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蟲草(涼山蟲草)

涼山蟲草(涼山蟲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涼山蟲草,中藥名。為麥角菌科真菌涼山蟲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的菌核及子座。分布於雲南、四川等地。具有補肺益腎之功效。常用於肺腎兩虛之咳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涼山蟲草
  • 別稱:麥稈曲
  • :真菌界
  • :真菌門
  • :核菌綱
  • :球殼目
  • :麥角菌科
  • :蟲草屬
  • :涼山蟲草
  • 分布區域:雲南、四川等地
  • 採收時間:冬季
  • 用量:內服:煎湯,5-10g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性狀鑑別,藥理作用,

形態特徵

子座多數或單生,細而堅硬,常曲折,高20-30cm,粗1.5-2.3mm。頭部圓柱狀或棒狀,褐色至黑褐色,頂端具有不孕性的角狀,具有假薄壁組織的皮層。子囊殼橢圓形或卵形,(400-700)μm×(300-450)μm,黑褐色,表面突起,呈天南星果序狀。子囊圓柱形,(260-480)μm×(8-12)μm。子囊孢子透明或微黃,線狀,多分隔,(160-350)μm×(2.5-3.5)μm。孢子釋放後斷裂為小節,每節為(10-20)μm×(2.5-3.5)μm。

生長環境

寄生於鱗翅目昆蟲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菌核及子座。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補肺益腎。
主治
肺腎兩虛之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與雞、鴨燉食。
採集加工
冬季採收,曬乾。

性狀鑑別

本品由蟲體及其頭部長出的子座組成。蟲體似蠶,長3-6cm,直徑0.6-1cm,外表菌絲膜棕褐色,蟲皮暗紅棕色,足和氣門不明顯;斷面類白色,周邊棕褐色。子座細長,單生,長10-30cm,直徑1-2mm,少數上部分枝,不規則彎曲或扭曲,黃棕色或黃褐色;頭部圓柱形或棒形,表面可見黑褐色小點(子囊殼突出於表面),不孕頂端長3-5mm。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淡。

藥理作用

1、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
2、提高常壓耐缺氧能力。
3、增強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