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

《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是宋代詞人晏殊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寫夏日醉吟之趣。上片,描寫“醉吟”的環境:柳陰深深,芰荷飄香,彩旌停駐,曲奏新歌,金觥勤勸。下片抒情,抒寫醉吟解恨寬襟忘歸之趣。末句“雨條菸葉”照應開頭,渲染“醉吟”之樂。語言藝術清麗諧婉。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楊柳陰中駐彩旌。芰荷香里勸金觥。小詞流入管弦聲
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雨條菸葉系人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浣溪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②駐:車馬停止不前。彩旌(jīng):插於車上的彩色旗子,此代指車輛。
③芰(jì)荷:菱角花與荷花。勸金觥(gōng):勸酒。觥:酒杯。
④“小詞”句:所填小令通過管弦演奏歌唱。
⑤醉吟:飲醉而後吟詩。寬別恨:使充滿別恨之心得以放寬。
⑥雨條菸葉:象雨絲一樣的枝條,象煙霧一樣的葉子。指楊柳的枝葉。系:聯綴、牽動。

白話譯文

在楊柳的綠蔭中彩旗飄飄,空氣中瀰漫著陣陣荷花的香氣,主人殷勤地勸客人多飲幾杯,在悠揚的樂曲中一同欣賞歌女婉轉的歌唱。
只有醉中的吟唱可以寬慰離別愁恨之心,不要早早晚晚急著踏上歸程。絲絲細雨,柳葉含煙,似乎都在牽繫著離人的難合之情。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秋,晏殊將離開商丘回京時。天聖五年(1027年),三十七歲的晏殊因其剛峻的性格被免去了樞密副使之職,以刑部侍郎貶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在回京之日的離筵上,金觥頻勸,詞人即席作詞,令營妓奏樂歌唱。此次餞別歌筵,晏殊共作詞兩首,一首是《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另一首即為此詞,只因本事失考,是送人還是別友已難於斷定。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寫柳陰宴別。夏日楊柳飄拂的時節,綠陰深處,送別友人,暫時挽留行人車騎,在荷花香郁的水邊設宴送行,荷花芳香之中舉杯暢飲,筵席上吟詞配曲歌唱,酒宴間有管弦與小詞助興。“楊柳”,贈別之象徵物,開頭便暗點題旨。“駐彩旌”,中途駐車設宴餞別。
下片寫深情話別。詞人對朋友的感情之真、之深,以及他們之間離情別恨,頗有動人心魄之處。“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與劉夢得《赴連州途經洛陽諸公置酒相送張員外賈以詩見贈率爾酬之》的“如今暫寄尊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勸慰行者,多飲酒能夠紓解別恨,旅程中要放寬心情,不要朝暮惦記著歸程。結尾總束一句,煙雨瀰濛中的柳枝、柳葉,都牽繫著離別的情思。煙雨楊柳無邊,離思也就漫無邊際,那密如雨絲的菸葉柔條已經牽繫住了人們的離情別緒。
在寫法上,此詞將景、事、情融合在一起來抒寫,最後繳足“惜別”的題旨。楊柳為古詩詞中贈別、惜別的象徵物,此詞即用之作為貫穿首尾的抒情線索。開篇即寫在楊柳陰中暫駐車馬,中間鋪敘楊柳陰中開設的餞別酒筵,以及筵上的感情交流;末尾移情於楊柳的“雨條菸葉”,使之成了離愁別恨的負載物。這樣寫,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含蘊無窮,耐人尋味。

名家點評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副教授單芳《晏殊珠玉詞譯評》:這首詞抒離情別緒,以景結情,給人以無限想像的餘地。詞人在很優美的景色中送別友人,既有醇香滿口的美酒,也有悅耳動聽的歌樂,他希望能夠醉飲來延遲分別的時刻,而那細雨和柳葉仿佛也善解人意,在浙淅瀝瀝的滴灑、婆婆娑娑的搖曳中讓人感動。詞人沒有用幽傷和愁悶來寫離情,而是織就了一個很輕鬆的離別場面,打破傳統的寫法,從而使人減輕別離帶來的傷痛,增加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宋代文學家。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當時名臣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和詞人張先等,均出其門。卒謚元獻,世稱晏元獻。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亦工詩善文。其詩屬“西崑體”,詞風承襲五代馮延巳,閒雅而有情思,語言婉麗,音韻協和。有《珠玉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