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鎮

海山鎮

海山鎮,古稱蓬萊,是廣東省潮州市轄鎮,地處饒平南部前沿,是潮州市唯一海島鎮。海山鎮地處閩粵交界的饒平縣南端沿海,東經116°59′,北緯23°41′,陸地總面積49.6平方公里,由南、北二島組成。全鎮有22個自然村,行政區域設定5個居委會和12個村委會,總人口12萬多。國家一類口岸----潮州三百門港在本轄區內,距國道324線3公里、距汕頭60公里,廈門200多公里、縣城18公里。與南澳島隔海相望,距離約4海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山島
  • 外文名稱:haishan
  • 別名:蓬萊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潮州市饒平縣
  • 下轄地區:黃隆、歐邊、東邊、浮任、坂上村等
  • 政府駐地:黃隆中興路19號
  • 電話區號:0768
  • 郵政區碼:515724
  • 地理位置:柘林灣西岸海山南北島及附近海域
  • 面積:49.6平方公里
  • 人口:8.05萬人(2013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
  • 著名景點:辟龍、東沙灣等
  • 火車站:饒平站
  • 車牌代碼:粵U
  • 著名人物:朱樹豪、沈培福等
地理環境,位置區劃,海島海域,氣候環境,經濟概況,工業生產,漁業生產,旅遊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物產資源,旅遊,

地理環境

海山鎮古稱蓬萊,地處饒平南部前沿,是潮州市唯一海島鎮,轄區內有國家一類口岸--潮州三百門港,是閩粵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

位置區劃

海山鎮由南、北二島組成,面積49.6平方公里,東面毗鄰拓林鎮,東北面毗鄰汫洲鎮,西北面毗鄰澄海區,南面與南澳島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4公里,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漁業發展優勢。
鎮政府駐地黃隆,距國道324線19公里,距縣城21公里,距汕頭60公里,距廈門200多公里,三百門大堤、高沙水閘大堤是海島通往大陸的交通要道。
海山鎮下轄隆東、隆南、隆西、隆北、石頭5個居委會及上港、達南、東港、歐石、美宅、蓬萊、坂上、浮任、山下、渡頭、陳厝、余厝12個行政村。全鎮現有22個自然村,分別是石頭,上港的上港村、企頭,東港的東邊、港北,歐石的東石、歐邊,坂上,蓬萊,達南的南洋、達南、野水,美宅,浮任,山下,渡頭,陳厝,余厝,隆東,隆南,隆北,隆西等。
2012年末,海山鎮共有戶數17643戶,常住人口80510人,其中男性40989人,女性39521人,非農業人口4902人。鄉鎮從業人員總數共35194人,占常住人口的43.7%。

海島海域

海山島地處閩粵交界的饒平縣南端沿海,東經116°59′,北緯23°41′,總面積49.6平方公里。海山島四面環海,是全市最大的海島,有34公里海岸線。
兩島與大陸之間由海堤連線,島上地勢中高周低,最高山峰煙樓山海拔146.5米,海山島處於封閉的海灣環境中,東、西、北三面陸地環抱,具有豐富的風能和潮汐等自然資源。海島資源性缺乏淡水,近年來大力實施“引黃”飲水管網進村入戶。

氣候環境

海山鎮地處北回歸線北側,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冬暖夏涼,可分為冷、熱兩季,每年9月份至翌年4月份主導風向為東北風,5-8月份為西南風,6月份至9月份是受颱風、暴雨、洪澇影響的主要季節,給農業生產和漁業生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全年雨量適中,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季節分配比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4-9月份。常年氣候溫和,光熱資源豐富,總的說來就是溫和濕潤,冬月微寒,年平均氣溫23.5℃,多年平均日照2065小時。

經濟概況

近年來,海山鎮委、鎮政府立足海島資源優勢,堅持“捕撈並舉,以養為主”的發展戰略,通過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等各種措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進海島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穩步向前發展。

工業生產

2012年海山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81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工業總產值3.027億元,比增6.5%;農業總產值4.783億元,比增5.7%;全鎮實現本級財政收入553萬元,比增2%,其中國稅收入38.3萬元,地稅收入33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100萬元。
大力發展招商引資,2010年6月由國電、中珠委合作登記註冊的“潮州海山島風能發電有限公司”落戶海山,計畫投資規模約4.9億元,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開展,項目計畫2014年投產,項目完成後將極大拉動海山鎮經濟發展。

漁業生產

海山鎮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外海連線東海、南海廣闊漁場,適宜海洋捕撈。魚汛期按生產季節,一年可分為春汛、暑海(暑汛)、冬汛三大汛期。海區魚類品種繁多,分布甚廣。
主要經濟魚類有藍圓鯵(巴浪)、金色小沙丁(鮕魚)、單角魨(迪仔)、大黃魚(金龍魚)、竹筴魚(闊目)、脂眼鯡(乾魚)、長體圓鯵(鐵鮕)、金線魚(紅三)、魷魚、章魚、墨魚、帶魚、畫魚、長刺鯛魚(立魚)、烏鯧、銀鯧、鯊魚、鰻魚、石斑魚、海鯰、條尾鯡鯉(紅魚)、黃鯽(黃只)、海蜇以及蝦、琵琶蝦、青蟹、梭子蟹等一百多品種。其中歷史上比較大宗的有巴浪、鮕魚、迪仔、黃花魚、帶魚和蝦類等。隨著城市和港口的建設,排出污水對水質的污染和酷魚濫捕等因素,80年代開始,原有較常見的幾種優質魚類如帶魚、魷魚、鰻魚、鯊魚、墨魚、蝦類等逐年減少,個體趨小型化。
對蝦養殖,網箱養殖是本地海水養殖的主要形式,1986年,海山鎮投資興建鎮對蝦培苗室,被評為全省海水養殖年生產萬噸鎮。
1993年8月,饒平縣人民政府批准《海山漁港港章》。1995年5月,農業部批准海山漁港為二級民眾漁港。同年,海山漁港總體規劃獲省專家評審通過。為開展海山漁港的建設,1995年海山漁港投入資金169.9萬元,整治建設了防沙堤3345米,碼頭100米,浚深港池5萬平方米。
海山養殖特色產業有紫菜養殖網箱養殖、小貝類養殖、魚蝦蟹養殖、高位養蝦和對蝦育苗等6個海水養殖產業,2010年我鎮被省科技廳評為省水產育苗產業專業鎮。海山島四周有淺海灘涂1.4萬多畝,海水養殖面積9000多畝,水產育苗150家、標準化高密度養殖池500畝、標準化網箱養殖2.6萬格,現代農業蔬菜基地1400畝。2012年全鎮共有漁船229艘,水產品產量38420噸,其中海洋捕撈9945噸,海水養殖28085噸。

旅遊業

海山島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景光和豐富人文景觀,有海上牧場—網箱水產養殖基地、濱海浴場、宋相墓、千年古剎“隆福寺”、萬年地質海灘岩田遺蹟、億年海蝕岩“石龜”、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征幹部李沛群紀念館”、抗日指揮舊址“劉氏家廟”、弘揚朱子文化的“朱氏宗祠”等人文景觀。
其中,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省級四個地質遺蹟保護區之一,總面積2875公頃,其成岩面積之大,形成年代之久遠,在世界實屬罕見,宛如一條長龍橫臥于波濤之中,堪稱“中華一絕,世界奇觀”。
海山鎮多姿多彩的旅遊景觀儲量豐富,全島可供開發利用的沙灘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是建設濱海休閒旅遊風景區的理想之地。
海山鎮通過整合東沙灣旅遊度假區以及一批人文景觀等資源,加強宣傳推介力度,提升吸引力,以“海龍”為龍頭,加大保護、配套力度,完成‘海龍’旅遊區的總體規劃。2007年12月成立廣東省饒平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級事業單位。2010年6月1日,保護區管理處正式掛牌,管理處大樓、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已完成建設。

交通運輸

全鎮17個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轄區內有國家一類口岸--潮州三百門港,設有兩個1.6萬噸級過駁錨位,5座糧食碼頭和1座石油碼頭。
島內有省級二類漁港1個、三類漁港2個,小型客運碼頭4座。目前,笠港橋改造、高沙大堤硬底化建設等重點交通項目工作正在積極籌備中,項目完成後將顯著改善我鎮的交通狀況,拉動經濟飛躍式發展。
海山港位於海山鎮西南端。水域面積124萬平方米,最高潮水位-4.5米,最低-1.5米。沿笠港水道向東北連線三百門港,東通柘林港,南出南海,避風條件較好。港口船隻主要航行潮汕近海及閩南一些港口,有時到達金門、馬祖。

社會事業

近年來,我鎮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鎮區主道路燈架設及擴容、電網電高壓線路擴容改造、農村安全飲水及村級道路建設、村內排污設施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的開展,進一步改善我鎮村容村貌,宜居宜業環境日益彰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有效促進經濟社會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文化站編輯出版第三期《海山風情》,民間樂訪、休閒體育活動場所量、質逐步提高,實現廣播村村通工程17個,建設農家書屋17個,海島文化日益豐富。2013年度為我鎮教育“創強”年,鎮委、鎮政府將多方面籌措“創強”資金,加大對學校硬體建設的投入力度,並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在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鞏固普九基礎上,切實抓好完中建設,國中普及率達100%,高考上線率穩中有升。紮實開展農村職業技能培訓,勞動服務就業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同時,切實抓好醫療衛生、防疫工作,低保、社保覆蓋面穩步擴大,合作醫療全面覆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全面鋪開,社會慈善救助、扶貧濟困、獎教助學、獻愛心等工作廣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雙整治”、海域清理整治工作深入持續開展。

物產資源

海山鎮地理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有34公里海岸線,淺海灘涂1.4萬多畝,海水養殖面積9000多畝,水產育苗基地150家、標準化高密度養殖池500畝、標準化網箱養殖2.6萬格,是海水養殖的天然場地。水產養殖已初具規模,青蟹、對蝦石斑魚、鱆魚、血鰻、狗螺花、紫菜等海產品種類齊。其中,海山紫菜獲得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省“名優農產品認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經濟效益可觀。

旅遊

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饒平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1年12月。海灘岩田是島內一處珍貴的地質資源,經專家鑑定,此處岩田分布廣,總面積 2875公頃 ,其中較集中面積 475公頃 ,裸露處長約 4000米 ,成岩時間在五千年以前,其規模之大,形成時間之久遠,居中國國內之最,堪稱“中華一絕”。它對古生物學、沉積學、古氣候變遷以及地質升降運動等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為更好地保護這一珍貴地質資源,1997年7月被饒平縣政府批准為縣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2001年1月被潮州市批准為市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同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為廣東饒平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
海山鎮"辟龍"
"辟龍"位於饒平縣海山鎮,屬貝殼沖積岩,東西長4500米,寬1150米,後2米至10米,總面積為2875公頃。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橫臥于海灘,形似長龍,俗稱“辟龍”。
經專家考證,該海灘岩田是由文石、高鎂方解石、有孔介蟲、海生貝殼、微體古生物和細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條件下長期堆積、膠結而成,約有五千年歷史。現為廣東省第三個地質遺蹟保護區。因有關部門缺少監管,目前已被黃隆本地村民嚴重破壞!
海山鎮
海山虎踢石
海山辟龍西邊、象鼻山鯉魚寨南側的海灘上,有一堆石頭,細看主要由兩塊巨石堆疊而成,基石高大,上面的巨石巍峨聳立在基石上,上石頭下邊有一缺口,可容人爬入,石中有洞,石洞的上半部位於入口上方,空如蒼穹,石壁上有四個凹處,只要手腳撐開、四肢發力便可拱在上空,就象老虎蹬在上面,這個“蹬”的動作,海山俚語叫做“踢”或“禿”。
鄭成功水師虎將—朱阿堯曾藉助這一塊石頭成功地躲避了清兵的追殺,海山黃隆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虎將,把這堆石頭叫做虎踢石,虎踢石從此美名流芳,成為名勝古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