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熱水礦床

海底熱水礦床

海底熱水礦床是海底熱水活動的產物,是由熱水溶液攜帶、搬運成礦物質在海底卸載二形成的礦床。分布於世界各地水深1千至3千米的海底。日本近海約20年前首次發現海底熱水礦床,迄今為止在伊豆和沖繩海域共發現了約15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底熱水礦床
  • 性質:科學
  • 類別:資源
  • 屬於:礦產
研究意義,相關新聞,

研究意義

海底熱水礦床的發現是20世紀海洋科學的一個大事件。研究海底熱水活動不僅對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礦產資源有積極意義,而且為研究陸地熱水礦床提供了“天然實驗室”,為尋找和開發陸地熱水礦床提供了科學依據,也可增加對海底熱水成礦作用及熱水沉澱物的了解。海底熱水礦床蘊含的資源主要有銅、鐵、鋅、鉛及貴金屬金、銀、鈷、鎳、鉑,與鐵錳結核、鈷結殼相比,海底熱水礦床所富集的元素是更易短缺的資源。從海底熱水礦床的產出及開採看,它具有水深淺、礦體富集度大、成礦過程快、易於開採和冶煉等特點,正因為這樣,已開發國家紛紛把海洋礦產資源研究重點轉向海底熱水礦床。海底熱水礦床因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已成為舉世矚目的海底礦產資源。

相關新聞

隨著中國等新興市場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上對稀有金屬等資源爭奪正愈演愈烈。對資源小國日本而言,確保穩定的資源獲取是當務之急。因此海洋資源備受關注。報導稱,日本的領海和專屬經濟海域(EEZ)面積位居世界第6,是繼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之後的海洋大國。在日本的海底沉睡著許多海洋資源。
日本政府從2008年度起著手進行開發海底熱水礦床方面的調查,目標是在2019年度前確立起商業化所必需的技術和完成經濟性評估。“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受日本政府的委託,與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合作正在研討採礦方法等,但日本茨城縣筑波市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究組組長大木稱,是“儲量等還有很多不明之處”的狀況。
日本綜合研究所董事長寺島實郎說:“雖然日本一向被認為是資源小國,但是如果把目光投向海洋,想法就會發生180度的轉變。”海底資源的勘探需要具備衛星以厘米為單位測定海底地形的先進技術。向海洋和宇宙這兩個科學前沿發起挑戰是日本在世界“資源戰爭”中勝出的關鍵。
但是,負責海洋資源開發的日本民間企業卻對此態度謹慎。是否能只開採出獲利的礦物資源還是未知數。一家企業表示大多數企業仍在觀望,“尚未具體開展”。東京大學教授浦邊徹郎表示:“日本近海已經發現了2、3處有希望的礦床,並已知道具有可以獲利的規模。”他還說,“政府應該肩負起風險促進企業參與”。
日本官方的「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曝光。日本計畫在涵蓋釣魚台群島海域的東海及部分太平洋海域探勘海底熱水礦床。
日本政府綜合海洋政策本部所匯整的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曝光。日本將從與中國專屬經濟海域界線的「中日中間線」起到琉球群島之間的東海,以及從伊豆半島到小笠原群島之間的太平洋海域,進行包含稀有金屬在內的海底熱水礦床探勘,並訂下 2020年為實現產業化的目標。
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排名世界第6,日本有意將此充分利用以開拓邁向海洋資源大國的道路。這部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可能被納入日本內閣6月通過的國家新成長戰略。
報導說,有關東海海域,中國主張擁有釣魚台群島的主權,也主張擁有中日中間線靠日方海域的權利,如果日本政府要在東海海域實施海底資源能源的產業化,預期中日關係將起摩擦。
海底熱水礦床是沉積著由岩漿等的熱氣從地底噴出金、銅、鋅、稀有金屬等的區域。日本將探勘的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其中釣魚台群島的東北海域及八丈島的南方海域在2015年之前探勘,其餘海域在2020年之前探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