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堯

朱阿堯, 明末饒平縣信寧都汫洲堡黃芒村(今海山黃隆)人,為當時潮汕沿海反清起義軍首領之一。在海山島建立營寨,聚眾抗清。後因阿堯的表弟為清兵所收買,毒死更鵝,清兵夜襲不及防守,寨遂破。朱阿堯乃率義軍七百餘人投鄭成功,活動於閩粵沿海。清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率船隊遠征台灣,朱阿堯帶領水師,打敗荷蘭侵略軍於台南赤坎樓,台灣城等地。後來,朱阿堯在台灣定居。於今台灣東北部朱姓居民,皆屬朱阿堯後裔,認海山黃隆為祖籍。

基本介紹

  • 本名:朱阿堯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潮州饒平縣海山島 
  • 出生時間:明崇禎三年(1630年)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成就:潮汕反清起義軍首領、助鄭成功收復台灣 
  • 職業:海盜、將軍
時代背景,潮汕地區海事歷史概況,明清時期潮汕地區海事形勢,生平履歷,詳細經歷,孩童時期,聚眾起義時期,共謀抗清時期,復台時期,人物評價,(1)復台勇將,(2)海寇,相關紀念,鯉魚寨,海山虎踢石,煙樓山,“海不揚波”摩崖石刻,

時代背景

潮汕地區海事歷史概況

潮汕海上交通之始,朝廷海路開通,海商與海盜幾乎同時誕生,海盜以海商為生活依靠。
漢安帝永初三年(109),“遣御史龐雄討海寇張伯路等,平之。”(《東里志》卷二)。這是最早與“海盜”戰鬥的記錄。
隋煬帝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派虎賁郎將陳稜、張鎮州率兵萬餘,從潮州出發征琉球。從此開闢了對外貿易通道。
唐以後,潮州就成為東西方貿易的重要商港,民間貿易始終未斷。柘林灣、程洋崗、樟林港、南澳、庵埠、鷗汀、沙汕頭、達濠、海門等,先後成為潮汕地區的對外通商的口岸。明清時期,海上武裝割據勢力日眾。潮汕一帶受倭寇侵擾,以日本浪人為主體的倭寇,一面在中國沿海做生意,一面掠奪,甚至一度盤踞南澳為據點。
1561年倭寇攻陷饒平黃岡城大埕所,沿海騷擾彩塘、庵埠、蓬州。1564年俞大猷率軍殲滅倭寇4000多人,逐之被颶風溺斃。清朝雍正元年(1723),朝廷為了抵禦海盜,亦便於海上船隻管理,實行編號登記制度,廣東地處屬火的南方,故以“紅油漆飾,青色勾字”,根據潮汕民間習俗,還要在船頭兩端畫上兩個大眼睛,以求在海中不迷航。從此,潮汕便有了“紅頭船”的稱謂,成為溝通國際貿易的重要載體。
朱阿堯

明清時期潮汕地區海事形勢

明代嘉靖至清代康熙前期的100多年間,潮州地方社會經歷了一個急劇動盪、由“亂”入“治”的歷史過程,原有的社會秩序和地方權利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般說來,明代後期東南沿海所謂“倭寇”和“海盜”問題的產生,直接與明王朝厲行“海禁”的政策有關。然而,東南沿海民間非法的海上貿易活動在明代始終未曾停止。
就潮州而言,正統年間已有濱海之民“私下海通爪哇”(《明英宗實錄》卷一一三)的記載;成化二十年(1484)又有“有通番巨舟三十七艘泊廣東潮州府界”(《明憲宗實錄》卷二五九)。當時的廣東地方官員和市舶太監出於穩定地方社會、增加軍需供應和貪圖賄賂等各種考慮,對這種狀況實際上採取了默許的態度,到正德年間“聽其私舶往來交易”(《明武宗實錄》卷一九四)。
嘉靖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21年嘉靖皇帝即位之初,重申了明初有關海禁的規定,嘉靖二年至嘉靖八年(1523-1529)一度停止廣州市舶;嘉靖二十六年至嘉靖二十八年間(1547-1549),提督浙閩海防軍務的朱紈進剿寧波附近“下海通番”者聚集的雙嶼港,上疏揭發浙閩勢家通倭謀利,又追擊海上私商和葡萄牙人於福建詔安之走馬溪,大獲全勝。這段時間,正好發生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商品貨幣關係空前發展,商人和地方勢家力量增強,社會組織和社會權利結構正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從而引發了長達百年的東南“海盜”之患。
正如嘉靖四十二年(1563)福建巡撫譚綸所奏:“今豈惟外夷,即本處魚蝦之利,與廣東販米之商,漳州白糖諸貨,皆一切禁罷,則有無何所於通,衣食何所從出,如之何不相率而勾引為盜也?”(《譚襄敏公奏議》卷二)嘉靖後期開始,能夠自由來往於海上,並操有實際海上利益的,絕大多數是違法犯禁的武裝,其中又以漳潮海盜牽連最廣,影響最深。
隆慶至萬曆初年,潮州沿海的治安情況稍有好轉。隆慶二年(1568),明王朝接受福建巡撫涂澤民之請,開放海禁,準販東西二洋。萬曆三年(1575)起,明朝在南澳設副總兵,以水兵3000人專守此地,從而限制了海盜集團的活動,然而,隆慶二年開海禁,實行的是“引票制”,文引之數有限,又限定販洋的貨物與範圍,對海上貿易仍然是很大的妨礙。
萬曆中期以後,南澳也出現了海防廢弛的情況,戰船裁減,士兵參與走私。結果,萬曆末年亦寇亦商的海上武裝走私活動再度活躍。當時在潮州沿海活動的海盜集團首領包括袁進、李忠、楊六、周三、鐘斌、六香、李芝奇等人,其活動一直延續至明代末年。當然,與嘉靖年間相比,這一時期海盜集團的規模、社會影響和活動範圍,都顯得小一些。
崇禎十三年(1640),南澳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活動最重要的軍事據點之一。鄭成功多次從這裡出發進攻大陸各地。明末清初的數十年間,鄭氏武裝集團一直是東南海上最有實力的控制者,在當時複雜多變的政治環境中,基本上獨攬了通洋之利,南澳也成為其海上貿易的重要基地。
康熙元年(1662),清政府在潮州沿海實行大規模的“遷海”政策,南澳島和大陸沿海數10里居民全部內遷,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生平履歷

  • 明崇禎三年(1630年),朱阿堯出生於潮州饒平縣海山島。
  • 八九歲,老忠就把他帶到船上,練游泳、練水膽,才十一二歲就成浪裏白條。
  • 十二歲,老忠教阿堯各種海上技藝。阿堯對閩粵交界的海情基本熟悉。八月初,船遭海賊陳烏規劫持。隨後為姓徐的地主放牛。也到隆福寺向高僧法真禪師學錘法、拳術和輕功。
  • 十四歲三月,阿堯前往福建做幫工。下半年在廟山學堂讀書,在“興義堂”拜師練武。六月十七日,在海山島與漁民一起抗拒糧官,聚眾取義,擇黃隆鯉魚山修築水寨營壘,被稱為“海山王”。
  • 清順治三年,即南明隆武二年十二月初一(1647年1月),朱阿堯跟隨鄭成功。
  • 永曆五年(1651年)十月十五日,朱阿堯和黃海花歷經磨難終成眷屬。
  • 永曆十五年三月初十,鄭成功把先鋒旗和寶劍授予朱阿堯,拜他為“復台先鋒”。三月二十五日黃海花親身炸荷艦而亡。
  •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朱阿堯三十三歲,幫助鄭成功收復了台灣。

詳細經歷

故事發生在閩粵交界的饒平縣海山島。其中有一個叫朱老忠的漁民,生有二男一女。長子為朱阿堯,次子為朱阿虎,女兒為朱阿玉。朱老忠是個行船掌舵的能手,十多歲就擅於行船,對各條港路了如指掌。
朱老忠在四十多歲時初為人父。朱阿堯出生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祖籍是福建省詔安縣五都雙山村(今福建東山縣宅山村)。出生時一頭胎毛油亮捲曲,額頭圓隆,烏黑的眼睛,高正的鼻樑,嘴闊唇紅,兩耳垂珠,哭聲響亮清脆,一副“貴 格”。算命先生說這孩子如後必大富大貴,朱老忠出於對太平日子的嚮往,為阿堯起名為“堯”。

孩童時期

海上遇賊 父親遭害
阿堯八九歲,老忠就把他帶到船上,練游泳、練水膽,才十一二歲就成浪裏白條。
阿堯十二歲那年,天大旱,田園失收。“合興”號老闆林吉發為了讓老忠父子多賺點運輸費,讓阿堯也成為船上的正式幫工。老忠教阿堯各種技藝、觀雲看天、見風使舵等。阿堯也對閩粵交界的海情基本熟悉。
八月初,父子在運貨路上遭到賊船的攻擊。賊船上掌舵的是陳烏規,外號“烏鯊”,乃錢東人士,一臉絡腮鬍子身材高大,有一手好箭,更學了拳步劍法,生性兇殘。陳烏規等人 打傷了老忠,搶走了“合興”號的貨物。阿堯救了老忠並將他帶回黃隆打斷港。林老闆因為貨物都被劫走,要求阿堯一家賠償。阿堯的母親許氏瞞著老忠,托人賣了家裡的一畝五分水田,並將女兒朱阿玉賣給人家做童養媳,湊足了一千五百兩銀子,還了林老闆。
原來這是老忠的姐夫歐財盛的計謀。他是海山一個海霸,人稱為“歐總管”。 他為人刻薄、吝嗇、奸惡、妻妾成群。歐財盛知道朱老忠行船捕魚的經驗,於是用錢雇烏賊幾個海賊去劫持朱老忠的貨船,逼迫老忠 無路可走然後來他的漁隊當“長年”。朱老忠被瞞其中,可是情勢所逼當了“長年”。由於歐總管的吝 嗇,漁民們的生活還是很困窮。
打工放牛 庵寺學武
十二歲的阿堯在此之後為姓徐的地主放牛。從十二歲到十四歲這段時間,阿堯經常到隆福寺附近放牛,結識了寺中的高僧法真禪師。禪師本在少林寺十年學習拳術,阿堯向他學習了兩年多的錘法,還刻苦學了少林拳術和輕功本領。
十四歲那年春荒時節,福建詔安縣五都雙山村的遠方族弟朱時豐看到朱老忠家境的窘迫,想雇阿堯到他家做幫工。春三月的一天夜裡,阿堯就乘 搭了時豐叔的運糧船到福建去了。朱時豐與妻子林氏,有兩個女兒朱花、朱寶和兒子朱義。田園的活兒主要靠兩個女兒,家務靠林氏,朱時豐時農時商,朱義在廟山 學堂讀書,阿堯負責放牛,也幫乾農活。
雙山結拜 讀書學武
朱時豐 見朱義跟阿堯相處親密無間,兒子也從阿堯過來之後變得更乖巧好學,便有讓他們結拜的意思。重陽節那天,朱時豐一家和阿堯一起出去放風箏,見阿堯思念家中親 人,便藉機任阿堯為義子,朱義認阿堯為兄。農曆九月初十一早,阿堯便隨朱時豐和朱義一起到廟山學堂讀書,且拜見學堂先生許舉人。阿堯十四歲下半年的一個晚 上,朱時豐帶阿堯到“興義堂”拜師練武。武術教師是朱鐘武,曾是崇禎年間的武舉人。朱先生還常把一些兵法的書給朱阿堯看。

聚眾起義時期

父死奔喪 拳打糧官
清順治 二年六月初九日晚上,老忠見天上風雲,認為隔天會有大風潮,不可出海。而歐財盛財迷心竅,逼迫老忠等人出 海。初十日午時,風雲突變,海上狂風暴雨,朱老忠的三十八條船被海浪掀翻吞沒,二百多人幾乎都被狂風怒浪捲走。書叔父子趕到福建告知阿堯此事。阿堯及朱義草草收拾行李與書叔上路,告別朱時豐與林氏等人。回到家當晚,與朱老忠同船隊的朱得興回來了。六月十五日,颱風後的第 五天,書叔父子駕著船,載著阿堯和朱義,還有漁工家屬和朱得興,四十多人分乘五隻船駛向南澳島,兵分五路詢問探訪,但總無所獲。他們決定於蒙難漁工的“頭七”之日,六月十七日,一起找歐財盛討命。歐財盛早已爬梯上屋溜走了。
大家各自散去後,阿堯發現八位縣衙糧差到黃隆鄉逼錢催糧。當年開春大旱,百姓甚至挖取草根野菜,並無糧 食。朱、劉、李,黃隆三大姓的族長出面求情,卻被縣衙捆縛吊死在祖祠後的大榕樹上。為之求情的人也被縣衙打傷。阿堯見此情景,憤怒地打死了其中幾個 縣衙。他深知此舉比找來亡身滅鄉之禍,決定與眾窮苦漁民兄弟一起抗拒糧官,聚眾取義。黃隆的鄉親都熱情支持阿堯,籌集兵器和錢糧的,入伙的。阿堯把他們編成戰隊,日日操練,迎戰官兵。
與賈縣令水陸戰
賈縣令聽聞此事大怒。一天,縣令派縣衙巡檢帶一百多名清兵分乘十五隻大船奔赴黃隆鄉。阿堯馬上帶三十多個精壯漁工,備好斧頭鑿子,分乘五隻小船,迎戰官兵。官兵大多不識水性,船才出發不久,人早暈船到頭昏腦脹,精疲力盡。阿堯命漁工潛入水中,鑿穿清兵船底,致船翻人沉。只存下姓胡的大麻子巡檢和幾個殘兵敗卒僥倖逃脫。
敗兵回去後,縣令決定用陸戰打敗朱阿堯。一天,天剛蒙蒙亮,一百多名官兵從陸路直撲黃隆。他們用石頭投擲到路旁的林叢,左邊飛出一群灰麻雀,右邊飛出一對灰背黃腹的鷓鴣。師爺認為是安全的,突然從路兩旁的山坡上滾下擂木和巨石,大多官兵被滾死或砸傷。原來朱阿堯早在此埋伏,帶上麻雀和鷓 鴣。逃跑的官兵遭到朱阿堯和義軍的追捕,只有師爺和三五個殘兵敗卒逃回縣衙。
鯉魚寨聚義
水戰陸戰皆獲大勝。數日之間,義軍增至三百多人。朱阿堯與眾頭目及三大繼任族長商議、擇鯉魚山修築水寨營壘。築成後,一切來往船隻,看見瞭望哨上升起的繡金的“朱”字大紅旗,就得把船駛進鯉魚山水寨檢查,並繳納餉款,領取通行證後,在海上航行就可以得到保護。義軍發展得很快,四千多人的海島上,參加 義軍的有七八百人。大小巡船二三十隻。他們懲貪官,抑豪強,濟貧民,對來往船隻、漁船則嚴加保護,朱阿堯因而被稱為“海山王”。
與歐總管水戰
師爺回去之後建議縣令利用海山的地頭蛇歐財盛對付朱阿堯。歐總管也想乘機殺掉阿堯並升官發財。一天夜晚,歐總管盡傾手下,乘船直奔鯉魚寨。未至寨邊,忽聞水柵里鵝群亂叫,朱阿堯便率部殺出,用雙錘將歐總管打成肉餅。
當時朱阿堯在修築鯉魚寨時,朱阿堯免其勞役的白面書生鄭友倫如今中進士,並向順治皇帝自薦處理朱阿堯等人。隨後,鄭友倫率兵至饒平,屯兵在與海山島隔海相望的大澳鄉。且聽從陸軍師意見,封鎖海面,不讓過往船隻泄密。而且還利用陳烏規。想等兩者兩敗俱傷,坐收漁利。
與鄭友倫、陳烏規之戰
朱阿堯收買了陳烏規手下林海波,也派了心腹劉勇當臥底。朱阿堯了解到陳烏規此次是從汫洲落船,便了解汫洲灣的海面情況,組織扣蚝女載蚝殼擊賊。時值仲秋,陳烏規果然被扣蚝女用蚝殼砸傷,而且被騙進朱阿堯埋伏的紅樹林港底。朱阿堯指揮著船隊,命令展開蚝殼戰。海賊及官兵都被砸得頭破血流,船也都失去平衡,人紛紛落水。阿堯親自將落水的陳烏規抓上船來,並將其押進船艙。
原來鄭友倫使用調虎離山之計,在朱阿堯和陳烏規在汫洲灣打鬥時,帶一百多隻船,五百多官兵,通過水道直奔鯉魚寨。才至半途,象鼻山上的密林里,箭如雨下,多數官兵被射中落水而死。原來阿堯安排了伏兵等候。鄭友倫在官兵護衛下逃出水寨湖區,師爺帶殘兵進攻水寨,卻被朱阿堯埋伏在水寨的手下抓獲,喪命於此。
第二天,鯉魚寨召開慶功大會,並審訊陳烏規極其手下海狗,並派人斬了二人。鄭友倫此次採用“調虎離山”、“借刀殺人”、“乘虛而攻”等策略卻被朱阿堯識破,足見阿堯的智勇雙全。
清順治三年深秋,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投降滿清。清軍拿下福建,又橫掃廣東。阿堯認為海山島兵少地狹,難以與清軍長期對峙下去。正密商間,鄭成功的手下陳海牛帶著鄭成功的來書,共謀抗清之事。朱阿堯寫好回信答應聯合抗清。

共謀抗清時期

失營寨遇救 誓師獵嶼灣
二十七日一早,朱阿堯派表弟許明扮成漁民出海偵察。徐明正好遇見鄭友倫的手下歐勝,於是歐勝用金銀財寶、官階、美女等勸許明做內應,讓許明將在二更時將鵝毒死,在四更時打開寨門接應清軍。果然許明支開義軍,讓清兵進來,並放火燒寨。義軍在慌亂中敵我難辨,自相殘殺,阿堯只得自己奮勇殺敵,用雙錘將許明打死。鄭友倫乘亂圍攻阿堯,阿堯只得衝出重圍向海濱退去。鄭友倫帶兵追捕無收穫,以為阿堯自殺了。阿堯逃過一劫,決定離開海山,但是船或竹排都已被燒毀,所以他縱身跳進海里,游向南澳。不料身體乏力,漂到一個小島鳳嶼,幸被鄭成功的義妹黃海花救到南澳。
清順治三年,即南明隆武二年十二月初一(1647年1月),鄭成功在獵嶼誓師起義。剛巧遍體鱗傷的阿堯到達南澳島,與鄭成功同登上誓師台舉行誓師典禮。
操舵闖險礁 巧挖中澎井
清順治三年將盡之際,潮州惠州等守將不戰而降。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廣州失陷。新年剛過,肇慶失守。
鄭成功與朱阿堯等人加緊訓練義軍。誓師四天后的十二月初五日,波瀾不驚,還有霧氣,鄭成功依阿堯建議,練霧天海戰的本事,率領水師出外海演練。帥船領航人是阿堯。而船在霧天中差點觸礁,阿堯自己換下舵工,自己操舵,讓帥船至向前衝去,竟然越過了險礁。三天外海演練,水兵們練水膽、練水戰、練編隊、練登入、明訊號……第四天操練結束,鄭成功下令到中澎島去。到了島上發現島內並無淡水,也沒有井,船隊的淡水也已完。突然阿堯發現一條螞蟻路,一群螞蟻正列隊前進,沿著它們發現一個石穴。鄭成功便依阿堯命令手下沿著石穴挖井。原來前年鯉魚寨建成後,也是缺水。而阿堯同樣發現了螞蟻穴,打量到沒有水螞蟻也是不能活的,終於在石穴中打出了水井。果然在剛剛的石穴中也打出了水井,這是國姓爺鄭成功定點挖的井,取名“國姓井”,至今猶存。
南追獲商船 北攻泉州城
初九,駐中澎翌晨,鄭成功率隊返航南澳。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朱阿堯於早晨領四艘哨船巡海,發現一艘可疑的貨船,貨船里有槍炮。據貨船的財副(主持人)陳角螺說,這艘貨船是鄭成功父親通商日本的貨船,這次載貨物返中國,與船隊失散了,聽聞鄭太師已降清,想去南澳找國姓爺。於是阿堯將其帶回南澳。宴請貨船水手後,阿堯和鄭成功都認為該貨船很可疑。
既是要來南澳島找國姓爺,為何發現時反而朝外洋的方向跑去,直到被追上才停航。而且大商船為何只有貨物,一點錢幣都沒有。後來貨船的一個手下在鄭成功的勸說下,說出了實情。原來這個陳角螺聽聞無法將五萬兩銀子和貨物交給鄭太師,想將這艘貨船的東西占為己有,不料遇到朱將軍的巡邏船且被追上了。陳財副在身上和船艙里都暗藏了不少金條,他圖謀一有機會就駛船外逃。阿堯和陳長年上商船查艙,搜出了船艙的幾十塊金條和五萬多銀子。越日午時,陳角螺被斬首。鄭成功讓這艘貨船通商外洋。後來又撥出十餘艘大船,組成一支武裝通商船隊。最盛時,此船隊擁有三十多艘船隻,在山海兩路各設五大商。山路五商叫金木水火土五行,總部在杭州海路五商叫仁義禮智信,總部設在廈門。鄭軍每年獲利七十餘萬兩銀,增添了不少軍餉。
四年後的永曆五年(1651年)正月底,鄭成功決定和部下北上福建征戰。鄭成功親率三千兵,大小戰船二十艘,辭別生活了兩個多月的南澳島,到達鼓浪嶼。在中秋晚上,金門的鄭鴻逵,也就是鄭成功的叔父,與鼓浪嶼的鄭成功在離泉州不遠的桃花山下會面。兩隊軍隊合攻泉州城。泉州城出擊的清軍人數雖少卻精悍。鄭成功命令阿堯率精兵救援,清軍才因此亂陣腳而逃進泉州城。沒想到後方還有一支不過一萬人的軍隊從溜石寨出來。鄭軍只能停下休整幾天想辦法。朱阿堯在觀察了溜石寨到泉州城的地勢後,獻上“引蛇出洞”的奇謀。
第二天,鄭鴻逵故意到處遍布旗幟,佯裝攻城。而鄭成功已命朱阿堯帶領一鎮約兩千名士兵,潛伏在溜石寨附近,還有其他埋伏在溜石寨到泉州途中的部隊。當寨中軍聽說鄭軍在攻打泉州城時,便率隊出擊,而且在路上遭到埋伏軍的攻擊。阿堯在他們離開之後帶領水師猛攻並占領了溜石寨。
喬裝出奇兵 迎娶黃海花
沒想到,在他們攻打泉州時,南澳被攻陷。
鄭成功與眾將共商奪回南澳的計策。阿堯提出只能智取。鄭成功的義軍化裝成為捕魚船隊。這隻船隊表面二百多人,其實各船艇內暗藏二百多人,總數逾五百多人。因為他們有清軍所發的船牌照,沒有被識破。船隊順利進入後江灣。而且攻下了幾個地方,並在清兵路過途中埋伏,大多被箭射倒。又發起衝鋒,清兵潰不成軍。鄭成功也成功收復了南澳島。
自從黃海花救了朱阿堯後,兩人漸生情誼。初九日,南澳掛花燈在元宵前幾天就開始了。十五日當天晚上,朱阿堯依然手持雙錘沿著海邊沙灘繼續巡邏,黃海花特地去找他,兩人也私自定下婚約。
對於朱阿堯和黃海花的婚事,鄭成功早有意撮合。之前朱阿堯履立大功,卻不收獎金。鄭成功決定親自為其操辦婚事,為他們建樓。十月十五日,朱阿堯和黃海花歷經磨難終成眷屬。阿堯的結拜兄弟也藉此機會留下,後來被封為鄭成功抗清義軍的前營先鋒。他們的事跡在福建銅山的《仙嶠記言》碑誌上均有記載,朱阿堯的名字也鐫刻與廈門鼓浪嶼摩崖石刻上。
回師救同安 妙計奪廈門
一天,親丁來報同安告急。鄭成功留下陳豹等人守南澳,率領大軍渡海赴同安救援。可惜清將有強大援師,鄭成功的船隊又途中遇大風受阻救援不及,同安縣終被攻破。清兵入城大屠殺,兵民死者五萬餘人。鄭成功痛苦不已,只得收兵會鼓浪嶼,壯大軍力。
明朝永曆三年(1649),鄭成功攻陷漳浦,攻克了揭陽、潮州。肇慶的永曆帝封鄭成功為“漳國公”。
永曆四年(1650)的物質條件有好轉,但兵力尤其水師兵力更是不足。如今鄭成功已二十七歲,他急於要把鄭家的兵力奪回自己手中,他想獲得廈門島上經過訓練的軍隊。正好只有鄭成功的哥哥鄭聯在廈門,近來橫徵暴斂,民不聊生。於是施琅獻計先去送點糧草解廈門軍的燃眉之急。正值中秋佳節,鄭聯定會宴請鄭成功,而鄭成功設宴回請,可突襲廈門,且在半山設伏兵,消滅他們。起先鄭成功也猶豫不決,最後還是依了計謀。果然醉醺醺的鄭聯在回軍途中被朱阿堯打死了。
永曆四年八月十七日的黎明,鄭成功來到廈門城內鄭氏兄弟司令部的議廳,召全體軍官集合,並痛哭其死去的堂哥。會有人懷疑是鄭成功殺死他們的主人,可不敢輕舉妄動。只好隨著朱阿堯的號召跟隨國姓爺。兩軍合併,鄭成功也暫住廈門島。
十一月,廣州再次被清軍攻陷。鄭成功留堂叔鄭芝莞留守廈門,自己率軍想廣東出發。而其叔父是個酒色之徒。永曆五年(1651)二月十三日,清軍突襲廈門。而鄭芝莞卻裝金銀財寶上船逃跑了。駐紮在揭陽的鄭鴻逵率船隊返回並奪回廈門。
永曆五年(1651)二月二十五日,鄭成功的座艦在海上幾乎翻覆。
三月二十二日,鄭成功接到廈門遭清兵偷襲的快報。
四月初一,鄭成功回到廈門,但清軍已在三天前掠奪了島上的金銀珠寶,鄭成功為此狂怒。
鄭成功回到廈門之後,宣布當場將堂叔斬首,對失職者嚴懲,對守土有功或以身殉職的人加以獎勵或追悼。回廈門的鄭成功變得很急躁,而期間又和水師將才施琅有矛盾,居然下令將他處死,朱阿堯勸也沒有用,因勸阻國姓爺殺施琅的父親和弟弟遭到撤職。施琅只得逃跑。國姓爺卻將他家人全部處死。在這件事的處理上獨斷專橫,為後來種下苦果。施琅便踏進了清軍的陣營,屢立戰功,最後被封為靖海將軍(海軍司令),成為最後滅亡明鄭的主要禍根。
藩台意決拒合議 魯王遇劫幸得救
明朝隆武二年(1646)到永曆六年(1652)六年之間,鄭成功與清軍在金廈外圍發生過至少二十次以上的戰鬥。清軍利用招撫和議的方式想達到消滅鄭氏的目的,而鄭軍借和議之機來解決軍需糧餉等問題。
永曆六年十月初九,清命鄭芝龍作書招降。鄭芝龍派家人周繼武於十月離京南下,第二年正月到達廈門見鄭成功。
永曆七年(1653)五月,國姓爺獲明朝永曆帝封為“崇明伯”,獲藩王地位。
永曆八年正月,清廷欽差等人到達廈門要對鄭成功等人進行封賞。
秋天鄭軍進攻銅山,獲得相當於十個月的軍糧。
十二月,鄭軍夜襲漳州,徵集了軍費銀一百零八萬兩,同時在泉州等地有徵集了餉銀七十多萬兩。
永曆九年正月,鄭成功又攻克仙遊。
五月清定遠大將軍濟度入閩。
八月,鄭成功親率大軍直逼福州。
九月,清定遠大將軍率兵抵泉州。雙軍經過激戰後,形勢有了重大的變化,鄭成功保全了金、廈根據地。十一月親率軍隊乘勝出兵閩北等地征糧,準備北伐。期間不斷有議和,而鄭成功最後寫了回絕信,和議就此告絕。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一家人流放到黑龍江寧古塔,後以“通海謀叛罪”處死子孫家屬共十一人。
永曆十一年十一月初一黃昏,鄭成功北上失利,統領舟師南下粵東,抵達南澳。而魯王被綁架也正好被朱阿堯救起。
羊山船艦沉 神策門兵敗
永曆十二年(1658)五月中旬,鄭成功在廈門召開會議,決定北伐軍的編制。北伐軍分為四個軍團,鄭成功親自指揮大本營第四軍團,朱阿堯是右協戎旗水師提督。鄭軍的兵力合成二十萬人,兵船三百隻,快船五十隻。鄭成功的艦隊六月中旬進攻了浙江南部的平陽,有攻占了瑞安,獲得了相當七個月的軍糧。而溫州城猛攻不克,全軍開赴舟山,於七月二日到達。而且為了表示要攻下南京,鄭成功把全部妻妾兒女都帶上。且呆在舟山一個月,與朱阿堯等水師將領研究訓練施琅不了解的新的作戰方法。
七八月份,幾乎每天都風高浪惡,八月九日早晨才顯得晴朗,朱阿堯觀察天象和海況,提醒鄭成功要小心行事,因為八月海水有暗流涌動,而鄭成功卻堅持出發進長江。途中必須停泊休息一次,最適宜的就是羊山。等他們到了羊山,召集了各船操舵手在廟裡開會時,突然天氣大變,天昏地暗,雷聲響個不停。本來船是為了進入長江設計的平底船艦,在外洋反而不穩定。朱阿堯等人趕回船去,然而風浪太大,船中的婦女孩子大多落水,連朱阿堯也被急浪沖得無影無蹤。第二天,屍體不斷衝上海岸。兵船損失約六分之一,人員損失約二十分之一,鄭成功的六個側室還有十個兒子中的三個都淹死在羊山。
當時很多人都以為阿堯死了,其實朱阿堯體力盡失,但不想失去體力就隨波逐流,且抱住一塊破船板,漂到無人荒島。在荒島上吃也過生存下來。第五天中午,他的義弟剛好在荒島上發現了阿堯將他帶回。
之後,他們確定了“整軍、養兵、派餉、造船、制器”等圖東山再起的措施。
瓜洲勝利
永曆十三年(1659)三月二十五日,各地的鄭軍到盤石衛集合。決定攻擊的第一個目標是定官炮程和寧波港。
鄭軍攻占了寧波、定關之後,五月初四就到達舟山的列港,很快進入了長江。五月十八日,鄭軍到達崇明島一個叫蘆竹洲的地方。鄭成功沒有聽從阿堯等人的建議,認為乘勢攻取南京,崇明不攻自破。五月十九日,鄭軍離開崇明島,六月中旬到達焦山。鄭成功是個迷信的人,六月十三、十四、十五在焦山進行祭祀。十五號午後就向清軍重兵把守的瓜洲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十六日瓜洲被鄭成功攻克。
鎮江勝利
下一個目標就是鎮江,然後直逼南京。鄭軍必須在北京的援軍到來之前攻克南京。而路途遙遠,清軍會派從蕪湖來的清兵。只能派人去阻止蕪湖的清兵。瓜洲之戰第三天,六月十八日,鄭成功下令開船,十九日停在鎮江南岸七里港地方,討論如何攻打鎮江。阿堯提出速戰。三天時間備戰,二十三日晚上動手,全部兵力進攻銀山。占領了鎮江,就可堵住北方向南京的增援。二十二日夜,曾軍悄悄登入。二更時分——夜間十一點,鐵人部隊直接衝進清軍做的木柵,後面部隊跟進。銀山的清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只用了兩個小時就解決了。鄭軍也因此輕視清軍,而將領鄭成功也十分激動。二十八日,鄭軍決定進攻南京。
七月初一,張煌言攻下江浦,初二,攻下六合、天長。初三,劉世賢以城歸降。初四水師溯江以向南京。初七,鄭軍抵達南京城外。初九,各官兵船隻進逼鳳儀門下。初十,鄭成功命令官兵就鳳儀門登入。完成了進攻南京的初步準備工作。鄭成功以為已經獲得勝利。南京城清軍用緩兵之計,鄭成功以為他們會投降,沒有速攻。而且鄭軍上下都崇明輕敵的情緒。鄭成功還以為南京這個大城市裡的儲糧會減少以致投降,依然不速攻,想等到二十三日國姓爺生日才進攻。有訊息說清軍派了五千援兵,鄭成功認為並無大礙。讓將士們盯住每個城門,一有人出來就射箭。沒想到他們沒有注意到神策門。而清兵從神策門湧出,沒有受到箭的攻擊。當鄭軍發現清軍時,才發現自己被清軍的鐵騎兵團圍住,陣地也被清軍突破了。而崇明的援兵也到達南京幫助清軍。鄭軍的敗局已定。二十二日晚,鄭成功不聽收兵的勸,調動陣營集中兵力於觀音山決一死戰。最後被清軍的大部隊打敗。勇將大部分戰死或被俘了。二十三日,鄭成功箭大勢已去,只能撤退到鎮江集合。在撤退路上,鄭成功險些被殺,是阿堯將他救起。二十四日,國姓爺在鎮江集合殘兵敗將,很多將領都陣亡了沒能回鎮江。
經過這次大敗,鄭成功也沒有顏面回廈門。在阿堯的勸說下,八月八日,鄭軍艦隊到達崇明島江面。初十日,鄭成功準備進攻崇明島。十一日辰時,向城中開炮進攻。當時崇明城堅固難攻,鄭軍只要收兵。接連挫折使大部分福建士兵懷念故鄉。九月九日,鄭成功的遠征部隊回到了廈門。結束了近一年半的遠征,但沒有結果,北伐失敗了。
十二月,清軍進犯廈門。永曆十四年(1660)三月,清將集合到泉州。四月初三,鄭成功把宗室及文武官眷遷徙到金門。二十六日,雙方在海上激戰,清軍大敗。

復台時期

海花炸荷艦 朱先鋒鏖戰
清軍雖在泉州之戰大敗,但仍能調集大量船隻和兵員隨時進犯。鄭成功想到台灣另建基地。雖然台灣被荷蘭占據,如作為根據地一來安頓將士家眷,二來以此廣通外國,進可戰退可守,伺機反攻恢復大明。
正月,鄭成功下令大修船隻準備出征。台灣的荷蘭當局也嚴加戒備。
三月初十鄭成功祭江興師,朱阿堯也被眾將推為先鋒,把先鋒旗和寶劍授予朱阿堯,拜他為“復台先鋒”,率南澳水師為首程先發。黃海花也隨他出征。
三月二十三日(1661年4月22日)午刻,鄭成功下令起航,三百隻船載著兩萬五千官兵啟程。
二十四日未刻,東征船艦都到達澎湖列島。四月初一的黎明,船隊抵達台灣台江港外。鄭成功決定先攻占赤嵌城,再收拾台灣城,進而占領全島。駐台荷軍派出四艘戰艦作為主力軍抵抗鄭軍卻大敗。當天,朱振奪得了荷軍的糧倉。
第二天,荷兵發起進攻,軍艦一進鄭軍的陣地就向岸上發炮,炸死炸傷不少鄭軍官兵。國姓爺命幾十條小兵船包圍荷艦。荷艦也開始對靠近的帆船進行炮轟。起火的國姓船向荷艦衝去,企圖與荷艦同歸於盡。海面上火焰沖天,浮屍遍海,國姓兵死傷千人以上。但荷兵見鄭軍如此堅定,很多人都乘小艇逃跑。
三隻荷艦逃跑,只剩一艘海克托號。阿堯指揮最強的五六隻木船沖向海克托號。很多國姓水手越到海克托號的甲板上,女扮男裝的黃海花也上了荷艦。她佯裝成搬運彈藥的民工,抱著炸彈包,進入火藥庫後把門關閉,用火刀石擦起了火。朱阿堯被迫只得跳進海水,而火藥庫也炸開了,整個海面成了一片火海。鄭氏水軍在這次海戰中犧牲了一千多人。荷蘭軍也失去了海軍的中樞海克托號。
鄭成功乘機切斷了普羅民遮城和熱蘭遮城的聯繫,斷絕了通向普羅民遮城的水源。四月初十一,鄭成功指揮軍隊從水陸二路,進攻荷軍的總部,更加堅固的台灣城。荷軍巨炮反攻,鄭軍雖損失慘重,仍冒彈雨進攻且大勝。總公司派出救援的艦隊,派兵七百名,於六月十日出發台灣。九月十六日,荷軍展開反攻卻也慘敗,還被鄭軍俘獲荷艦兩隻。鄭成功派陳澤領兵對陸上荷軍,阿堯領水師圍打荷艦。阿堯帶著敢死隊自帶火藥沖向荷艦。一艘荷艦被炸掉了,另一隻也被包圍。阿堯被這艘船打中左臂,掉落水中,但游在巨艦的腹下,炸開了個大窟窿,船開始下沉。隨後,荷人將卒都逃出城外求降。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鄭成功在山川台(在今台南東門)正式舉行受降典禮。
受降後,淪陷三十八年的台灣完全光復了。此時鄭成功三十九歲,朱阿堯也三十三歲。在十六年的東征北伐中,共同身經百戰。

人物評價

(1)復台勇將

清初朱阿堯任復台先鋒、右協水師提督,協助鄭成功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潮州籍大批官兵隨征,並回響鄭民功號召,安居墾荒。後粵東沿海鄭氏軍隊,因清軍大兵壓境,被迫撤往台灣,也定居下去。今台南就有復台水師勇將朱阿堯(海山人)的眾多後代。

(2)海寇

朱阿堯被後人歸為明末“五虎亂潮”者之一與“潮海七大寇”之一。
明末“五虎亂潮”者,是指明朝末年以及清朝初期閩、粵、浙三省之亂世,特別以潮州府、惠州府為中心的周邊地區,有五大反對朝廷的主力,世人俗稱為北上賊、南下賊。
“五虎亂潮”者:大埔三河壩吳六奇、廣東碣石(現汕尾市陸豐碣石鎮)蘇利、饒平黃崗黃海如、海山朱阿堯、澄海南洋許龍。
“潮海七大寇”:吳六奇、蘇利、黃海如、朱阿堯、許龍、澄海楊虎,、潮陽達豪張禮。

相關紀念

鯉魚寨

位於海山南島南端,為朱阿堯抗清遺址。清順德二年(1645年),朱阿堯曾據鯉魚山築寨反清,設定水柵防守20餘年。後被清軍所破,朱被清兵追捕,藏身於“虎踢石”,後投擲成功水師,參加收復台灣。今寨址已毀,但虎踢石故址猶存。

海山虎踢石

海山辟龍西邊、象鼻山鯉魚寨南側的海灘上,有一堆石頭,細看主要由兩塊巨石堆疊而成,基石高大,上面的巨石巍峨聳立在基石上,上石頭下邊有一缺口,可容人爬入,石中有洞,石洞的上半部位於入口上方,空如蒼穹,石壁上有四個凹處,只要手腳撐開、四肢發力便可拱在上空,就象老虎蹬在上面,這個“蹬”的動作,海山俚語叫做“踢”或“禿”。
鄭成功水師虎將—朱阿堯曾藉助這一塊石頭成功地躲避了清兵的追殺,海山黃隆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虎將,把這堆石頭叫做虎踢石,虎踢石從此美名流芳,成為名勝古蹟。

煙樓山

清初,朱亞堯在黃隆村的鯉魚山築寨反清。上港村的東北 面有座大山,海拔146.5米,山頂可看到全島及周圍海域,朱阿堯在山上建築瞭望哨, 派遣義軍駐守,每遇敵情,便點燃煙火為號,這座山因此成為“煙樓山”。

“海不揚波”摩崖石刻

位於海山鎮達南村後的煙樓山,據《海山風情》(許家懷 等,1993)相傳明末清初農民領袖朱阿堯曾在山上設烽火台。石刻是朱阿堯的軍師鑿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