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雙6號

浙雙6號

該品種為甘藍型常規品種,全生育期234天,比對照中油821遲1天。該品種子葉中等大小,幼苗半直立,葉片大綠色,葉緣缺刻,裂葉3對,葉柄長。植株高大,株高159厘米,分枝部位42.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8個,單株有效角果數366.2個,每角粒數21粒,千粒重4.6克。莖桿粗壯,花黃色、花瓣復瓦狀,花瓣形態大,黃色。角果長,斜生,喙長,著粒中等。種子黑色圓形。含油量39.78%,芥酸含量2.15%,硫甙含量40.6µmol/g。抗病性優於中油821。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蕓薹
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

產量表現

2001~200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組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42.9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28.53%;2002~2003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30.8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11.65%;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36.9公斤,比對照增產20.09%。2002~2003年度參加長江下游組油菜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14.6公斤,比對照中油821減產5.60%。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早播,合理密植: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移栽油菜9月中下旬播種,秧齡35天,每畝密度8000株。直播油菜宜10中下旬播種,每畝密度1.5萬株。早播稀晚播密。2、科學施肥:浙雙6號屬高產類型品種,要求重施基、苗肥,增施磷、鉀、硼肥,爭取枝多角多。適施苔、花肥,爭取角多粒多,籽粒飽滿。增施磷、硼肥,尤其是山區和河谷地區,應多施磷肥和硼肥。一般硼肥基施,每畝用量1公斤,噴施苗、苔期各1次,每次用量150克。3、加強田間管理,做好病蟲草害防治:浙雙6號葉片大,苗期要極早間苗,並做好蚜蟲和菜青蟲的防治。花角期做好開溝排水和菌核病的防治。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長江下游流域的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省推廣種植。生產主注意防寒抗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