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島戰鬥

1944年2月,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派出一個中隊配合義勇大隊的海上游擊隊,襲擊珠江口內西側的淇澳島日偽據點。當船靠近島時,戰士們立即衝上岸包圍自衛隊,取得了速戰的勝利,繳獲長短槍二十餘支和走私物資一批。這次戰鬥清除了珠江口附近海域交通線上的障礙,溝通了與廣東軍政委員會和東江縱隊的聯繫。

抗日武裝的建立,起因,組建,戰鬥經過,海上游擊隊的重要意義,

抗日武裝的建立

起因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全面侵華。今珠海市屬海島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從1937年8月9日荷包島被占開始,至1939年底幾乎全部被日軍侵占。日偽軍、漢奸、海匪相互勾結,攔截海上交通船艇、搶劫漁船,無惡不作。島上居民更是深受其害。

組建

1940年3月,中山、珠海淪陷後,黨組織抓緊組建各種形式的抗日武裝,開闢五桂山、鳳凰山根據地,開展山區游擊戰。與此同時,為適應珠海地處沿海的鬥爭特點,建立海上游擊中隊,開展海上游擊戰,開闢海上交通線。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1943年,抗日游擊大隊海上游擊中隊正式建立,由盧少彬當隊長,唐森(上柵人)為政訓員。初時,只有10多人,2條舊船,一挺機槍,10多支步槍。至1944年春發展為擁有3條大船、一條機帆船、三條小船,每條船上配一挺機槍,其中一條大船還配有一門平射炮,有近70名游擊隊員。海上游擊隊為根據地運送糧食等軍用物資,武裝護衛漁民出海生產,伺機襲擊日偽軍,在珠江口海域開展海上游擊戰,成為一支活躍的“海上輕騎隊”,被命名為“海鷹隊”。
1944年初,五桂山抗日根據地指揮部為掃除五桂山、鳳凰山與寶安 東江縱隊海上交通線之間的障礙,保證海上抗日交通線的暢通,決定攻打淇澳島,拔除島上日偽據點。

戰鬥經過

淇澳島,位於香洲東北部13千米,珠江口內兩側,東距內伶仃島13千米,北與虎門相對,南距唐家1.2千米,面積15.92平方千米,是五桂山、鳳凰山抗日根據地的海上屏障。早在1833年,這裡便發生過抗英鬥爭,島上居民有著光榮的愛國鬥爭傳統。抗戰爆發後不久,1938年2月6日(農曆正月初七,當地俗稱“人日”),淇澳島便被日軍侵占,殺死13人,燒毀30多間民屋。此後,淇澳島因其地處水上交通要道,是通往寶安縣的必經之路,一直成為日偽軍重點控制之地。島上偽鄉長譚某某執掌偽鄉政權和自衛隊40餘人,與日軍勾結,在島上橫行霸道,搶劫過往船隻,阻礙五桂山、鳳凰山區與寶安 東江縱隊的海上交通線。同年2月,海上游擊中隊與五桂山根據地指揮部派出的一個中隊密切配合,制訂方案,決定拔掉島上敵偽據點。部隊先派出一個小分隊潛入島上做內應,其餘戰士化裝成漁民駕船從海上游擊中隊駐地崖口出發。當船駛近淇澳島時,戰士們立即衝上岸,與預先潛入島上的小分隊隊員裡應外合,包圍了自衛隊住地,將島上偽鄉公所和偽自衛隊40多人大部殲滅,繳獲長短槍20多支,島上漁民歡呼雀躍。這次戰鬥震懾了原來在這一帶為非作歹的日偽軍、漢奸、海盜,使珠江口一帶東至蛇口、沙井、黃田,南至香洲、澳門,西至番禺等交通線為海上游擊隊控制。這次戰鬥,在廣東抗戰史書上被稱為“淇澳島戰鬥”,並被載入《廣東革命史辭典》一書中。

海上游擊隊的重要意義

此後,海上游擊中隊在珠江口沿海多次出擊日偽軍、海盜,繳獲武器、物資裝備自己,護衛漁民出海生產,溝通五桂山、鳳凰山與中共廣東軍政委員會和東江縱隊之間的聯繫,多次出色完成護送往來抗日人員和情報、檔案、物資等任務。特別是1945年夏秋間,出色地完成運送五桂山區部隊6批共600多人轉戰東江的任務,受到上級表彰。同年8月日寇投降前夕,海上游擊隊在執行一個重要的護送任務時,遭到國民黨頑軍電船包圍,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餘下兩艘船後歸東縱統一指揮。海上游擊中隊在海上堅持3年多的艱苦戰鬥,為華南敵後抗戰取得最後勝利累建戰功,在珠江三角洲抗戰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