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海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海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海運學院原稱浙江海洋學院漁業海運學院,2009年更名為水產學院、海運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58年。現有教職工52名,其中高級職稱19名,博士6名。學院有1個捕撈學碩士學位授予點、2個農業推廣碩士(漁業領域、養殖)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水產養殖學、農業資源與環境、輪機工程、航海技術5個本科專業、輪機工程技術1個高職專業,其中水產是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046名、碩士研究生54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海運學院
  • 所屬地區:浙江
  • 原稱:浙江海洋學院漁業海運學院
  • 現有教職工:52名
下屬系部,發展理念,承擔科研,專業建設,學術交流,學術科研,專業介紹,

下屬系部

學院下設三所五系七室,即漁業科學、航海技術,漁業資源與環境3個研究所;海洋漁業、資源與環境、水產養殖、航海和輪機5個系;綜合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及海洋漁業、水產養殖、漁業資源與環境、航海技術和輪機工程等實驗室。

發展理念

學院堅持“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突出海洋辦學特色,注重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五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奮鬥,學科專業不斷發展壯大,擁有一批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形成了一支良好的學術梯隊,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為浙江省乃至全國海洋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承擔科研

近五年,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9項,省部級、廳局級等科研項目近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科研經費2000餘萬元;出版《漁具力學》、《遠洋鮪魚漁業》等學術著作10餘部,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200餘篇,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及市級科技獎10餘項,優秀論文獎30餘項,為地方海洋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專業建設

注重專業建設,並取得良好成效,有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校級重點專業。實踐教學設施設備不斷完善,已建成5個專業實驗室、6個實訓基地和25家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儀器設備總值2000餘萬元。注重教學管理、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建立了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管理體系。近五年,建有3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教改項目10餘項,出版《漁具力學》、《漁業資源與漁場學》等多部教材。
注重學科建設,重視科學研究,經過幾代教師的努力耕耘,先後創建了捕撈學、漁業資源學、水產養殖學和輪機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學科,學科不斷發展壯大,在漁具理論與漁業技術、漁業資源評估與管理、漁業生態環境與評價、水產增養殖學與養殖工程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1996年起捕撈學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08年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被列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01年、2003年漁業資源學和水產養殖學分別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
注重人才培養,自1958年以來,學院已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近4000名專業人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有漁業專家、優秀教育工作者,有在各級黨政機關擔任重要職務的領導幹部,有優秀企業家等。有的榮獲國家“五一”勞動獎章,有的被評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還有一批成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有一批在國外高校、研究機構任職,有的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為專家。

學術交流

注重學術交流,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不斷加強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邀請國內外專家來院講學,每年選派學生到日本、挪威等國留學。目前已與日本、美國、俄羅斯、我國台灣地區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注重社會服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科研優勢,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積極為政府決策和管理獻計獻策,通過開展校企合作、科技下鄉等,為地方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同時,多層次培訓漁業和海運技術人才,到目前為止已累計為我省培訓海船、漁船船員10000餘人次,為促進區域海洋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了貢獻。

學術科研

學院注重學科建設,重視科學研究,經過幾代教師的努力耕耘,先後創建了捕撈學、漁業資源學、水產養殖學和輪機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學科,學科不斷發展壯大,在漁具理論與漁業技術、漁業資源評估與管理、漁業生態環境與評價、水產增養殖學與養殖工程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1996年起捕撈學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0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8年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被列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01年、2003年漁業資源學和水產養殖學分別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
近五年,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9項,省部級、廳局級等科研項目近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科研經費1000餘萬元;出版《漁具力學》、《遠洋鮪魚漁業》等學術著作10餘部,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及市級科技獎10餘項,優秀論文獎20餘項,為地方海洋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專業介紹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本科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服務于海洋漁業生產、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門,適合從事漁業生產與技術、漁業管理與經營、水產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套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水生生物學、魚類學、海洋學、海洋生態學、流體力學、漁具材料與工藝學、漁具漁法學、航海學、漁業資源與漁場學、海洋法與漁業法規、漁政管理學、漁業資源評估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海洋漁業生產與管理、淡水漁業生產與管理、漁業涉外技術服務、水產品貿易、漁業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廣泛領域就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點,注重數學、力學的基礎教育,以漁業工程、遠洋漁業、漁業管理為重點,任課教師以雙師型為主,著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本專業畢業生還可申請取得一千六百總噸以上遠洋漁業船舶二副適任證書。
基本學制四年,畢業生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農學學士位。
水產養殖學
本科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水產動、植物增養殖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水產養殖生產、教育、科研和管理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水產經濟動植物的增養殖生產、經營、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動物學、養殖生物學、魚類學、生物化學、普通生態學、微生物學、水產動物育種學、水產動物營養學、水產動物疾病學、水環境化學、水產增養殖學、水產養殖工程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合到水產、水利、漁政、海洋、動植物檢疫、生物製品、獸藥、飼料、水族觀賞、環境保護等有關企、事業單位或行政部門從事生產、經營、管理、科研、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水產苗種培育與種質最佳化、水產動物營養生理與飼料配方、養殖環境維護與健康養殖為重點。強調通過專業課與實踐性訓練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具有水產經濟動、植物增養殖技基本學制四年,畢業生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農學學士學位。(註:就讀本專業的浙江省戶籍學生免收學費)
基本學制四年,畢業生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農學學士學位。(註:就讀本專業的浙江省戶籍學生免收學費)
輪機工程
本科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原理和輪機系統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符合“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STCW78/95公約)和我國海船船員適任標準的要求,基本具備甲類船舶三管輪任職資格,能勝任現代化船舶機電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輪機工程材料、船舶柴油機、船舶輔機、輪機自動化、船舶電氣設備與系統、輪機維護與修理、船舶動力裝置設計等。
擇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海洋運輸、船舶修造、檢驗和相關高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船舶輪機操縱、維修、監修監造、檢驗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任課教師以雙師型為主,著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專業學生經過輪機工程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具有船舶動力裝置操縱、維護和船舶動力系統監修、監造的初步能力和較強的英語交流能力。學生通過國家海事局規定的適任評估與考試,並經國家規定的實船見習,可取得甲類(無限航區)3000Kw及以上船舶三管輪適任證書。
本專業代碼為081206,實行彈性學制,基本學制四年,彈性學制三至六年,畢業生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特色要求:輪機工程專業招收男生,外語語種為英語。體檢特殊要求:考生無色盲色弱、無口吃、五官端正、四肢無殘疾、聽力正常,無肝炎病原攜帶者或B型肝炎表面抗原檢驗陽性者。報考輪機工程專業的考生,身高在1.55米以上,每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8,或者一眼達4.6、另一眼為4.9,或者雙眼裸眼視力均在4.6或以上,但矯正後雙眼裸眼視力均能達到5.0。其他要求參照交通部行業標準《海船船員體檢要求》。
我校對輪機工程專業的學生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集中住宿,統一著裝,服裝費預收4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