻》下扢切,𠀤音扢。義𠀤同。
又《集韻》呼骨切,音忽。與淴同。水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