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轍之鮒

涸轍之鮒

涸轍之鮒,讀音:hé zhé zhī fù

涸:乾;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自《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涸轍之鮒
  • 外文名:fish trapped in a dry rut
  •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 出處:《莊子·雜篇·外物》
  • 用法:作主語、賓語
基本信息,例舉,成語故事,文言知識,道理,寓意,練習,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詞目:涸轍之鮒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釋義:涸:乾;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處於困境,迫切需要救助的人。
出處: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莊子·外物》
近義詞:涸轍之枯、涸轍窮鱗、涸轍窮魚嗷嗷待哺
反義詞:絕處逢生
燈謎:最危險的魚

例舉

但人不能餓著靜候理想世界的到來,至少也得留一點殘喘,正如涸轍之鮒,急謀升斗之水一樣。——魯迅《墳·娜拉走後怎樣》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宋國莊周家貧,一次向他的朋友監河侯借糧食時,朋友推說等收了租再借給他,他講了一個車痕溝里水快乾的鯽魚向他求助,他對鯽魚說到吳國越國去給你借水的故事。說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莊周家裡貧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有一次,莊周家裡斷糧了,無奈之下,他到監河侯那裡去借糧米。監河侯聽了,故作大方地說:“好啊”,沒有問題!不過,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錢,才能借給你三百斤糧食,可以嗎?”
莊周聽了很生氣,但他也不願意直接戳穿對方的謊話,就講了一個故事。
“昨天我在路上走,在路上聽見救命聲。我四處張望,原來是車轍里的一條鮒魚。鮒魚見了我,邊忙大聲喊道:”老先生,我問它:“鮒魚啊!你怎么啦?’它說:‘我從東海被衝到這裡。您能給我一桶水,救救我嗎?
’我慷慨地點頭答應道:”好啊!:我去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引來西江水救你,可以嗎?那裡是水鄉澤國,水多得不得了。
鮒魚聽了,非常生氣地說:你這是什麼話!我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環境。我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救活我,而你卻要到南方之後,放西江的水來救我。您要是這么說,到那時,你恐怕只有到乾魚店裡來找我!’
莊周講完這個故事,頭也不回地走了。

文言知識

曾。“曾”如果放在否定詞的前面,它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有時相當於“還”、“卻”、“竟”,有時可不作解釋。上文“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中的“曾”,相當於“還”,意為還不如極早到死魚店裡去找我。又,“曾不若弱子”,意為竟不如小孩子。

道理

莊周即莊子,他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於是就向富有的監河侯去借。作者用十分簡練的文筆,描繪出監河侯這個吝嗇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個道理: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誠心誠意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絕不能只說大話,開空頭支票,大話和空話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

寓意

這個故事源於莊周借糧,監河侯開出了一張空頭支票,要等到拿到金錢之後。莊子‘忿然作色’,立刻講述了一個寓言故事來反擊監河侯。莊子善於通過寓言故事來說理,這個故事是用來說明人做事要當機立斷。同時諷刺世人不從實際出發,做些無效的事。 鮒魚的回答可以用“遠水解不了近渴”概括。

練習

  1. 翻譯句子。
    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譯:你有沒有一升半斗水讓我活命呢?
  2. 莊周是怎樣譴責監河侯的?這樣表達的作用是什麼?
    答:莊周利用涸澈之鮒的故事來譴責監河侯。作用是讓監河侯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
莊子莊子
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