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腸斷班騅去未還

浣溪沙·腸斷班騅去未還

《浣溪沙·腸斷班騅去未還》是清代納蘭性德的一首描寫女子閨怨的浣溪沙,唐代教坊名,後用於詞牌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腸斷班騅去未還
  • 創作年代:清
  • 文學體裁:浣溪沙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腸斷班騅去未還
腸斷班騅去未還①,繡屏深鎖鳳簫寒。一春幽夢有無間。
逗雨疏花濃淡改②,關心芳草淺深難。不成風月轉摧殘③。

注釋譯文

【注釋】 ①腸斷二句:班騅,同“斑騅”,指毛色青白相間的駿馬。此處借指征人。二句意謂丈夫遠行在外,遲遲不歸,相思令人腸斷,閨中寂寞難耐,索寞無聊,繡屏緊鎖,鳳簫也閒置起來不再吹奏了。
②逗雨二句:謂春雨灑在了稀疏的花上,花色改變了濃淡的顏色。令人傷情的芳草也淺深難辨。
③不成句:不成,猶難道。風月,春日的風光,此處喻為男女間情愛之事。前蜀韋莊《多情》:“一生風月供惆悵,到處煙花恨別離。”
【譯文】
一襲白衣的憂傷男子。他不是歸人,而是個過客。他達達的馬蹄已遠去。只剩下,你庭院深深的心事,被鎖在寂寞的黃昏。鑰匙已被他帶走。再沒有嗚咽的洞簫划過南,沒有歸棹的槳聲輕叩季節。你有的僅是一春幽夢,傾國傾城。夢中有微微的雨,的花,萋萋的芳草,縷縷的情絲。你說,我不願醒來,你不要追問。東風來時,三月的柳絮滿天飛舞。

作品賞析

這裡描繪了一個戀人初逢的場面。上片前二句寫景,渲染環境氣氛。第三句寫初見時的情景。其“風波”二字意味深長,既有戀情的艱險,亦含有難言的隱憂。下片寫相逢後乍喜乍悲,心緒慌亂的複雜情感。結句則宕出一筆,用“月偏明”之景表達出“偷戀”者幾重複雜的心理。小詞而能描摹如畫,生動傳神,確是精妙。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簡介:清代滿族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其先祖原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占納□部,以地為氏,改姓納□——即納蘭。17世紀初為清太祖努爾哈赤降伏,後屬滿洲正黃旗。其父明珠為清康熙時大學士。
納蘭性德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扈從於康熙身邊。康熙非常賞識他的才幹,曾委派他到黑龍江呼倫,查勘沙俄侵擾情況,並安撫達斡爾邊民。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擅書法,精於書畫鑑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