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清

浦江清

浦江清(1904.12.26-1957.8.31),江蘇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區)人,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1926年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曾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與朱自清合稱“清華雙清”。

20世紀3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浦江清文錄》、《屈原》、《祖國十二詩人》(合作)、《杜甫詩選注》(合作)、《八仙考》、《逍遙遊之話》、《花蕊夫人宮詞考證》、《詞的講解若干篇》、《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問題》,主編《朱自清全集》等。曾任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編輯,《國文月刊》創辦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江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松江縣(今上海市松江區)
  • 出生日期:1904年12月26日
  • 逝世日期:1957年8月31日
  • 職業: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授
  • 畢業院校:東南大學
  • 主要成就:現代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
  • 代表作品:《八仙考》、《花蕊夫人宮詞考》等
人物簡介,興趣愛好,從事,著作,

人物簡介

1926年畢業,經吳宓推薦,到清華國學研究院陳寅恪助教,研究西方的“東方學”文獻,精通英、日、俄、法、德、拉丁等多門外語。為考訂佛經,學習梵文,曾編寫《梵文文法》。為弘揚祖國民族文化,學習滿洲文,在儕輩中以學識淵博著稱。1929年轉入清華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任助教、講師,講授中國文學史,課餘潛心研究中國古籍,並在《大公報》文學副刊上經常撰文,曾代吳宓任該副刊主編1年。1933年與馮友蘭同赴義大利、法國、英國遊學,在倫敦博物館抄錄敦煌手卷,閱讀東方考古學書籍。1934年回清華大學任教。“八一三”事變後,避難在松江鄉下。1937年10月任長沙臨時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1938年任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教授。曾與朱自清等創辦《國文月刊》,一度擔任主編。1940年,送母回鄉,滯留上海,閉門著述。曾應鄭振鐸之邀,到暨南大學任教。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暨大停閉,於是取道閩、廣,歷盡艱險,於1942年底到達昆明,仍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常帶著幾個燒餅,鑽進圖書館備課,有時甚至被鎖在館內。
浦江清先生浦江清先生
抗戰勝利後,1946年回北平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驚悉聞一多被刺,即參與整理其遺著的工作。在“反內戰”、“反飢餓”運動中,曾參加“罷教”。1948年暑假,朱自清病逝,由他繼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代理主任,並主動承擔《朱自清全集》的編輯和出版。1952年院系調整,調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身體素弱,常常躺在床上備課,但一進課堂,則精神抖擻,判若兩人。所帶研究生,都個別盡心指導,有時抱病,呼至床前輔導。所著《八仙考》、《花蕊夫人宮詞考》,掌握大量材料,為學術界所重視。為了寫《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問題》,覺得郭沫若的結論有誤,於是從頭學習高等數學和古代曆法,用以推算出準確的生卒年份。文章發表後,郭沫若表示肯定。教中國文學史達30年,有志於撰寫《中國文學簡史》,因多病未竟。後患十二指腸穿孔,於1957年逝世。

興趣愛好

生活興趣廣泛,愛聽戲,會吹笛、唱崑曲,上文學課講到戲曲時,間或唱上一段,使學生加深感受;並曾與俞平伯、汪健君等創辦“谷音曲社”。

從事

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講授中國文學史課程近30年。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期間受王國維、陳寅恪等的影響,致力於文史考證,主張在一般學者忽略之處深入鑽研,發前人所未發。後受聞一多、朱自清的影響,主張精讀原著,結合前人的成就,融會貫通。

著作

主要著作有《浦江清文錄》、《浦江清文史雜文集》、《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杜甫詩選》(與人合編)、《無涯集》、《中國文學史講義(宋元部分)》、《中國文學史講義(明清部分)》等,主編有《朱自清全集》。主要論文有:《八仙考》、《花蕊夫人宮詞考證》、《詞的講解》、《詞曲探源》、《論小說》、《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問題》等。
浦江清與朱自清合稱“清華雙清”。治學嚴謹,從不輕易下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