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氣候

海洋性氣候

海洋性氣候,指海洋鄰近區域的氣候。如海島或盛行風來自海洋的大陸部分地區的氣候。由於海洋巨大水體作用所形成的氣候 。包括海洋面或島嶼以及盛行氣流來自海洋的大陸近海部分的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性氣候
  • 外文名:marine climate
  • 所處地區:溫帶,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 釋義:海洋鄰近區域的氣候
氣候簡介,氣候特徵,氣候影響,相關對比,大陸氣候對比,氣溫指標,水分標誌,氣候大陸度,氣候分類,熱帶海洋氣候,溫帶海洋氣候,

氣候簡介

海洋性氣候的主要特點和大陸性氣候相比,不僅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小,而且極值溫度出現的時間也比大陸性氣候地區遲;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較均勻,降水日數多、強度小;雲霧頻數多,濕度高。在溫度年變化方面,春季冷於秋季,是海洋性氣候的一個明顯標誌。最暖月出現在8月,甚至延至9月;最冷月為2月,在高緯度地區推遲到3月。人們通常把西北歐沿海地區作為大陸上海洋性氣候的典型。

氣候特徵

海洋性氣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氣候型。總的特點是受大陸影響小,受海洋影響大。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溫的年、日變化都比較和緩,年較差和日較差都比大陸性氣候小。春季氣溫低於秋季氣溫。全年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比大陸性氣候的時間晚;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熱帶海洋性氣候景觀熱帶海洋性氣候景觀
由於海洋巨大水體作用所形成的氣候。包括海洋面或島嶼以及盛行氣流來自海洋的大陸近海部分的氣候。海洋氣候有以下特點:
①氣溫年變化與日變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觀測不到日變化。年變化的極值一般比大陸後延1個月,如最冷月為2月,最暖月為8月。在高緯地區最冷月還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秋季暖於春季。
②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降水日數多,但強度小。雲霧頻數多,濕度高。
③在熱帶海洋多風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與中國南海是颱風生成和影響強烈的地區。熱帶風暴(包括颱風)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氣象災害。
④多雲霧天氣,濕度大。多數臨近海洋的大陸地區,都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西歐沿海地區是大陸上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區。

氣候影響

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候終年潮濕,年平均降水量比大陸性氣候多;而且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降水量比較穩定,年與年之間變化不大。四季濕度都很大,多雲霧,天氣陰沉,難得晴天,少見陽光。
世界氣候分布圖世界氣候分布圖
溫和、多雲、濕潤的海洋性氣候,給人們以舒適的感覺;其實這種氣候對植物生長並不有利。19世紀末就有人發現,在歐洲,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生長的小麥,蛋白質含量小,至多只有4~8%。隨著深入大陸,到俄羅斯歐洲部分,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高達9~12%,在比較乾燥炎熱的地區,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高到18%,甚至在20%以上,原蘇聯科學家證明:一個地區的氣候大陸性越強,小麥的蛋白質含量也就越高。在氣候溫涼潮濕的地方,小麥的澱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質含量卻降低。人們為了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只好藉助於肉類,但是又帶來脂肪過多的缺點。可見,海洋性氣候對農業並不很有利。其實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生活,氣候雖然溫和,適合人類生存,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海邊

相關對比

大陸氣候對比

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夏日涼爽,冬天不冷,日溫差小,所以那裡是消暑的好地方。大陸性氣候,氣候乾燥,冬冷夏熱,氣溫的年、日較差都比較大。
大陸性氣候大陸性氣候
大陸性氣候夏日炎熱不同的氣候,主要取決於地表面性質的不同。海洋和陸地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在同樣的太陽輻射下,它們增溫和散熱的情況大不相同。海水吸收熱量的本領要比陸地強得多,輻射到海洋上的太陽熱量很少被反射回去,大部分被海水吸收,並通過海水的波動,把熱量存貯在海洋內部。這樣,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海洋里的溫度也不會驟然升高。與同緯度的陸地相比,海洋里溫度的變化要小得多。到了冬季,雖然太陽輻射減少了,但海洋里所貯存的大量熱量開始穩定地釋放出來,於是,海洋及其附近地域的溫度比同緯度的其他陸地地區要高。因此,海洋猶如一個巨大的溫度自動調節器,使附近地區的氣溫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特點。
在遠離海洋的大陸腹地,由於得不到海洋的調節,氣溫的年、日較差要比沿海地區大得多。
台灣海峽中的平潭島,年平均氣溫日較差4.9℃,比大陸上的福建永安小5.5℃之多。在我國西部內陸的許多地方,氣溫日較差一般都在20-25℃之間,而在吐魯番盆地,氣溫日較差則達50℃。此外,在氣溫的年際變化方面,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也有較大差別。我國南海諸島全年最熱月份的平均氣溫只有28-29℃,而處於內陸的重慶、長沙、南昌等都高達34-35℃以上。
海洋性氣候氣溫變化和緩,春天姍姍來遲,夏天消退也較慢,春天的氣溫一般低於秋季的氣溫。相反,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劇烈,春來早,夏去也早,春溫高於秋溫。受海洋氣團和暖濕氣流的影響,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多,一年中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且以冬季降水較多;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少,一年中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勻,且以夏季降水為最多。
由於海陸分布對氣候形成的巨大作用,使得在同一緯度帶內,在海洋條件下和在大陸條件下的氣候具有顯著差異。前者稱為海洋性氣候,後者稱為大陸性氣候。區別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的指標很多,最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水兩方面。

氣溫指標

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在氣溫上的標誌一般用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年溫相時、春秋溫差值和大陸度等幾個指標表示,氣溫較差還和所在地緯度有關。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1)氣溫年較差:以凡倫西亞為最小(7.9℃),愈向內陸年較差愈大,到伊爾庫次克竟達38.7℃。
(2)年溫相時:瓦倫西亞因受海洋影響,降溫、增溫皆慢,最冷月(2月)和最熱月(8月)出現時間比表6·8中其它三站皆落後1個月。
(3)春溫與秋溫差值:氣候學上通常以4月和10月氣溫分別代表春溫和秋溫。海洋性氣候氣溫變化和緩,春來遲,夏去亦遲,春溫低於秋溫(如凡倫西亞T4月<T10月)。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急劇,春來速,夏去亦速,春溫高於秋溫(如伊爾庫次克T4月>T10月)。
(4)氣溫日較差:氣溫日較差一般在夏季比冬季大。凡倫西亞最大氣溫日較差ΔTM為4.1℃(6月),最小氣溫日較差ΔTn為1.2℃(1月)。而伊爾庫次克的ΔTM和ΔTn分別為14.1℃(6月)和5.7℃(12月),皆比凡倫西亞為大。

水分標誌

從表6·8中還可以看出,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比同緯度大陸性氣候多,其一年中降水的分配比較均勻,而以冬季為較多。氣旋雨的頻率為最大,降水的變率小。大陸性氣候以對流雨居多,降水集中於夏季,降水變率大。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此外,海洋性氣候的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一般都比大陸性氣候大。相對濕度的年較差海洋性氣候小於大陸性氣候。

氣候大陸度

氣候學上為了定量地表示各地氣候大陸性程度,採用氣候大陸度為指標來衡量。大陸度計算的方法很多,通常以氣溫年較差(消去緯度影響)和氣溫的緯度距平為依據。

氣候分類

熱帶海洋氣候

分布
熱帶海洋氣候出現在南、北緯10°~25°信風帶大陸東岸及熱帶海洋中的若干島嶼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島、南美洲巴西高原東側沿海的狹長地帶、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島和澳大利亞昆士蘭沿海地帶。這些地區常年受來自熱帶海洋的信風影響,終年盛行熱帶海洋氣團,氣候具有海洋性。氣溫年、日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氣溫比赤道稍低,年較差比赤道多雨氣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太平洋島嶼絕大部分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屬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海洋性氣候。由於各島面積都比較小,可以充分海洋的調節,雖屬熱帶氣候,但氣溫並不太高[1]。
氣候
除個別島嶼外,年均溫很少有超過29℃或低於24℃的(表9-8)。赤道地帶的年較差不超過1℃,在緯度較高的地方,如新喀里多尼亞,超過5℃,僅太平洋西北部地帶,因受季風影響,有超過10℃的。
太平洋各島嶼的降水差別很大,因緯度、地形和風的向背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講,各島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在迎風山坡可達2000-4000mm,甚或6000mm。年平均降水量最高記錄在夏威夷群島考愛島,高達12040mm,居世界第一位。島嶼的背風坡年降水量少於1000mm。太平洋島嶼的降水類型多為對流雨鋒面雨,較高島嶼還有大量地形雨。
太平洋島嶼大多數地區屬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海洋性氣候,但在靠近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地方,還受季風影響。在玻里尼西亞的中部和密克羅尼西亞加羅林群島附近是颱風主要源地,颱風所經之處常使各島上的建築遭受嚴重破壞。 太平洋島嶼的氣候暖熱濕潤,除部分珊瑚島外,植物都比較繁茂。熱帶雨林廣布美拉尼西亞,以棕櫚科植物和樹狀羊齒類植物為主。降水少或有乾季的地方森林被草原代替。在河谷和海濱有沼澤。在潮汐漲落的地區遍布紅樹林。在低平的珊瑚島上,植被稀疏,多生長著露兜樹木麻黃椰子樹等。由於太平洋島嶼的地理位置孤立,植物種較少,而且多特有種。例如,夏威夷群島的植物有90%以上是特有種,新喀里多尼亞島的2500種有花植物中80%是特有種。

溫帶海洋氣候

分布情況
位於南北緯40至60度的大陸西岸,除亞洲、非洲和南極洲沒有外,其餘各大洲都 有,其中以歐洲大陸西部及不列顛群島最為典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往往僅分布在狹長地帶或島嶼上。
溫帶海洋性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美洲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等地也有分布。屬於這一氣候的有西北歐、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南非及澳大利亞的東南一小部分。
西歐位於北緯30-40度左右,受偏西風的影響,從大西洋上吹來的水汽可以影響到。而北美洲的地形是西邊高,中間底,東邊略高,從太平洋上吹來的水汽被落基山脈阻擋,只有沿海邊緣地區才能受到影響,且有阿拉斯加暖流經過。所以北歐範圍大,北美洲範圍小。
氣候
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坡可達2000~3000毫米,甚至更高。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美洲、非洲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等地也有分布。
該氣候類型全年受西風影響,盛行海洋氣團。溫和濕潤、溫差較小為其主要特徵。最高最低月平均氣溫分別在8月和2月,月平均氣溫不低於0℃,不高於22℃。降水量在500~700mm,在局部迎風坡上可達2500mm。由於多氣旋雨降水強度很小,陰雨日極多,光照不足。不適宜於糧食作物生長。自然植被以闊葉落葉林與混交林為主。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主要特點和大陸性氣候相比,不僅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小,而且極值溫度出現的時間也比大陸性氣候地區遲;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較均勻,降水日數多、強度小;雲霧頻數多,濕度高。在溫度年變化方面,春季冷於秋季,溫帶海洋性氣候是海洋氣候的一個明顯標誌。最暖月出現在8月,甚至延至9月;最冷月為2月,在高緯度地區推遲到3月。人們通常把西北歐沿海地區作為大陸上海洋性氣候的典型。
海洋性氣候的主要特點和大陸性氣候相比,不僅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小,而且極值溫度出現的時間也比大陸性氣候地區遲;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較均勻,降水日數多、強度小;雲霧頻數多,濕度高。在溫度年變化方面,春季冷於秋季,是海洋性氣候的一個明顯標誌。最暖月出現在8月,甚至延至9月(如舊金山);最冷月為2月,在高緯度地區推遲到3月。人們通常把西北歐沿海地區作為大陸上海洋性氣候的典型。
海洋性氣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氣候型。總的特點是受大陸影響小,受海洋影響大。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溫的年、日變化都比較和緩,年較差和日較差都比大陸性氣候小。春季氣溫低於秋季氣溫。全年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比大陸性氣候的時間晚;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由於海洋巨大水體作用所形成的氣候。包括海洋面或島嶼以及盛行氣流來自海洋的大陸近海部分的氣候。海洋氣候有以下特點:
①氣溫年變化與日變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觀測不到日變化。年變化的極值一般比大陸後延1個月,如最冷月為2月,最暖月為8月。在高緯地區最冷月還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如舊金山)。秋季暖於春季。
②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降水日數多,但強度小。雲霧頻數多,濕度高。
③在熱帶海洋多風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與中國南海是颱風生成和影響強烈的地區。熱帶風暴(包括颱風)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氣象災害。
④多雲霧天氣,濕度大。多數臨近海洋的大陸地區,都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西歐沿海地區是大陸上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