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位於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區東南角,宋時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其時潮汕神童蘇福為它題寫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一時成為絕對,擴大了此泉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角甘泉
  • 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
  • 著名景象:神泉鎮的蜃樓海市是我國三大蜃景
  • 有關的文學:《三十夜月詩》
海角甘泉,走進神童故里,人們常說,石碑左側一亭柱,有書記載,看海,

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位於南海之濱,粵東之南,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美麗港城——神泉鎮。海角甘泉被人們編造出許多神奇傳說,使此泉演變為“神泉”。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清代歌詠神泉詩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稱。.......對聯;已惠來縣火力發電廠;“抉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拉輸送無窮盡,慫風吹雨打,萬家光明。”

走進神童故里

南海之濱,粵東之南,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美麗港城——神泉鎮。她背山面海,雷嶺河鹽嶺河和龍江河在這裡交匯入海,是惠來門戶,揭陽市最大漁港,對外商貿主要口岸。
隋唐時代,就有中原及福建等移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神童蘇福就在這個美麗的海濱小城誕生。神童8歲時,就以其靈異的思維和匠心獨運的超凡想像,寫下了著名的《三十夜月詩》而震動朝野,為明太祖朱元璋所賞識,欽定為神童,傳為佳話。
神泉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尤其有神童的麒麟彩筆閃爍著耀眼的光環,使這個美麗的港城散發著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輝映的獨特魅力。

人們常說

:“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神泉鎮東南角有“海角甘泉”,古時近海灘。宋代,人們在這海灘邊發現了一個淡水泉眼,泉水甘洌,取之不竭,且能去暑祛邪,勝於藥石,真是神奇極了!明代時,人們把它砌成了泉井。後泉井旁建甘泉亭,亭中立一石碑,清乾隆年間惠邑縣令王瑋撰碑記,記載神童蘇福引眾在此汲水等事,其中有句云:“故泉以人顯,城以泉稱也。”這大概可以知道“神泉”城名的來歷。

石碑左側一亭柱

留有神童蘇福的獨腳聯:“抉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神童的獨腳聯,吸引了歷代的文人墨客、才子名士、文臣武將撰寫下聯。雖有佳對,但因上聯乃神童所撰寫,故至今仍沒有人將所撰下聯刻於亭柱,讓神童的上聯永遠成為神泉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玉華寶塔”佇立於甘泉南邊約200米處,建於清代,是一座七層八角形實心塔,是漁船歸航的標誌。遠遠望去,就像一支如椽大筆,在藍藍的天宇上寫下瑰麗的詩篇。塔門留有清惠邑縣令王瑋撰寫的對聯:“瀉影入滄溟,靜浪恬波,早見鯨潛鯢伏;高標出雲漢,捫星摘斗,佇看鳳起蛟騰。”塔下新建八角形墩台,周圍回欄繞築,景地幽雅。
沿玉華寶塔的水泥路向西,迂折朝南,再向西,便是西港碼頭。據說這裡是看“蜃樓海市”的最佳地點。

有書記載

,神泉鎮的蜃樓海市是我國三大蜃景之一,常於春夏之交出現在神泉港西南海面上。
據說,2005年3月的一天下午,在西南方向的港面上出現一大片橙黃色的彩雲,徐徐向東飄來。突然,一些彩雲變成帆船,乘風朝這裡駛來,那些帆船後來競湊在一起,變成一座拱形的大橋,橋上有霓虹燈在閃爍,來往的車輛疏落有致。其後,幻景變化萬千,異常美麗。
西港碼頭南面是港灣,港彎過處是南岸。與大海親密接觸,赤著腳踏在軟綿綿的沙灘上,腳底下傳來了海的呼吸。掬一捧海水對潑,別有生趣;摟一縷海風入懷,豪情頓生。
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日趨高雅,“南岸觀月”遂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神泉的一新景觀。
每年中秋之夜,神泉鎮及周邊鄉鎮的人們,男女老少相攜坐輪渡,帶著煙花紅燭、水果飲品、魷魚脯、月餅等至南岸。有的在沙灘上圍沙牆,點燃煙花燭火,品酒談心;有的在海邊戲水踏浪、拾貝殼、賞月觀海,共享天倫之樂。青年男女在此約會,向“月娘”祈願。中秋夜,成為神泉及周邊鄉鎮年青人的“情人節”。

看海

的另一妙處在神泉西南高地的煙墩。登臨這裡,南眺大海,別具一番境界。只見煙波浩渺,翔鷗點點,船隻隨波起伏。漁船出海時,千帆競發,如出征的軍艦,浩浩蕩蕩;漁船入港時,如萬馬奔騰,又如鋪天蓋地的將士凱旋而歸,景象非常壯觀。登高眺海,使人眼界開闊,心曠神怡,浮想聯翩。這就是“煙墩望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