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濼

消濼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的中點處,在肱三頭肌肌腹中間;布有中側副動、靜脈;有臂後皮神經和橈神經的肌支分布。主治頭痛、齒痛、項背痛等痛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1.5寸。

基本介紹

  • 出處:《靈樞·經脈》
  • 隸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 功能:除濕降濁
  • 主要配伍:配大椎、肩井主治肩臂痛
  • 主治:頭痛、齒痛、項背痛等痛證
  • 操作:直刺1~1.5寸
名稱釋義,氣血特徵,運行規律,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

名稱釋義

1)消濼。消,溶解、消耗也。濼,水名,湖泊之意。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冷降為地部經水。本穴物質為清冷淵穴傳來的滯重水濕雲氣,至本穴後,水濕雲氣消解並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
2)臑窌。臑,動物的前肢,前為陽、後為陰,此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之氣。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穴內的天部之氣在此化為地部經水。理同消濼名解。
3)臑交。臑,動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之氣。交,交會也。臑交名意指穴外臂部的天部陽氣交會於本穴。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其性寒濕,其變化為冷降,穴內氣血對穴外天部的陽氣有收引作用,臂部外散的陽氣因而匯入穴內,故名臑交。臑俞穴名意與臑交同,俞指穴外陽氣向本穴輸入。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及冷降的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

水濕雲氣散熱冷降,外散之熱上行臑會穴,冷降之雨歸於地部,地部經水則循三焦經下行。

功能作用

除濕降濁。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

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的中點處。

解剖

在肱三頭肌肌腹中間;布有中側副動、靜脈;有臂後皮神經和橈神經的肌支分布。

主治

1. 肩臂疼痛、麻木;
2. 頭痛,齒痛,項強;
3. 癲癇。

操作

直刺1~1.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臂疼痛、癲狂等。

配伍

配大椎、肩井主治肩臂痛;
配天柱、風池主治頸項強痛;
配四神聰、大椎主治癲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